菱角有抗癌作用。在我國民間驗方中,有不少用菱角來治療癌癥的。中醫認為,菱角性味甘平、無毒,具有生津、清熱解暑、除煩止渴、益氣健脾之功效。
菱肉可治腰腿筋骨疼痛,周身四肢麻木,風濕入竅之癥。老年人腸胃功能減退,常吃菱粉粥,可以補脾胃,強腰膝,健身益氣,增強體質。
(四)蔬菜類食物
1.胡蘿卜
胡蘿卜性平、味甘,是傘形科草本植物胡蘿卜的新鮮根。胡蘿卜富含胡蘿卜素,營養價值較高。每100克鮮胡蘿卜中含蛋白質0.6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8.3克、鈣19毫克、磷29毫克、鐵0.7毫克、胡蘿卜素1.35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0.04毫克、尼克酸0.4毫克、抗壞血酸12毫克。此外還含有多種類胡蘿卜素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脂肪油和多種揮發油。
胡蘿卜素有“小人參”之稱,是含胡蘿卜素最多的蔬菜,對人體有多種補益作用。胡蘿卜素進入人體后可轉化為維生素A,除促進生長發育、保護視力外,還可維持人體上皮組織的健康,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
近年來研究發現,維生素A的攝入量與癌腫的發病率有一定關系。胃癌、肺癌患者的食譜中,攝入的胡蘿卜素較少。此外,胡蘿卜素進入人體后,能促進血紅素的增加,故民間又把胡蘿卜作為補血、養血的食物。
生胡蘿卜性涼,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熟胡蘿卜性偏溫,常用于健胃消食、止瀉、養肝明目。凡身體虛弱、納食不香、胃脘脹滿、消化不良、肝虛目暗、視物不清、大便秘結者可常食用。也可用于老年性心血管疾患及腫瘤的防治。
2.薺菜
薺菜又稱護生草,屬十字花科。薺菜性涼、味甘淡、無毒,具有清肝明目、止血利尿之功效,還可治療小兒消化不良、腹瀉等癥,藥用價值十分廣泛。
據分析測定,每500克薺菜中含蛋白質25.2克、胡蘿卜素12.8克、脂肪2克、鈣2.1克、磷0.4克、鐵31克,以及大量的粗纖維和十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另外,薺菜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的含量超過胡蘿卜,維生素B的含量超過蘿卜、白菜,維生素D的含量也超過各種蔬菜,維生素C的含量遠遠勝過柑橘,僅次于辣椒和菜花。薺菜還含有草酸、蘋果酸、丙酮酸以及黃酮甙、膽堿、乙酰膽堿等多種生物堿,這些都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薺菜的提取物用于治療高血壓癥,療效優于蘆丁,被稱為降壓藥物中的“后起之秀”;薺菜中的薺菜酸,具有良好的凝血作用,被廣泛應用于內傷出血、咯血、產后子宮出血、衄血、便血、尿血、消化道潰瘍出血、視網膜出血、牙齦出血等癥。常吃薺菜既可以預防高血壓、中風,又可延年益壽。
3.竹筍
竹筍為禾本科竹類的嫩苗,有冬筍、春筍、毛竹筍之別。竹筍中含有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還有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多種成分,營養非常豐富。在竹筍所含的蛋白質中至少有18種不同的氨基酸。
竹筍具有清熱化痰、利嗝爽胃、止渴利尿之功效,常吃竹筍,對胃熱嘈雜、肺熱咳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竹筍具有低脂肪、多粗纖維的特點,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脾胃消化,除具有一定的減肥作用之外,還可防治高血脂癥、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腸癌及便秘、痔瘡等疾病。另外,竹筍中所含的稀有元素鎂,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功能。
竹筍的吃法很多,可炒、可熘、可燉、可煸、可做湯,還可加工成筍干、筍衣、腌筍、罐頭等。但由于竹筍中含有較多的難溶性草酸鈣,故患有嚴重腎炎、尿道結石、胃痛出血、慢性腸炎、久瀉滑脫者慎食。
4.香椿
香椿,即“椿芽”,是楝樹科落葉喬木香椿的嫩葉。香椿是名副其實的香季佳蔬,過了這個季節就再也吃不著了。正如人們常說的:“雨前椿芽嫩如絲,雨后椿芽生木質。”
香椿的營養價值極高,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據分析,每100克新鮮香椿中,維生素C的含量高達56毫克,比西紅柿高5倍。另外,香椿中各類礦物質的含量,在蔬菜中也名列前茅,特別是鉀,不僅含量多,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
香椿性平、味甘,有清熱解毒、健脾理氣、殺蟲的作用。香椿還可通腸開胃、止血固精。民間常用它治療痔瘡出血、跌打腫痛、食欲不振等癥。用干香椿泡茶飲,還可以緩解水土不服。
香椿芽煎的水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綠濃桿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因此香椿可止癢防腐。民間多用它治嗓音嘶啞及痢疾等癥。
現代醫學認為,香椿中含有大量的抗壞血酸,對防治壞血癥,有較好的療效。因此,在春天里,多吃些香椿,對健康長壽是大有裨益的。
5.芹菜
芹菜性涼、味甘、無毒,具有清熱利水、降壓祛脂、凈血調經、鎮靜健胃等作用,其根、莖、葉、籽,都有藥用價值。
芹菜葉與芹菜莖的營養成分有很大不同,在100克芹菜葉中,含鈣61毫克、磷71毫克、鐵8.5毫克、胡蘿卜素3.1毫克;在相同質量的芹菜莖中,含鈣118毫克、維生素C4.4毫克。因此,芹菜葉與芹菜莖最好一起食用。
芹菜中除含有上述物質之外,還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及多種礦物質。中醫認為,常吃芹菜,尤其是芹菜葉,對高血壓、血管硬化、神經衰弱、小兒軟骨病等有輔助治療作用。常吃芹菜粥,可去熱利腸;常服芹菜汁,可解毒消炎。
芹菜中還含有揮發性的芹菜油,具香味,能促進食欲。芹菜有甘涼清胃、滌熱祛風、醒腦健神、潤肺止咳、利咽明目等功效。因此,芹菜素有“廚房里的藥物”、“藥芹”之稱。
芹菜可做餡,可炒食(不宜太爛,否則將損失很多的無機鹽和維生素),也可做涼菜。但胃寒者忌食。
6.韭菜
韭菜性溫、味甘辛,具有溫腎壯陽、活血散淤、琿氣降逆、健胃提神等作用,因此古藥典上又有“起陽草”之稱。
韭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含量最多的是鈣、磷、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紅柿的4倍。在100克韭菜中,含蛋白質2.4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4克、粗纖維1.1克、鈣56毫克、磷45毫克、鐵1.3毫克、胡蘿卜素3.49毫克、維生素C39毫克。
韭菜一身是寶,韭葉有補虛、解毒作用;韭莖對諸癬、帶下有療效;韭根及韭籽皆有壯陽固精、補肝益腎等作用,可治療陽痿早泄、遺精尿頻等癥。韭菜還可用于治療反胃噎嗝、嘔吐、消渴、鼻衄、吐血、尿血、痔漏以及創傷瘀腫等癥。現代研究表明,韭菜、韭黃抗突變效果明顯,能起到抑制癌細胞的作用。
春季,人體肝火偏旺,從而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若常吃韭菜,不但可以養肝,還能增強脾胃之氣。但韭菜中粗纖維含量較多,而且比較堅韌,不易被胃腸消化吸收,故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另外,胃虛有熱、消化不良、有目疾者不宜食用。
7.蒜
蒜,亦稱大蒜,古代稱作“葫”。大蒜不僅是一種很好的佐餐佳品,而且還是一味很好的中藥,具有解毒、殺蟲、消腫、健胃、下氣、止咳、止瀉、祛痰、強壯等作用。
大蒜性溫、味辛,營養相當豐富。在100克大蒜中,含蛋白質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粗纖維0.7克、鈣5毫克、磷44毫克、鐵0.4毫克、維生素B10.24毫克、維生素B20.03毫克、維生素C3毫克。此外,大蒜還含有大蒜素及較多的鍺、硒、鋅、銅、鎂等稀有元素。
大蒜的殺菌效力很強,其中的大蒜素(也稱植物抑菌素),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對痢疾桿菌、腦膜炎雙球菌、肺炎球菌、鏈球菌、白喉桿菌、結核桿菌等15種細菌,具有殺滅作用,甚至對頑固的葡萄球菌也不例外。因此,大蒜對由細菌引起的傷風感冒、痢疾、瘧疾、肺炎、肺結核、腹瀉、腸胃炎、腦膜炎等疾病,都有顯著的療效。
大蒜抗癌本領非凡。大蒜中含有硒和鍺,且鍺的含量,比任何植物都高。鍺和硒是人體抗癌不可缺少的物質,因此,大蒜是消化道癌癥的克星。
大蒜除了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增進食欲外,還有防治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和預防冠心病的功能,且功效也十分顯著。另外,大蒜與維生素Bl結合能產生“蒜胺”,蒜胺是葡萄糖轉化為腦能量的重要輔助物質,因此,大蒜還具有一定的補腦作用。
據最新研究發現,大蒜能抑制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危害,減輕由此帶來的不良后果。
大蒜對人體十分有益,但在肝、胃、膀胱等疾病治療期間,應免食大蒜;肝臟病、胃潰瘍患者,應節制食大蒜;心臟病、習慣性便秘患者,應少食大蒜;不可空腹生食大蒜;不可生食大蒜后吃過熱的食物;生食大蒜時忌食蜂蜜。
8.芥菜
芥菜分葉用芥菜(如雪里紅)、莖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頭菜)3種。芥菜性溫、味辛,具有宜肺豁痰、開胃理氣的作用。
芥菜腌制的咸菜,具有特殊的鮮香味,因此,芥菜常常被作為美味佳肴中的調味小菜。芥菜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鐵和鉀,經常食用芥菜,可輔助治療由于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疾病,還可預防癌癥。
芥菜籽富含營養物質,在100克芥菜籽中,含蛋白質25克、脂肪29克。芥菜籽研成的粉末,稱為芥末。芥末是一種全世界廣泛應用的香料。少量食用芥末,有助于提高食物的鮮味,起到增進食欲的作用。由于芥末含有辛辣成分,作為調味品,不可食用太多。
春天經常食用芥末調味品,有利于祛寒,保養體內陽氣,起到養肝的作用。
9.山藥
山藥,通稱“薯蕷”。山藥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氣、滋肺養陰、補腎固精、滋養強壯等作用。
山藥中含有較多的淀粉,既可作蔬菜,又可代替糧食。山藥的營養豐富,在100克山藥中,含蛋白質1.5克、碳水化合物14.4克、鈣14毫克、磷42毫克、鐵0.3毫克,以及維生素、粘液質、膽堿、淀粉酶等多種成分。
山藥能健脾益氣、滋肺養胃,防止春天肝氣過旺而傷害脾胃,所以,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身體虛弱者,春天里應常食用;山藥還能補腎益精、滋養強壯,可使陽氣充沛旺盛,所以,虛弱泄瀉、遺精盜汗、小便頻數者,在春天里要多食,以便使肌體強壯,增強免疫力。
10.油菜
油菜,又名“蕓苔”。油菜性溫平,具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作用。
油菜味美爽口,營養豐富,在100克油菜中,含蛋白質2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克、粗纖維0.5克、鈣140毫克、磷52毫克、鐵3.4毫克、胡蘿卜素1.59毫克、維生素C6.1毫克。
油菜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油菜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是中老年人和身弱體虛者的食用佳品。另外,多吃油菜,對口角濕白、口腔潰瘍、牙齒松動、牙齦出血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11.平菇
平菇又名側耳,營養很豐富,它含有18種氨基酸,包括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平菇中粗蛋白的含量是雞蛋的2.6倍,豬肉的1.5倍;平菇含脂肪較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
平菇中的多糖化合物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對增進營養、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調節植物神經等頗有益處。
(五)食譜例舉
1.涼拌萵筍
【原料】
萵筍400克,醬油半湯匙,陳醋1茶匙,精鹽7克,糖5克,麻油半湯匙,辣椒油1茶匙,泡紅辣椒少許。
【制法】
(1)萵筍去皮洗凈切絲,用鹽拌勻,腌漬約15分鐘,潷出鹽水。
(2)將腌漬好的萵筍拌入糖、醬油、醋、鹽、麻油、辣椒油,再加入泡紅辣椒,即可上桌。
【特點】
此菜脆嫩可口,色澤清新,碧綠的萵筍在泡紅辣椒的點綴下,分外撩人食欲。
2.涼拌薺菜
【原料】
薺菜400克,五香豆干50克,春筍50克,精鹽5克,蒜茸5克,麻油2湯匙。
【制法】
(1)選鮮嫩薺菜擇洗干凈、控水,放沸水中燙至斷生,撈出擠去浮水;五香豆干切絲、春筍切絲,均用沸水燙一下。
(2)將燙好的薺菜、五香豆干絲、春筍絲放盤中,加蒜茸、精鹽拌勻,淋入麻油即可上桌。
【特點】
色澤水靈,味道清香。
3.薺菜炒雞片
【原料】
薺菜150克,雞脯肉200克,嫩筍100克,雞蛋清2個,豆油500克,精鹽3克,料酒10毫升,白糖4克,味精2克,淀粉15克,清湯50毫升,香油5克,蔥花10克。
【制法】
(1)雞脯肉切成薄片入碗,加鹽、味精、雞蛋清,用淀粉拌和上漿;嫩筍切成薄片。
(2)薺菜用開水焯一下,再用冷水沖涼,擠去水分,切成細末。
(3)將豆油加熱,油溫達四五成熱時,放入雞脯肉,并用筷子劃散,待熟時,出鍋瀝油。
(4)鍋中留少許油,放入蔥花、筍片、薺菜末略炒一下,加入料酒、清湯、精鹽、白糖、味精,燒開后,投入雞片,下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特點】
清香宜人,入口不膩。
4.香芹牛肉
【原料】
牛肉250克,香芹150克,食用油50克,淀粉10克,精鹽2克,醬油、胡椒、味精各少許。
【制法】
(1)牛肉剁成大塊,用清水泡2小時,燒開氽去血水后,撈起晾涼,并切成條。濕淀粉加醬油攪勻后,與牛肉條調勻。
(2)鍋置大火上,油溫達七八成熱時,放入牛肉、香芹,炒至牛肉熟時即成。
【特點】
本品芹香濃郁,營養豐富,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者,食之尤益。
5.芙蓉鶉蛋
【原料】
鵪鶉蛋20只,雞脯肉150克,火腿10克,雞蛋3只,雞湯500毫升,料酒30克,味精1克,精鹽2克,濕淀粉50克,食用油80克。
【制法】
(1)將鵪鶉蛋煮熟、去殼;雞蛋去黃留清;雞脯肉洗凈、剝去筋、打成茸泥。
(2)將茸泥放入碗中,用料酒、精鹽1克、濕淀粉15克、蛋清和30毫升清水,攪勻調成雞茸。
(3)凈鍋置火上,注入雞湯,放入鵪鶉蛋、精鹽和味精1克燒開,用35克濕淀粉構成玻璃芡。
(4)再把雞茸徐徐倒入,攪勻,待雞茸受熱稠濃時,淋入食油,盛裝大平盆,撒上火腿末,即成。
【特點】
鵪鶉蛋性味甘平,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中老年人常食,能抵抗衰老。
6.魚香豆腐
【原料】
豆腐500克,咸魚25克,生姜、蔥各10克,精鹽1克,醬油3克,食用油50克,味精2克,胡椒2克。
【制法】
(1)將豆腐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咸魚、生姜、蔥切成粒狀。
(2)鍋內放油置火上,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豆腐,將其煎至金黃色,放生姜、蔥、醬油,加水同煮5分鐘。加味精、胡椒炒勻,去姜蔥,盛入盤內即成。
【特點】
豆腐素有“植物肉”之稱;咸魚偏溫稍熱。本菜具有寬中益氣,消脹利水之功,是補虛佳品。
7.香椿煎豆腐
【原料】
香椿芽100克,豆腐2塊,味精0.5克,麻油1茶匙,鮮湯100克,精鹽5克,醬油1湯匙,黃酒半湯匙,豬油75克。
【制法】
(1)將豆腐切成3.5厘米長、2.5厘米寬、0.5厘米厚的片,鹽腌半小時;香椿芽洗凈,用沸水燙一下,撈出投涼,擠去浮水,切段。
(2)炒鍋放油置火上,當油溫達五成熱時,將豆腐一片片放入,用小火煎至兩面發黃時,倒入黃酒烹調片刻,再加醬油、味精、鮮湯和香椿段,用中火收干湯汁,淋入麻油,即可裝盤。
【特點】
豆腐色黃,香椿嫩綠,可謂色香味俱佳。
8.煎烘韭菜蛋
【原料】
韭菜100克,雞蛋4個,精鹽適量,味精0.5克,豬油50克,胡椒粉少許。
【制法】
(1)韭菜洗凈,切成約6毫米的小段;雞蛋打入碗內,攪散,放鹽、味精、胡椒粉和韭菜攪拌均勻。
(2)炒鍋置火上,放一半豬油,油熱,倒入蛋液,用小火煎烘成兩面金黃色(中途翻面,加另一半豬油)即可。
【特點】
色澤悅目,香味撲鼻。
9.馬蘭炒豬肝
【原料】
馬蘭250克,豬肝100克,料酒、精鹽、蔥花、姜片、醬油、豬油、清湯各適量。
【制法】
(1)將馬蘭去雜,洗凈,切段;豬肝洗凈,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