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力的100個細節
- 李靜 樹先生
- 978字
- 2022-02-24 17:01:35
細節 23 講了這么多遍,怎么還錯?
——要真的懂,不能被同一塊石頭絆倒
爸爸:這道題講了多少遍了,怎么還做錯呢?
兒子:再遇到的時候,我還是不會做。
爸爸:你怎么就是記不住呢?你到底有沒有認真聽講?
兒子:我有認真聽講。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經常犯同一個錯誤,使得父母頭疼不已,甚至大動肝火。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有的孩子學完就忘,很難將知識儲存在大腦中;有的孩子態度有問題,根本就不重視學習;有的孩子基礎知識薄弱,同樣的解題方法和步驟講了好幾遍仍然聽不懂;還有的孩子害羞,不懂也不敢問,遇到問題也不會積極主動地去請教。
1.要掌握同類型題目的解題技巧
解題是講究方法的,很多題目都是來自書本上的同一知識點,只是換了說法而已。所以只要孩子掌握了一個題目的解題技巧,做其他的同類型題目就會得心應手,做題效率也會得到極大的提高。而當孩子沒有掌握同類型題目的解題技巧時,就會出現同一題目總是做錯的情況,這主要在于孩子沒有把知識點徹底弄懂。
2.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問題,并幫助其解決
當孩子出現一道題目總是做錯的情況時,有些父母會讓孩子反復抄寫題目和答案來加強記憶。殊不知,這是效率極低的一種辦法,這時父母應該問問孩子出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原理太難了,超出了孩子的知識范疇?是解題方法比較新奇,接受起來比較困難?還是題目并沒有聽懂,又不好意思再提問?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對癥下藥,并給予孩子鼓勵,為孩子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加油打氣。此外,父母可以不定期地抽查這道題目,最好集中時間讓其學習一下,時間一長,孩子就能記住了。
家長幫助孩子增強記憶力的小妙招
采用編故事記憶法,來提高知識的趣味性;鼓勵孩子多動手,將書本上的知識同現實生活中的活動聯系起來,并加以運用;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處理好理解和記憶之間的關系,掌握原理推導的過程;多和孩子展開討論,進行思想碰撞;使用圖畫、圖表記憶,將知識進行拆分,幫助孩子將其導入思維框架中,或是鼓勵孩子去想象畫面,發散空間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父母思考:如何解決孩子面對同一道題目總出錯的問題?
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不妨轉換思路,讓孩子給家長講。只有孩子自己在講課前把思路理順了,才能講得通順,這樣就證明孩子是真的弄懂了,這樣做還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提高成績。如果孩子在講的過程中,再次出現了錯誤,可以引導孩子理清邏輯,或者嘗試逆向推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