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力的100個細節作者名: 李靜 樹先生本章字數: 803字更新時間: 2022-02-24 17:01:34
細節 21 “拖延癥”晚期
——快刀斬亂麻,給作業以迎頭痛擊
爸爸:你什么時候做英語作業?
女兒:不急不急,等我先玩會兒。
爸爸:先把作業做完再玩吧。
女兒:沒事,今天老師布置的作業簡單,我很快就能做完。
有的孩子屬于完美主義類型,會選擇寧愿犧牲速度也要重視質量的方式來完成作業;有的孩子屬于沉思型認知的類型,會陷入深層次思考中,進而導致效率降低;有的孩子愛偷懶,慢吞吞地以求敷衍了事。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做事慢,愛拖拉,這是令父母都頭疼的一件事。
1.孩子沒有形成時間觀念由多種因素造成
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做事之前也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將事情一拖再拖,就算是做了也是磨磨蹭蹭,效率低下,因積成性,形成錯誤的行為模式,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孩子目標不明確,沒有將要解決的問題合理安排妥當,也沒有強大的執行力,同時也缺乏有效的監管。
2.不善于科學地管理時間的負面影響嚴重
不善于科學地管理自己的時間是孩子的通病:把最耗費精力的作業安排在玩游戲和看電視的后面;把大量的時間放在和同學閑聊和看電視、打游戲上;習慣于磨磨蹭蹭,并沒有意識到時間的飛逝……這些不良的習慣會對孩子時間觀念的形成造成負面影響,使孩子沒有自覺性,容易出現忙亂的狀況,長遠來看會促使孩子急躁、易怒性格的養成。
讓孩子不磨蹭、不拖拉、快速完成作業的小妙招
限制好時間,提高緊迫感,用合理的時間管理法來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進而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制定獎懲制度,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意識;讓孩子把效率放心間,讓孩子自己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有選擇性地安排事情的先后順序。
父母思考:給孩子貼上“慢”標簽會有什么負面影響?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做事慢、易拖拉的壞習慣時,會隨口給孩子貼上“拖拉鬼”“小磨嘰”的標簽。殊不知,這樣容易讓孩子養成做事拖沓的性格,因為父母的這些“慢”標簽很容易使孩子形成相對應的心理暗示,推動孩子的人格發展走向,最終形成錯誤的自我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