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貪圖小利的性格,還必須從一個人是否具備自信說起,因為一個缺乏自信性格的人,碰到一點小利就會“心波蕩漾”。先看這種人的一般性格特點:我們隨時隨處可以聽到類似這樣的話語:“唉,我不行”、“我性格內向”、“我害怕與人交往”、“我的工作能力不行”……其實,這些評價和斷語都是我們自己附加于己的,都是缺乏信心的表現。一個人如果對于自身的能力缺乏自信,即使其中摻有謙虛的成分,也無法使自己獲得真正的成功性格,更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為健全的自信往往是成功的關鍵。
夢想是人類的特權和天性,成功者會展開夢想的翅膀,立定目標飛向精彩的未來,追求人生的成功。
人們對夢想總是持一種鄙夷的、不屑的看法,但實際上每個人,從童年直到老年,誰也無法擺脫夢想的糾纏。應該講這是一種良好的性格。
有個頑童無意間在懸崖鷹巢里,發現一顆老鷹蛋,他一時興起,將這顆蛋帶回父親的農莊,放在母雞的窩里,看看能不能孵出小鷹來。
果然如頑童的期望,那顆蛋孵出了一只小鷹。小鷹跟著它同窩的小雞一起長大,每天在農莊里追逐主人喂飼的谷粒,一直以為自己是只小雞。
某一天,母雞焦急地咯咯大叫,召喚小雞們趕緊躲回雞舍內,慌亂之際,只見一只雄偉的老鷹俯沖而下,小鷹也和小雞一樣,四處竄逃。
經過這次事件后,小鷹每次看見遠處天空盤旋的老鷹身影,總是不禁喃喃自語:“我若是能像老鷹那樣,自由地翱翔在天上,不知該有多好。”
而一旁的小雞就經常來“敲打”它:“別傻了,你只不過是只雞,是不可能高飛的,別做白日夢了吧。”
小鷹想想也對,自己不過是只小雞,也就回過頭,去和其他小雞追逐主人撒下的谷粒。
直到有一天,一位動物訓練師和朋友路過農莊,看見這只小鷹,便興致勃勃要教會小鷹飛翔,而他的朋友則認為小鷹的翅膀已經退化無力,勸訓練師打消這個念頭。
訓練師卻不這么想,他將小鷹帶到屋頂上,認為由高處將小鷹擲下,它自然會展翅高飛。不料小鷹只輕拍了幾下翅膀,便落到雞群當中,繼續和小雞們四處找尋食物。
訓練師仍不死心,再次帶著小鷹爬上農莊內最高的樹上,擲出小鷹。小鷹害怕之余,本能地展開翅膀,飛了一段距離,看見地上的小雞們正忙著追尋谷粒,便立刻飛了下來,加入雞群中爭食,再也不肯飛了。
在朋友的嘲笑聲中,訓練師這次將小鷹帶上高處的懸崖。小鷹用銳利的眼光看去,大樹、農莊、溪流都在腳下,而且變得十分渺小。待訓練師的手一放開,小鷹展開寬闊的巨翼,終于實現了它的夢想,自由地翱翔于天際。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如同小鷹一般,曾擁有過翱翔天際、悠游自在的壯闊夢想。有趣的是,這些偉大的夢想,往往也就在周圍親友的一句句“別傻了”、“不可能”聲中,逐漸萎縮,甚至破滅。其中,這種破滅還與你性格中的弱點有直接聯系,即你因別人而放棄遠見,可能開始充滿短見,貪圖小利了。
12.準確的目標才能成功
在人生的旅途中,對一個是不是適合自己的目標,是不是值得自己去追求非常重要。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事業,選擇本身就是挑戰,只有選擇正確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畢田出生在一個醫生世家,他在上學期間,對醫學非常感興趣,并且積極幫助父母做與醫學研究相關的事情。
父親對畢田的表現很滿意,經常對他說:“看呢,我們又多了一名優秀的醫生。”
可沒過多久,畢田對這項醫生職業失去了興趣,轉而決心去外地求學,想成為名律師。臨行前,父親心痛地問:“你為什么放棄燦爛的前程,又從零開始呢?”
畢田說:“前程我不感興趣,我需要的是學習。”
父親問他:“你學律師干什么?不就是想當大法官嗎?”
畢田說:“我不知道將來會是什么人,我只知道現在該怎么去做。”
畢田畢業后進了內殿法學協會。他刻苦鉆研法律,幾年后進了律師界,可生活卻無法保障,他只能是節衣縮食,經濟十分緊張。
3年中畢田幾乎是靠家里的財政支援挺過來的。父親勸他趕緊回頭,繼續從醫,但畢田不甘心就這樣放棄一切。
由于他在辦理案子時表現出眾,守信用,一些人開始把大宗案子也交給了他。畢田辦案的成功率達到98%,名躁一時。
多年后,畢田成了聲名顯赫的主事官,戴上了最高封號——貴族這頂“皇冠”。
畢田依靠自己淵博的知識和頑強的意志,最終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生命的快感來源于長途跋涉的過程,天才真正的苦惱不是產生在成功之前,而是產生在成功之后。而一旦得到了仰慕已久的成功,或許會有更多的失落在等著你。
萊克曾說:“追求真理的過程,勝于重視真理本身。”過程是美麗的,人只有在經歷過程中,才會享受到樂趣和激情。
死亡早在人出生時,就成為人的結果,人們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創造了超越生命的東西。創造的過程雖艱苦,但只有在經過了磨難之后,人們才能更透徹地領悟人生的真諦。
13.目標越大意味著成就越大
一個偉大的人物之所以偉大,首先是因為他有偉大的目標。
樓忠福,原是浙江省東陽縣的一位農民。1984年,30歲的樓忠福任東陽縣城建公司經理。自此,他的人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也掀開了他人生新的一頁。而東陽縣城建公司也為他出任經理而擺脫了原來的困窘局面,最終成為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浙江廣廈。
出任東陽縣城建公司經理后,樓忠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東陽縣城建公司”更名為“東陽縣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最初,他也曾遇到過挫折,但依靠個人的智慧,迅速擺脫了企業發展的不利局面。經過兩年努力,到1986年,公司產值就躍升到5000萬。
1992年6月,樓忠福帶領公司職工在東陽三建的基礎工組建了浙江廣廈集團。1993年6月正式將企業定名為“浙江廣廈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底,廣廈集團被認定為規范的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此舉也為廣廈集團的更大發展開辟了道路。
董事長樓忠福為廣廈集團的創建和發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艱辛的勞動。為此,他也獲得了多項殊榮。
樓忠福連續三屆榮獲浙江省十佳青年廠長(經理)稱號,并先后幾次被評為省勞動模范,1995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還授予他“中國經營大師”稱號。
樓忠福和他的浙江廣廈之所以能夠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與樓忠福當年給自己制定的發展目標有很大關系,同時,也與他對自己以及自己的企業有足夠的信心以及過人的膽略分不開。
前進目標給人以前進的方向,而盡可能遠大的目標則可以使人產生信心和過人的膽略。信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它能夠給人以勇氣,膽略則可以使一個人做到遠見卓識,英明決策。
可以說,由一家小小的縣城建公司,最后發展成為一家全國知名的上市公司,遠大的目標、足夠的信心和過人的膽略這三個方面起了關鍵的作用。
樓忠福出任東陽三建公司經理以后,公司現狀中兩個堪憂的方面,時時像兩道繩索,一圈一圈地把樓忠福的焦慮往緊處纏。這兩個方面,一是人才,一個是設備。可以說,這兩個方面成為制約當時東陽三建發展的瓶頸。
當時,東陽三建雖說是一個建筑公司,但全公司卻沒有一個合格的工程師,千把人對付的價值百萬元的工程,竟然都是憑著瓦刀木刨的老經驗。同時,公司施工設備簡陋匱乏,最先進的也就是幾臺卷揚機,所有的固定資產總值不足80萬,連建造一幢6層樓的宿舍都勉為其難。
樓忠福明白,一家設備陳舊單一、人才缺乏的公司不可能有大的發展的。這是任何一個普通人都知道的道理;固此這不能反映出樓忠福的高明之處。樓忠福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可以采取辦法改變這種局面,并且他采取的辦法是別人不敢采取的。
在當時的情況下,要在人才和設備兩個方面投資,不是一筆小數目,以東陽三建的經濟實力,這簡直近乎天方夜譚。改善設備,廣納賢才當然是對的,可這筆巨額資金從哪里來?靠高額貸款,到時候如果還不了怎么辦?那豈不要傾家蕩產?
可是樓忠福就是要靠貸款來增強公司的實力,他說:“我們不怕貸款,只要企業上等級上規模,不怕還不了。”
樓忠福對于設備投資,一定位就在160萬元。這已超出當時公司固定資產的一倍。在這以后的5年,也就是他的第一個承包期內,他不改初衷地每年都要拿出100萬元用于添置和改造設備,使公司擁有塔吊、攪拌機、沙漿機、汽車及其他機械設備達840臺,固定資產總值增加到1200萬元,基本能適應大跨度、高層次的建筑施工。如果說后來每年設備投資的遞增,多少有了先期的基礎,那么最初投資的那160萬元,沒有戰略眼光和大將氣魄,確實是難以想象的。
當時,我國正處于經濟調整時期,要謀求到這樣一筆資金,其難度可想而知。樓忠福為此東奔西走,夙興夜寐。樓忠福不僅需要面對社會的挑戰,還要承受來自公司內部的壓力,有人認為他這是在胡搞,是在把企業往火坑里推。
的確,大凡超前的意識和舉措,常常會在前一個時期內,不被人所理解。唯有信心和膽略才能使這些有遠見的人堅持自己的觀點,并將這些觀點付諸實施。沒有信心和膽略,就不會承受住巨大的壓力。
160萬元的高額投入,換來了公司兵強馬壯的嶄新面貌,東陽三建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來。可是樓忠福清楚,企業的發展單純依靠優良的設備還不行,還必須要有高水平的人才。只有隊伍的素質提高了,企業才會有大發展。
為了順利地網羅八方精英,樓忠福設法協調各方面的關系,成立了浙江省建筑設計院廣廈分院。這個設計分院集中了多年來孜孜以求的精英,擁有高級工程師兩名,建筑師和工程師以及各類技術人員數十人。同時,在公司內部的管理、財務等部門,也招收了許多專業精英。
樓忠福因勢利導,促成了公司實力從量到質的大轉變。當初為他擔心的人很多,如若這“孤注一擲”式的高額投資沒有收到預期效果失敗了,那對公司來說就是一場無法挽救的滅頂之災。可樓忠福認定這不會失敗,因為他的心中有一個遠大的發展目標。
從1989年到1991年,在全省開展的建筑質量大檢查中,廣廈集團連續3年都在前5名之列。如果沒有過硬的設備和技術,沒有過硬的人才和隊伍,廣廈怎么可能有此殊榮?
大凡成功者看待事物都用一種宏偉的戰略眼光,當別人眼中仍是漆黑一片時,他已經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因為他的心中有著遠大的目標。看到曙光之后,他能夠堅定不移地走向光明。成功者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正是因為他們有堅定的信心和非凡的膽略。
一個學生,如果他只是以得到60分混個及格為自己的學習目標,他的成績一般也不會很高;一個員工,如果他只是以賺的錢夠養活妻子兒女為自己的人生目標,那么,他一輩子都可能在疲于奔命地工作,而賺的錢也就剛剛夠養活妻子兒女。
這么說可能有點絕對,但一般情況下,奇跡不會發生。因為一個人的目標,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決定了他一生的成就。這也就是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遠大的人生目標、要志存高遠的原因。
母雞孵出來的鷹也是鷹,它總有一天會飛上藍天,因為它志在藍天。
一個人之所以偉大,首先是因為他有偉大的目標。那么,偉大的目標如何使人偉大呢?
所謂偉大目標,無非是要做大事,考慮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在更大的范圍里解決更多的問題。比如做一個社會活動家或政治家,為國家的利益和人類的和平事業而奮斗;做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外交家,為了使地球上的人們化干戈為玉帛而斡旋;做一個世界一流的藝術家,為凈化人類的靈魂而獻身;以及做一個企業家、億萬富翁,做一個有為的省長、市長,等等。
因為你有著遠大的發展目標,你要解決大問題,同時為很多人服務,那么你必須有大本領才行,你需要有更多的知識、技能,有過人的胸懷,有時甚至要超越你個人的得失、毀譽、榮辱等等,作出某些重大的犧牲。
在你使自己為適應遠大的目標而學習、實踐、行動的過程中,你會逐漸變得有超乎常人的知識、能力,你的胸懷也愈來愈寬廣,你會越來越大公無私,你會以你獨特的方式為人民、為國家、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全心全意地服務。當你的這種服務取得成效之后,你自然會得到全社會、國家、人民,甚至全人類的認可與尊敬。
成功者就是如此。有了偉大的發展目標,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的發展目標,他就會不懈地朝著那個偉大的發展目標而一努力。而在他為這個偉大的發展目標而努力的過程中,他就會積累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否則,如果你只是想混碗飯吃,那么你所考慮的也就是一個飯碗的或幾個飯碗的問題,而不會考慮得更加廣闊和遠大。
不管做多么不起眼的東西,只要你志向遠大,目標宏遠,照樣可以做成很大的事情,照樣可以取得極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