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歷史是面鏡子
- 美麗的西沙群島
- 劉先平
- 2095字
- 2022-02-21 15:24:23
我們被熱帶風景牽引著,信“步”由韁。漁村和部隊的營房都掩映在綠樹紅花中。不知怎么三轉兩轉,我們居然轉到了一座舊炮樓前。它與周圍是那么不協調,很是刺眼。
好在一旁有說明標牌:日軍侵占永興島建立的炮樓。它記載了中華民族一段屈辱的歷史,警示著、激奮著人們努力振興。
史載——
南海諸島歷來是中華民族的領土,上溯到秦漢的史書都有記載。直到19世紀,中國歷朝都順利地管轄著這一遼闊的海疆。但到了20世紀,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沒落,先是英帝國主義,接著是德國、法國、日本以各種借口侵入了南海諸島。
那是1907年的夏天,一個日本商人為了攫取鳥糞致富,帶領一幫人侵占了東沙島。
李準是廣東水師提督,這位以書法聞名的海軍將領,能夠載入歷史的卻不是他的書法,而是其作為海軍統帥的軍旅生涯。
1909年的5月25日,李準率領由三艘軍艦組成的艦隊,載著近200名官兵和醫生、工程師、測繪員,駛向南海巡疆。
南海風云詭譎,但滿懷激情的船隊劈風斬浪,奮勇前進。
最為困難的,是所帶的淡水即將用完——在海上航行,淡水對海軍戰士來說是生命之泉。
堅韌不拔的李準命令戰士們在島上掘井。由于那時的島上多有海鳥棲息,堆積了厚厚的鳥糞層,島又多由珊瑚沙構成,滲水,井中出的水不是又黃又黏,就是又苦又咸。人們無法飲用。
正在失望、沮喪之際,傳來了好消息——在一個小島上,掘出了甘甜可口的水。從此,這個島有了一個令人向往的名字:甘泉島。直到今天,它仍然以甘泉島的名號響徹西沙。
在22天的巡疆中,每登上一座小島,艦隊都鳴炮、升旗。李準為15個島嶼命了名,標志著它們無可爭辯的主權。
李準率艦巡疆的壯舉讓中國人揚眉吐氣,就連那時的法國總理兼外交部長白里安也不得不承認:“由于中國政府在1909年已確定了自己的主權,我們現在對這些島嶼提出要求是不可能的。”
但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并沒有就此罷休。1933年,法國以其是安南(今越南)的宗主國為由,占領了永興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939年,日本人又將魔爪伸向南海;接著,他們驅逐了法國人,獨霸南海,扼制了通向印度洋的戰略要地,直逼東南亞。這座炮樓就是日軍侵華的罪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日本落得個宣布無條件投降的可恥下場。
就在離日本炮樓咫尺之地,屹立著一座石碑:正面有“南海屏藩”四個字,背面有紅字“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旁署“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張君然立”。這一座石碑的豎立,宣告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戰敗國日本必須歸還它所侵占的中國領土。
1946年,中國海軍在林遵上校的帶領下,率領由護航驅逐艦“太平號”、驅潛艦“永興號”、坦克登陸艦“中建號”和“中業號”所組成的艦隊,浩浩蕩蕩地開向南海,執行收復西沙、南沙諸群島的任務。
1946年11月24日,林遵上校率領的艦隊到達了西沙最大的島嶼。在陽光燦爛中,禮炮轟鳴,林遵上校以永興艦的名字命名該島為永興島,并任命隨行的參謀張君然為第一任海軍西沙群島管理處主任。
張君然提筆,書寫了氣勢磅礴的主權碑,也把自己寫進了歷史。
張君然后來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他曾回憶:1946年船隊到了上海,11月1日晚到達珠江口外的伶仃洋,午夜時拋錨虎門。
我在駕駛臺上眺望虎門群山,遙想1840年這里硝煙彌漫,英國殖民主義者的炮艦,經過我國南海諸島來到虎門,用大炮轟開了清王朝的大門,使我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達一百年之久。今天,我們艦隊來到虎門,即將收復南海諸島,保衛南疆,永遠斬斷帝國主義侵略的魔爪。撫今思昔,不勝思緒萬千……(引自陳儼:《那一顆美麗的“中國心”》)
11月東北季風盛行,驚濤駭浪,一直等到23日風浪稍息后,“永興號”和“中建號”才搶先出航。24日黎明時到達西沙最大的島(永興島)。然而海上仍有七級大風。張君然率領一個戰斗小組,乘汽艇登島。經過全島搜索未發現一人,港口的設備已被破壞殆盡。軍備物資全靠涉水肩扛。經過五晝夜的奮斗,才得以大體完成。
29日上午,編隊派出儀仗隊,隨同各方面的廣東接收人員代表、部隊登陸,舉行了紀念碑揭幕儀式。
1986年11月,為慶祝收復南沙群島、西沙群島40周年,張君然老人應邀重返西沙。他再度登上西沙,激動得熱淚盈眶。
我從1949年6月離開永興島,迄今38年了。現在舊地重游感慨良多……西沙現在已經成為我南海諸島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了,也是我們今后開發和建設南海群島的重要基地。它將真正成為我們的“南海屏藩”。我緬懷半個世紀來為這個事業貢獻力量,甚至獻出生命的朋友和同志們,謹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敬意!(引自陳儼:《那一顆美麗的“中國心”》)
2003年6月,張君然先生以86歲的高齡逝世于上海。
1949年,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
廣東、海南的漁民又能自由航行于南海,來往于西沙、中沙、南沙諸島,進行漁業生產。
1955年11月,為了開發建設南海諸島,海口成立了鳥肥公司。海島上棲息著成千上萬以魚為食的海鳥,有的鳥糞堆積如山,足有一米多厚。鳥糞是一種富含磷的高效肥料。200多名職工開赴西沙,進行鳥肥生產。
有一個日子注定要寫入南海諸島的歷史,那就是1959年3月1日。這一天,在永興島成立了西沙、中沙、南沙群島工委和辦事處,負責南海諸島的行政管理和開發建設。
據當年很多老人回憶,那時島上雜樹攀扯,滿目瘡痍。與今天的景象相比,那是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