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管理改善咨詢:案例·方法·工具
- 于曉光 許忠寧 趙玭
- 1108字
- 2022-02-08 16:21:07
第2章 成品交付周期規劃與實現

學習目標
行業案例:三家家電品牌企業的不同成品交付模式
這三種模式哪種更好呢?從經銷商角度看,H企業的產品交期是3周,J企業的產品交付周期是4~7周,M企業的產品交期是8~11周,交付周期短可以降低經銷商的庫存資金占用,同時在市場波動時可以快速響應市場需求。這幾家企業都是生產家電產品,產品復雜程度相當,為什么會存在這么大的差異呢?并不是M和J不想縮短交期,而是其供應鏈管理能力達不到。
家電的零部件中有一些長周期產品,供應商交付周期長達6~8周,其中包含供應商物料采購、生產、運輸三個周期。
M企業接到訂單后,先是內部評審,然后分解物料需求給供應商,要求供應商確認交期,然后再加上內部的裝配、質檢周期,N月的15日接到的訂單,20日左右才能完成訂單評審流程,N+2月的第一周才能給經銷商交付產品。在這么長的交付周期內,經銷商很容易出現斷貨或者滯銷。
J企業的模式是將產品分為常銷和配銷,常銷產品所需的物料要求供應商提前備庫,因此每個月15日接到經銷商訂單后,會先組織常銷產品的生產,在N+1月的1周、2周就可以給經銷商提供常銷產品,配銷產品的交付往往會放在N+2月的3周、4周。
H企業的模式是提前給供應商提供13周的滾動預測,4周以內的預測的部件要求供應商做好部件成品等待H公司下達訂單,5~8周的預測訂單要求供應商提前進行物料備庫。H公司這種供應鏈模式縮短了經銷商的交付周期,對市場波動的響應更好,但帶來了潛在的零部件呆滯風險,需要做好部件的通用化設計、材料的標準化及產品出貨預測這三個方面的工作,這需要銷售、設計、采購、計劃等部門一起有機協作才能實現。而M企業的這種交付模式更多的是用于裝備制造企業,完全按客戶訂單進行,不進行成品預測和物料備庫。J企業這種交付模式是需要銷售和計劃就常銷/配銷產品進行劃分,并對常銷產品提供3個月的滾動預測。
從上面的行業案例中可以看到,企業的成品交付周期充分體現了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是企業競爭實力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