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宇宙超入門
- 方軍
- 2521字
- 2022-02-08 17:47:08
元宇宙已來:游戲與電影
仿照“未來已來”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元宇宙已來”。但我這里寫下它,甚至寫下這整本書,不是為了營造未來呼嘯而來的那種緊張感,而是想告訴你,元宇宙已在你身邊。
2020年8月,我曾經兩次作為導游帶著朋友游覽一個名為Decentraland的元宇宙,它主要是一個三維虛擬世界。未來會有眾多的元宇宙,它們又連通成更大的宇宙。在電腦瀏覽器中,我們躍入Decentraland,能立刻感受到它的特點,它用逼真的3D形式模擬了一個數字世界,我們的數字化身游走其中。我們進入了一個夢幻世界。
我們去蘇富比拍賣行,這家全球藝術拍賣行按1:1比例創建了自己標志性的倫敦畫廊大樓;我們去藝術街區蘇荷區參觀,隨意跳上行駛中的跑車,站在奔馳的車輛上欣賞街景;我們去科技中心般的加密谷參觀,那里有區塊鏈技術展覽;我們走進中國的證券公司國盛證券的研究所大樓報告廳,聽研究報告路演。
如果你愿意,你還可以購買服裝,裝扮自己。我們既可以穿上晚會燕尾服,也可穿上像搖滾朋克那樣的奇裝異服,你甚至可以用3D設計軟件制作自己想要的任何款式的服裝,唯一的限制是它必須能合理地穿在人身上。
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購買一片數字土地的永久產權,委托建筑設計師與軟件工程師幫你建設自己的大樓。Decentraland元宇宙的特色之一是,它模擬了一個3D版的現實世界。它的另一個重要特色是,你可以擁有數字土地的永久產權,這是向數字世界進化的重要突破。直到現在,在網絡游戲、社交軟件等產品中,我們作為用戶實質上只是從互聯網公司“租用”道具。之后,我會專門討論作為數字世界的經濟與社會的支柱之一的所有權或產權,也會詳細介紹可用于數字所有權管理的區塊鏈技術。
元宇宙進入公眾視野,也是源于游戲公司Roblox的上市熱潮,它自稱“第一家元宇宙上市公司”。2021年3月,Roblox在紐交所上市首日市值就達到400億美元,是老牌游戲大廠育碧(Ubisoft)的六倍。在上市招股書中,Roblox全面總結了它所認為的元宇宙的八大特征——身份、朋友、沉浸感、隨時隨地、低摩擦、多元化、經濟系統和安全。
如果去掉“元宇宙”這個詞的光環,我們看到,Roblox是一個游戲平臺,用戶在平臺上可以玩想要玩的游戲,而更重要的是,創作者可以用它提供的工具創建游戲。創作者既指專業游戲開發者,也指每一個用戶。它屬于沙盒游戲(sandbox game)類型,沙盒游戲的特點是,用戶能夠改變或影響甚至創造世界,可以自由地探索、創造和改變游戲中的內容,游戲也一般不強迫玩家完成指定任務或目標。按公司網站的數據,目前Roblox平臺上聚集了約700萬名游戲創作者。Roblox為游戲開發者提供了三個關鍵工具——游戲技術基礎設施、游戲開發工具與用戶的連接,而把創意的空間留給了專業游戲開發者。[1]
每一個網絡游戲都是在建立自己的宇宙空間,供游戲玩家玩耍,但其中一些游戲會邀請玩家一起參與建造——建立自己的游戲,建設自己的房屋。游戲公司試圖建立一個三維空間,讓用戶參與建設,在Roblox之前人們就有多個嘗試。2006年年末、2007年年初,林登實驗室推出流星一般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它快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又快速消失。它的特點有兩個:三維建模和圍繞游戲幣林登幣組成的貨幣經濟體系。《第二人生》當時吸引了很多實體機構進入,包括哈佛大學等名校在上面開設虛擬課堂。《第二人生》中的企業反過來也在實體世界中注冊為公司。現在仍然非常吸引人的沙盒游戲《我的世界》(Minecraft)以支持玩家與開發者在其中自行開發著稱,玩家可以打造精美絕倫的建筑物。[2]哥倫比亞大學有學院在其中搭建數字校園,2020年還舉辦數字畢業典禮。
Roblox的確算得上是一個獨特的游戲元宇宙,因為它融合了20年來的多項技術與商業創新:第一,它延伸了沙盒游戲、云服務平臺,為游戲玩家、創作者提供了精彩的游戲體驗;第二,它自身是連接玩家與創作者的互聯網平臺,類似于Uber或滴滴是連接司機與乘車人的平臺;第三,它借鑒了《第二人生》的游戲幣經濟體系,建立了圍繞Rolux游戲幣的貨幣經濟體系,用市場經濟邏輯協調了游戲玩家和游戲創造者。它的網頁上說,用Rolux游戲幣可“購買你虛擬形象的升級物品或作品中的特殊技能”,但是它“無任何真實貨幣價值”。
在好萊塢的電影中,我們看到過很多虛構的世界,這也正是用元宇宙來描述互聯網的未來時能一下子吸引公眾眼球的原因。導演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頭號玩家》給我們講述了2045年名為“綠洲”的未來元宇宙中的爭奪繼承權的故事。每天都有數十億人在“綠洲”中工作和娛樂,他們全部生活在這個超大規模、不斷延展的世界里。他們在其中相識,成為摯友,甚至結婚,但在實體世界中可能根本沒有見過面。電影主角韋德·沃茲一回到家就戴上虛擬現實頭盔,進入“綠洲”中尋求慰藉。不管在實體世界他經歷怎樣的挫折,在“綠洲”中他能華麗變身,成為一個名叫帕西法爾的男孩,在數字世界里攀登珠穆朗瑪峰,歷險尋找寶藏。其他人也和他一樣,沉迷于“綠洲”中,在這個世界里活出了第二生命,仿佛實體世界中的混亂并不存在。
哈利迪一手建造了“綠洲”這個虛擬世界,臨終前,他宣布自己在“綠洲”中設置了一個彩蛋,找到這枚彩蛋的人可成為其繼承人。但要找到這枚彩蛋,必須先獲得三把鑰匙。之后,典型的好萊塢故事由此展開。
當然,好萊塢電影背后所蘊含的思想較少是向往數字未來的科技烏托邦,它們更多是受賽博朋克思想的影響,故事常是英雄反抗一切都被計算機網絡控制的暗黑未來,強調對人的人文關懷。[3]2021年,《失控玩家》再次講述一個這樣的元宇宙或反元宇宙故事。這一次,主角蓋發現自己其實不是人,只是開放世界電子游戲中的NPC角色(非玩家角色或機器角色)。他不甘于自己“工具人”的命運,決心以自己的方式拯救自己和世界。通常在好萊塢電影中,一個數字化技術建造的宇宙和它的創造者、統治者是邪惡的代表,英雄站在他們的對立面,打敗邪惡,重燃我們的希望。科技就以這樣的方式發展著,有人設想,有人研究,有人創建,有人反思。
[1]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Roblox的開發者門戶網站了解如何在這個平臺上進行游戲開發:developer.roblox.com。
[2]你可以在《我的世界》維基頁面查看詳細說明:https://minecraft.fandom.com/zh/wiki/Minecraft_Wiki。
[3]科技的未來是烏托邦,還是反烏托邦,這是個有意思的話題。很多實際從事科技產業或互聯網業的人會更認同未來學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創造的一個詞——“進托邦”(protopia),在這樣的未來設想中,事物是逐步進化的,“今天比昨天更好,雖然變好的程度可能只是那么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