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篡我王位,殺我陳氏子孫,陳氏遺子一刻也未敢忘記復國。】
【好!那孤便讓你化名馬仲,跟隨鄭和赴升龍城,你可率先與陳朝遺老聯絡,待會盟之時,孤誅了胡漢蒼,便是你登高一呼百應之時,可敢孤身犯險?】
【殿下,天平……】
【自古凡成大事者,必有非常人所不能及之處,你化名馬仲,秘密互換身份,有我大明為你遮掩,還怕什么呢?】
也是有著漢王信誓旦旦的保證,陳天平才在一咬牙一跺腳之下來到了升龍城。
但此時,他真的怕了,他知道安南近衛全軍出擊,就是為了將他誅殺!而明人,在這一刻好像真的保不住他了。
“易指揮使,殿下的手書你也看看吧!”鄭和沒再看向陳天平,而是將手中已經被汗水打濕的書信交給了易鳳山。
易鳳山看信很快,隨即打量了一番陳天平,言語決絕的說道:“將此人給我綁了,嘴巴塞起來!”
陳天平還沒有反應過來,自己就已經被天元衛五花大綁起來,他不知道事情怎么會一下變成這樣。
他有滿肚子漢王的承諾要說,但嘴里塞著不知道哪里的酸臭棉布,只能發出“嗚嗚”聲。
“易指揮使,等等看我手勢吧!”
鄭和沒再看一眼陳天平,他現在真的不敢再去揣測漢王了,因為他真的看不明白。
隨著一輛馬車在街盡頭停駐,鄭和知道,自己和天元衛是死是活,就看漢王交代的話術了。
“安南王!”鄭和朝著胡漢蒼一拱手。
“上國使者著急面見本王所為何事啊?”胡漢蒼笑著看向鄭和,其實他還挺喜歡鄭和的,這三日三次與鄭和面談,這人謙遜有禮,談吐儒雅,著實讓他心生好感。
只是這些好感,在他接到陳朝遺老有異動時瞬間蕩然無存。
他安南國若是龍,陳天平便是逆鱗,觸之即死,不管陳天平背后有沒有大明。
是的,安南國歷史上就是這么勇。
朱棣在永樂四年命人帶5000精兵送陳天平赴安南繼位,安南國以倍之伏擊于明軍,當著明軍的面兒,殺死陳天平。這也是日后朱棣遠征安南,并將安南國收入大明契機。
這一戰,朱能病死途中,卻打出了個英國公張輔,打出了黔國公沐晟。
“安南王,不知此等禮物于安南,安南國能否促成此次三國會盟呢?”
“禮物?”胡漢蒼看了一眼鄭和身后已經被五花大綁的陳天平。
“是啊,這是我大明漢王給安南王的禮物!”鄭和笑著,伸出的右手猛然落下,就只見一柄利刃穩穩刺入陳天平的胸膛。
“安南王乃我大明皇帝親封,咱也不知道哪里的宵小,居然敢動安南國國本。此人乃我大明長樂人氏馬仲,至于前陳太子,好像我在進升龍城的時候,就看見那高高掛起的頭顱。”
于內,安南國早就通報陳天平已死,那顆頭顱原本的主人,叫做馬伯。
胡漢蒼看著笑瞇瞇的鄭和,在這一瞬間心思也是不知道轉了幾個圈兒。
前幾年他父親殺陳朝舊臣殺的實在太多了,迫于無奈之下才退位讓他繼位,如此也可見安南國如今其實也算是內憂不斷。
他繼位之后,唯一干成的大事兒便是派出安南國尸蠻衛遠赴大明誅殺陳天平,尸蠻衛也就帶回了“陳天平”的人頭。
只是如今陳朝老臣之間卻是聯絡了起來,才讓他發現自己被陳天平擺了一道,陳天平還是混入明國使者隊伍前來的,這讓胡漢蒼一下子謹慎起來,拼著殺光這伙兒明人都打算將陳天平誅殺。
但此時明人的做派……
禮物嗎?
“不知安南王是否滿意我大明的禮物?這古壘會盟?”
“我安南國真的是三國盟主?占城、瀾滄二國真能聽我安南國號令?”
“安南王,盟主可不甚好聽,依照我們殿下的意思,安南王可稱霸主,亦如春秋五霸,執牛耳者!”鄭和見胡漢蒼居然還真就順著這事兒說下來,也是又加了一把柴火。
“我大明需要一個穩定的海貿伙伴,占城國有奇貨,卻物產不豐。瀾滄國有海船,卻人口最少。唯有安南國,有人,有物,有海船。若是讓安南國統帥二國,我大明則獲利頗豐矣。
另,漢王殿下讓我轉告安南王,占城國土地肥沃,民卻不喜耕種,實乃暴殄天物。我大明往后每年將從安南國購買稻米兩百萬石,望安南王早做準備啊。”
“兩百萬石?”胡漢蒼一下子愣住了。
“對,我大明愿以絲綢、瓷器結算!屆時請安南王將稻米運往港口即可!”
明人還真是來做生意的?
明人以往只管傾銷絲綢、瓷器、茶葉,帶回去的也僅僅就是價值高的奇物,但這一次官方艦隊遠赴海外,卻開始買賣糧食,這還真算是亙古未有啊。
“敢問上國使者,上國要稻米?”
“不知安南王還記得蒙元?”鄭和卻是一臉高深莫測的問道。
“記得啊,蒙元不是被上國趕跑了嗎?”
“我大明皇帝視蒙元為虎豹,視西洋諸國為子侄,大明與西洋諸國一心,方能遠逐蒙元。安南王也不想再遇到一次強盛的蒙元吧?稻米所用,皆為我大明軍需。
待我大明儲備好軍需,百萬大軍齊出,蒙元,哼!”鄭和將自己的輕蔑演繹到了極致。
“那我安南國農戶怎能去占城國耕種?”胡漢蒼問到了最是關鍵的地方。
“安南王都是三國霸主了,霸主之令,二國安敢不遵啊?”
胡漢蒼被鄭和描繪的畫面弄的一陣心曠神怡,也就在此時,他心里好像有點看懂明國所為了:以真的陳天平為禮,表達自己誠意,其中的目的就是為了交好安南,為大明耕種。
有意思,這種國與國之間最普通商品的交易,新鮮的讓胡漢蒼直呼:大明不愧是上國,還真有能人啊。
“上國天使,可先歇息,容我考慮考慮!”胡漢蒼作勢就要走,卻被鄭和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