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王,請帶上我大明的“誠意”!”鄭和使了使眼色,便有天元衛將陳天平的尸體向安南國近衛方向拖了過去。
見對方收下尸體,鄭和便又再次顯露他屬于明人的驕傲:“安南王,會盟事大,屆時我大明親王也會親至,與君詳商購糧換地一事。
大明親王身份尊貴,更惜時如金,眼下我們在占城已經呆了12日,遠遠超出了我皇帝陛下定下的預期,請安南國王一定早做決斷是否參加古壘會盟!”
這敦促讓胡漢蒼蹙了蹙眉,但轉眼間又瞇起了雙眼,心里更加確定了明國根本看不上安南、占城、瀾滄三國。
我為什么要用“看不上”這種來形容自己?
胡漢蒼目光在鄭和身后身著明軍禮儀鎧甲的天元衛身上一掃而過,又看向自家最精銳近衛的鎧甲,長嘆一口氣,像是認命似的說道“上國使者先休息吧!”
有的人生下來就在【明】,而有的人生下來就是民。
在馬車的“吱呀”聲中,胡漢蒼再次返回了升龍城大越宮。
大越宮中宮士戴甲,一片肅殺。
“父王!”
“怎么,將明人使團殺了?”胡季犛罕見的立在正殿之中,左右侍女正在為他披掛輕甲。
顯然,這老叟是知道襲殺明人后果的,也已經打算豁出去!
他給陳朝當了多少年的狗才算是翻身做了主人,就不允許別人顛覆他的王朝,就是明朝也不行!
“父王,您緩緩吧,陳天平被明人殺了!當做禮物送給了我們!這次可是貨真價實的陳天平,若他摻假,那些舊臣們可不會如此激動。”
“被明人殺了?”胡季犛在聽自己兒子緩緩說出剛才的事情之后,也是愣在原地。“這么說,明人此次遠洋,實為采購未來軍需……”他腦海里盤算著明人所言的虛實,安南與大明,一山相隔,其實就是鄰居。“漢蒼,你覺得這鄭和的話有幾分可信?”
“父王,我覺得已有七、八成可信。明人狡詐,即便送禮也得輾轉一番。這事兒我是這樣考慮的:
若是一開始明人就將陳天平送還于我,或者用以要挾,前者我們會低估這份禮物的分量,后者則會激起我們的反抗之心。
這兩種可能,都不是明人希望看到的。”胡漢蒼在返回的路上,先是提審了獄中當年服侍陳天平的人,真正確認了陳天平的身份。隨后腦補了一陣明人的心態。
“再者說,明人僅靠百余人,還真覺得能在升龍城干出什么事兒不成?”胡漢蒼又補充道。
“倒也是這個道理……”胡季犛越考慮,眼睛越亮,“明國要稻米,我安南國多的就是稻米啊!更別提明國所允三國霸主之位……”在胡季犛看來,這就是明國默許自己的擴張。
“父王,那此次會盟?”胡漢蒼趕忙問道。
“去,告訴那明國使者,我親赴古壘!”
“父王,還是我去吧,您可是我安南的擎天之柱啊!”胡漢蒼趕忙說道。
“你去?我雖與明國親王素未謀面,但現在也知人家這手段,你去了應付不來啊!買賣大宗糧食,于我安南國實屬首遭,若此事成為我安南國永例,倒也不乏是一樁美事……”
胡季犛在這片刻之間考慮再三,覺得這次會盟可能是他安南的一次機遇,讓自己這個兒子去,可能爭取的東西不那么讓自己滿意,也就動了自己親去的念頭。
再者陳天平已死,安南陳氏再無一人,他胡季犛此時可算是真正坐穩了安南王位,都已經考慮再次臨朝了!畢竟幕后,可真沒在人前風光。
-----------------
占城國,古壘
朱高煦抵達古壘會盟之地的時候,身邊有五百天策衛和三千寶船舟師。
“吳令芳,孤的舟師水軍們,這馬上功夫可真不怎么樣啊!”
朱高煦時不時回頭瞅一下身后騎在馬上左右搖晃,屁股不是屁股的寶船舟師水軍。
這批人是大明最為精銳的水師,也就是巢湖水師、長江水師的后身,但上了岸,騎上了馬怎么看怎么別扭。
“殿下。”指揮使吳令芳穩穩坐在馬上,面露尷尬之色,趕忙拱手告罪,“殿下,卑下之水師在海面上就是巨鯨也敢搏斗,只是這上了岸……”
“往后多加操練!艦隊攏共就帶了兩千匹馬,現在算是全部召回了,分與你的五百匹可得給孤好好的用!”朱高煦囑咐道。
“殿下兵鋒所指,卑下的寶船舟師即便在岸上,也所向披靡!”吳令芳立馬保證道。
“能這樣最好!”朱高煦點了點頭。
寶船艦隊的將士攏共分為三部分,一是1500人的天策衛,二是8000余人的寶船舟師,三則是只有480人,但卻全由勛貴子弟組成的天元衛。
“殿下,敢問寶船艦隊離港?”吳令芳觀察了朱高煦半晌,見他嘴里哼著小曲,這才敢問道。
“去奉化港了,孤的船隊需要在那里補充些糧食、淡水,鄭副使已經在操辦了!”
補充糧食、淡水?
需要艦隊全體出動?
對了,還有那些福建海商們也都動了,只要是40歲以下的青壯年全部被漢王一道命令之下隨船移至安南國奉化港。
而奉化港離安南國國都升龍城僅二百余里。
他吳令芳可不是鄭和那個大棒槌,整天不知道想些什么,心里已經預估起了一場安南國的滅國之戰。
寶船艦隊專門有書記官,好像由一個名叫馬歡的年輕通譯、一個名叫鞏珍的年輕士子記錄。這二人聽說都是太子給漢王調撥的。
這些天這二人僅僅記錄了些占城國風俗,但在前些天的大琉球滅國之戰中,這二人寫下過這樣一段話。
【大明永樂三年,七月末】
【皇華使者承漢王敕,滅大琉球三國于夷狄】
吳令芳心里其實盤算了起來,他現在是真羨慕萬恒志,私下里這廝已經牛逼轟轟了起來,更多了個“萬三國”的諢號,估計幾日后,這廝該叫“萬四國”了。
“殿下,下次可否讓卑下率師伐國?”
“哦?你猜出來了?”朱高煦勒住了馬,笑瞇瞇看向誠惶誠恐的吳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