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07年秋,天高氣爽,清晨,太陽還沒有出來,周鄭兩軍在繻葛對峙。
只見周桓王親自披掛上陣,左路陳國部隊在前,周公黑肩率軍壓后;右路蔡衛(wèi)軍隊在前,虢公林父率軍壓后;周桓王自領(lǐng)中軍王師,氣勢洶洶,在鄭營前一字排開。
周桓王自覺自己有理,興兵討伐鄭國有一百萬個正當理由。所以,昨夜睡覺前便已想好了一大堆臨陣訓斥鄭莊公的話,既訓斥更兼戰(zhàn)斗動員。
這講話稿構(gòu)思相當精妙,天衣無縫,相信鄭軍將士聽了會臉紅羞愧從而喪失斗志。
王師聯(lián)軍將士則個個士氣高漲,群情激揚,到時再一齊掩殺,定可使鄭軍大亂。
然后,生擒鄭伯寤生,召集諸侯會議,公審寤生,以儆效尤,讓各諸侯看看天下是屬于予一人的還是屬于你鄭寤生的。
周桓王一邊在那做春秋大夢,一邊按自己的套路,命士兵叫陣。
誰想,士兵叫了半天陣,鄭軍居然無人出陣應戰(zhàn)!
鄭莊公在做什么?
正在自己的中軍大帳喝茶呢:小子喂,你就玩你自己的吧,寡人才沒空來搭理呢。
周桓王與鄭莊公,可謂一個是初上戰(zhàn)場把戰(zhàn)場理想化的嫩手,一個是久經(jīng)沙場不按常理出牌的高手。
從兩軍對峙情況便可知戰(zhàn)局走勢:一邊不斷地消耗著銳氣,一邊不停地積聚著對敵人的火氣。
一邊是大叫大吼,一邊卻是吩咐士兵先吃點干糧,準備即將到來的戰(zhàn)斗。
一直快到午后,鄭莊公算計著天子的銳氣已經(jīng)被耗得差不多了,就命大夫瑕叔盈發(fā)出讓兩翼突然進攻的命令。
瑕叔盈把戰(zhàn)旗一揮,左右兩軍看到中軍號令已出,頓時敲鼓吶喊,一時如天崩地裂,喊殺聲驟起,還未等天子王師聯(lián)軍將士反應過來,鄭軍將士個個奮勇當先,如狼似虎般猛撲過來。
首當其沖的是世子忽的右軍,一上午下來,老早按捺不住了,吃飽喝足的鄭軍將士,都是一個個有勁沒處使的狀態(tài)。
此時沖向敵陣,如群狼入羊圈一般,見人便砍,見馬便剁。
可憐天子王師聯(lián)軍左翼陳國軍隊,本來就沒有幾個斗志,更兼猝不及防,被鄭軍一個沖鋒下來就宣告全面崩潰。
后面部隊一看前面潰敗,轉(zhuǎn)身便一個逃字,結(jié)果將壓后的軍隊也沖亂。左翼統(tǒng)帥周公黑肩根本無法控制,只好大敗而逃。
鄭軍的左軍在上卿祭足的率領(lǐng)下,也是一個猛沖,直殺對方右軍。
天子王師聯(lián)軍右翼的虢蔡衛(wèi)三國兵馬哪里抵擋得住?
一時間便死傷大半,剩余各自奪路逃走。
好在虢林父還算冷靜,橫劍立于戰(zhàn)車前,喝止兵士:“敢亂動者斬!”這才壓住陣腳。
祭足見此陣勢,也不敢逼得太緊,任由虢林父帶著人馬緩緩后撤。
再說周桓王,剛還在生悶氣,覺得鄭寤生不是個東西,連來見予一人的勇氣也沒有。突然聽見鄭營鼓聲震天,知道鄭軍已然出戰(zhàn)。
他急忙出帳,還未等看個明白,就發(fā)現(xiàn)隊伍已經(jīng)潰了。
原來是中軍將士們看到有敗兵潰退,都知道左右二軍不妙,一個個交頭接耳,一時各種版本的敗軍議論都出來了,中軍已是不穩(wěn)。
周桓王急出一身冷汗,剛想幾句如“給予一人頂住”之類的命令,已然是來不及。
鄭莊公見己方左右兩軍得手,不斷沖撞著敵中軍,知道最后一擊的時刻到了,把令旗一揮,中軍如海嘯般發(fā)起猛攻,快速推進至敵陣。
不一會,只見鄭國幾員猛將祝聃在前,原繁在后,率軍殺到。左右兩軍統(tǒng)帥世子忽、祭足也領(lǐng)著得勝的兵馬合力向周桓王中軍夾攻而至。
一時間,周桓王親率的王師中軍大亂,車傾馬倒,兵士死傷無數(shù)。
周桓王一看這仗完全敗定了,便傳令趕快撤退,他親自斷后,邊戰(zhàn)邊走。
鄭國大夫祝聃遠遠望見繡蓋下有一個人指手劃腳,猜著此人可能就是天子。
祝聃心想咱主公這些年受這家伙多少氣,平時感覺不出,今天一上午差人罵主公,主公忍了,老子可不忍了了。
現(xiàn)在你小子撞到老子眼前,就要給你小子點顏色瞧瞧。心忖著,祝聃將大戟交給車右,自己抽出箭來,搭上弓,一箭向周桓王射去,正中周桓王左肩。
周桓王正大喊大叫著,指揮王師撤退,突然感到左肩處一陣劇疼,低頭一看,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中箭。幸虧鎧甲堅厚,僅傷皮肉,未及見骨。
祝聃見射中了天子,大喜,催車前來擒拿周桓王。
眼見周桓王要落得個被俘虜?shù)南聢觯灰姍M刺里殺出一人,擋住祝聃,正是虢林父前來救駕。
虢林父心急如焚,為救王駕也算是豁出去了。雖然在鄭國猛將祝聃面前根本不是對手,但不管如何,就這一擋,周桓王得以脫困,車御趕快駕著戰(zhàn)車飛也似地逃走。
祝聃火大,猛砍幾戟,正欲結(jié)果了虢林父。忽聽鑼聲大起,原來是鄭軍收軍撤退的命令。
古時打仗,聞鼓則進,鳴金收兵,違者一律斬首。
祝聃無奈,只好收兵回營。
周桓王一直敗退三十里外才收住腳,草草扎營。
這時周公黑肩、虢林父等也帶著殘兵敗將到了,眾人個個頹廢消沉,相視無語。
卻說祝聃等撤兵回來見鄭莊公,道:“主公,臣已經(jīng)射傷天子,正要生擒,主公此時卻收兵了,正是可惜。”
鄭莊公卻道:“諸位辛苦。這一仗,本來是因為天子無道,對我們鄭國以怨報德,加兵來害,我們是迫不得已才來應敵。
多虧全軍將士齊心協(xié)力為國效力,鄭國才沒有受損害。
現(xiàn)在,我們既然已打退了天子的軍隊,便已經(jīng)給天子一個教訓了,不應該再有什么要求了。
如果真擒了天子,那我們的麻煩也大了。大夫雖然英勇,但不應該箭傷天子,萬一傷重而亡,我們就有了弒君之罪了!”
鄭莊公不愧為思慮縝密,捉了天子回鄭國,那是得到一個燙手的山芋。
從中可以看出鄭莊公的深謀遠慮,相比之下,祝聃只能算是一員武將,沒有一點政治頭腦。
上卿祭足便不一樣了,他馬上出班道:“主公英明,現(xiàn)在咱們已經(jīng)亮了兵威,估計天子也會有所畏懼。
對天子不宜窮追猛打,臣建議應前去問安道歉,給天子一個臺階下。如果天子真的不知好歹,那再作定論。“
鄭莊公點點頭,于是派祭足帶了牛羊肉食連夜送到周桓王營內(nèi)。
祭足跪拜在周桓王面前不住磕頭道:“寡君寤生惶恐,著陪臣前來告罪陛下。寤生不忍心看著國家滅亡,才領(lǐng)兵自衛(wèi),根本未曾想傷害陛下。
但沒想到軍令不嚴,使陛下受傷。得知此消息,寤生寢食不安,特派陪臣祭足問候陛下,捎帶微薄物品以勞王師。求陛下憐憫寬恕寤生!”
如果你是周桓王,你會怎么想?
自己自不量力去攻打?qū)Ψ剑Y(jié)果被對方教訓了。而且對方?jīng)]有對自己趕盡殺絕,反而主動來示好道歉,什么理都在對方,自己還能有什么話可說呢?
所以周桓王聽了后是臉騰地便紅了,低頭不語,實在是沒話可說了啊,倒是感覺到了極度的羞愧。
虢林父在一旁看著,便出來道:“陛下,寤生既然知道有罪,那就寬恕了他吧。”
這才是有理有利有節(jié)。人家既然給了自己臺階,那趕快下吧。自己畢竟是天子,自己此時窘成這個鳥樣,實在不宜過多地表現(xiàn)給你一個諸侯國的卿大夫看。
祭足再次跪拜,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