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周鄭互質
- 春秋鄭國風云
- 千里草人
- 2601字
- 2022-01-27 08:28:14
虢公忌父一聽就嚇慌了,把頭搖成了撥浪鼓,急道:“陛下,別嚇臣啊,鄭伯是因為國內太忙而已,過些天一定會來朝覲見陛下的。
再說,如果陛下任命臣為卿士的話,不但鄭伯對臣有意見,可能對于陛下也不利哦。臣告辭了。”
好家伙,居然來一個堅決辭讓!
聰明吶,虢公忌父深知,如果自己當了這官,不知什么時候死都不知道。這個年代誰敢惹那位強勢的鄭伯?自己還是乖乖地躲遠一點吧。
見虢公忌父這樣表演,周平王還真是郁了悶了,但隨即更令他郁悶的事接踵而來。
原來鄭莊公老早在周平王的身邊安插了情報人員,這是一個大國一個強國一個欲霸天下的諸侯慣用伎倆。
鄭莊公很快便得知天子有此意向,心里火氣上來:天子啊天子,想在背后對寡人玩陰?那就走著瞧!
凡大政治家,都可以當影帝的。鄭莊公也是一位作秀高手,還記得想當年他平定兄弟公子段之亂時的那場大哭嗎?
這一次,又可以淋漓盡致地展示自己高超的演技嘍。
他將國事交待完畢后,立即坐專車到周王室,不陰不陽地對周平王道:
“蒙陛下隆恩,臣父子掌握朝政已有兩代了。但臣自知才疏學淺,已經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了,實在有愧于王朝卿士一職。所以,今天臣來朝見陛下,專門請辭卿士職位。”
這話稍微有幾個腦細胞的人都聽得出來內在的意思:天子,既然你想要分奪寡人的權力,那干脆寡人不要了,看你敢不敢?
果然,周平王聽后大吃一驚,心想,難道上次與虢公的談話被這家伙知道了?人家哪是來還權啊,分明是現在找上門來問罪來了。
唉,這個小霸王咱哪惹得起哦。
于是,周平王只好陪著笑,道:“愛卿多心了,好多年沒見愛卿了,可知道予一人是多么地想念愛卿。
今天予一人見到了愛卿,是多么歡喜。誰想咱君臣二人一見面,愛卿便提出辭職,那怎么行呢?”
鄭莊公聽周平王這么說,干脆將話挑明了,冷冷道:“臣聽說陛下有意任命虢公為卿士,虢公的才能確實是臣的十倍,與其在其位不能盡其職,陛下還不如批準臣辭職吧。”
周平王無奈,也有點心虛,只好賠著笑臉對鄭莊公道:“愛卿歷代對王朝有大貢獻,特別是愛卿祖父、父親,為保王衛國、平定西戎之亂、擁立予一人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個卿士的位置,也就愛卿才能擔任,其他誰都不稱職的。予一人對愛卿一直以來是信任的,也希望愛卿相信予一人。
更何況,由于愛卿治國有方,予一人還要派太子到鄭國去學習考察。”
當時的太子是姬狐,鄭莊公一聽大吃一驚。派太子狐到鄭國去學習考察,幾個意思?
周平王的意思很明了:好了好了,你別多心,予一人現在將未來的天子派到你們鄭國去當人質,你總可以放心了吧?
這下輪到鄭莊公發愣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說著笑的。天子在朝廷之上說出這話,份量不輕哦,這使自己真的不好意思起來了。
自古至今,只有諸侯將世子送到王室作人質,絕對沒有天子將太子送到諸侯國里來當人質的事。
想想看,這哪是天子與地方行政長官之間的對話,分明是同等地位的人在談判了。
周平王竟然開了這個先河,也就是說,堂堂大周王朝天子周平王自己給自己降級了,降為與各諸侯國平等地位了。
想想看,既然你周天子可以與鄭國互換人質,那今后衛國曹國秦國晉國魯國等等大小諸侯,只要有實力,誰都可以這樣做!
鄭莊公知道這其中的份量,但他心念一動:確實需要給天子一個教訓,同時給全天下的諸侯看看,這就是鄭國!
他更想看看,自己獨掌朝政下,這個大周王朝還有哪些人是反對自己的,哪些人是支持自己的。
鄭莊公故意默然無語,朝中群臣一聽卻炸鍋了:讓太子到基層諸侯國那里做人質?陛下啊,您怕不是老糊涂了吧?
群臣紛紛表示不可,此舉實在太有損天子顏面。
鄭莊公雙目炯炯,看著群臣。
群臣也慢慢安靜下來,整個朝堂一片肅然。
終于,有一大臣出了一個主意:“陛下,臣以為,可以派太子赴鄭國,這是陛下為培養太子,特意安排下基層鍛煉學習。但鄭國應將世子送至王室為質,以示忠心。”
聰明吶,堂堂大周天子怎么可以派太子為人質?
雖然,實質上就是作為人質,以示周天子對鄭國的完全信任,但大家一開始便陷入到了這個太子為質的慣性思維里了。
太子去鄭國,剛才天子不是說了么,就是學習考察去的。只要把這個名義給抬高了,那就不失天子顏面!
另外,再提出讓鄭國世子來王室,這可不是學習考察培養鍛煉來著,這可是名符其實的作為人質,這就夠了。
一個是去學習的,一個是來當人質的。這樣一方面雙方互質互信的目的達到,另一方面,天子顏面也保住了。
群臣紛紛附議,周平王也頻頻點頭,鄭莊公則在心里偷偷笑了。
鄭莊公出班跪倒,裝作誠惶誠恐道:“陛下,既然群臣都要求如此,那這樣吧,臣回國后,即刻把世子送到王室來,以證臣之忠心。”
表面上,周平王算是為王室找回了點顏面。但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完全就是人質互換了。
從此,天子還有何威信?這就是春秋初期的周鄭互換人質事件。
鄭莊公回國,居然帶回了堂堂當朝太子狐!這讓整個鄭國對鄭莊公刮目相看,也讓全天下諸侯對鄭國心生畏懼之意!
天下之大,也唯有你鄭國敢這樣做了。
其實在諸侯國之間,因為要換取信任,或者互相牽制,互派人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天子與諸侯之間交換人質,周平王算是開了個前無古人的頭。
那周天子的號令是不必聽了的,大家一心一意搞自己諸侯國的發展吧。
從此,天下便從原來的以尊周天子為先,逐步演進到了擴充自己的實力為先。
周天子嘛,可有可無,就當傀儡吧。
鄭莊公也不敢怠慢,立即將世子忽送去了王室。
世子忽作為人質,這個人質在春秋時期到了異國他鄉,到底可以做什么,哪些不能做呢?
這與我們現在意義上的人質不一樣,現在意義上的人質,往往是被綁架了,被囚禁于某處,過著擔心害怕的日子,盼望著早日被解救或被贖回。
春秋時期的人質,一般都是國君之兄弟或兒子,有的甚至是國家的儲君,如鄭國世子忽。
人質只要做到不擅自離開所質之國,其地位還是相當不錯的。生活用度開支是不用愁的,而且是按其所在國的級別給予享受的,可以讀書,也可以習武,可以交友,可以結婚生子。
甚至俘虜,只要是貴族,被俘后也不是關在監獄里,只是在嚴格監視下享受著一定的經濟待遇。
如晉國大夫荀罃在泌地之役中被楚軍俘虜,在楚國整整呆了九年。這九年,楚王對他極具禮遇。
到了后來戰國時期的人質,便有些不一樣了。由于戰爭頻頻,互質之間的國家,也不再把人質的生命安全當成一回事,所質之子的待遇便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如秦國的秦莊襄王,即位前叫子楚,被派去趙國為質。后來秦趙之間相繼爆發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子楚甚至還面臨被趙國處決的危險。
子楚無奈只好想方設法逃離趙國,后在呂不韋的幫助下回到秦國,繼位為秦王,成就一番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