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憑子產一封信,居然能夠讓貪得無厭的晉國主動減免各國貢賦?
晉國中軍帥范匄雖然權力很大,但并不傻。
如果他私自答應,那就意味著晉國眼前利益大大損失。在權力斗爭最激烈的晉國,范匄暫時是不敢冒這個險的。
子產當然清楚晉國內部斗爭之事,所以,為了讓范匄至少答應鄭國的條件,他還備了一手。
就在這次鄭簡公與子西會見范匄時,鄭簡公向范匄提出了請求晉國出兵幫助鄭國討伐陳國。
“怎么又要動刀兵討伐別國?和平不是很好嗎?”范匄有些不高興。
子西對范匄道:“元帥有所不知啊,那個陳國一直以來便死心塌地跟著楚國。
上次敝國決定擁護貴國時,楚國立即便興兵進攻敝國。與楚國聯合舉兵的,便是那個陳國。
這些年,敝國不知被多少國家侵略過。但不管如何,那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事,不能連累老百姓。
但這個陳國實在太可恨了,他們的軍隊到過之處,不說占領城池燒毀民舍,他們居然將百姓用于取水的水井也都填掉了。
敝國的百姓可憐吶,他們都跑到都城來見寡君,強烈要求出兵討伐萬惡的陳國。
對敝國來講,一直是以老百姓利益為重的,總是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
這也正是敝國最終脫離楚國,加入以貴國為首的中原諸侯聯盟的緣故,敝國就是希望能夠借貴國強大的力量去討伐不義。
象陳國這樣的國家,難道不該討伐嗎?”
子西的這些話,正是子產教的。子產認為,晉國不會出兵,因為超級大國互相是不會輕易開戰的。
如果晉國討伐陳國,相當于晉國討伐楚國,縱觀晉楚之間的幾場戰事,只有楚國敢主動向晉國開戰。
而晉國作為諸侯盟主,能避免與楚國直接開戰就避開。這也是晉國總被人認為是忽悠派的緣故。
既然晉國不可能出兵幫鄭國討伐陳國,那鄭國為何要提這個要求?
子產是一位超級智慧的人,他認為,向晉國人提一個條件,晉國人一定會討價還價。
如果向晉國人提兩個條件,那晉國人極有可能答應一個!
鄭國最希望的,是晉國答應減免貢賦。至于后面的請求,那純粹是專門提出給晉國人拒絕的。
果然,在晉國后來召開的高級領導會議上,大家對幫助鄭國出兵討伐陳國一事予以了拒絕。
“那給予鄭國減免貢賦的事呢?人家非但親自納貢朝見,子產還把道理都講透了,依本帥看,這個就答應了鄭國吧。”范匄提出了意見。
是的,一點不給鄭國人面子,那真的太影響晉國的大國氣度了。
就這樣,鄭國便獲得了減免貢賦的待遇。
晉國不出兵,鄭國還是要出兵討伐陳國的。因為陳國確實是做得過分,確實在隨楚軍參加侵略鄭國的行動中,將鄭國許多房屋燒了,許多水井填了。
在子產看來,那是要了老百姓的命。為老百姓著想,確實是子產一心想要做的事。
但要修建那么多的房屋、重挖那么多的水井,確實是一筆數量不菲的開支。而鄭國國庫,已經因為戰爭消耗得差不多了。
誰干的,就叫誰負責!
子產和子展意見高度一致,其余四卿也大力擁護。就這樣,討伐陳國的決議就形成了。
正卿子展親自率軍,副帥子產對子展道:“欲攻陳國,必須閃電進攻,我們的軍隊打不起消耗戰,更不宜打圍城。
楚國離陳國近,一旦發現陳國被圍,必定來救,到時我們就會陷入苦戰中。”
“子產,你肯定有了計策,說吧,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子展對這位堂兄弟是非常信任的,而子產確實因其謀略出眾,令所有人信服。
“以參加晉國組織的多國部隊軍事演習為借口,調集軍馬,偷偷靠近陳國邊境,然后突然發起襲擊。陳國未設防,定可一舉拿下。”子產非常冷靜。
于是,七百乘戰車規模的鄭軍,在子展和子產的率領下,向陳國邊境開進。
“又要打仗了么?”老百姓看著部隊開過,指指點點。
“這是打仗的樣子嗎?軍隊久不訓練,必生惰劣。主公剛從晉國訪問回來,根據晉侯要求,鄭軍得參加晉國組織的大型軍事演習啊。”一名軍官高聲說。
“哦,是這樣啊,那我們就放心了。看看,我們鄭國的軍隊多威風啊。”老百姓紛紛傳揚著。
當然,老百姓中也有陳國楚國的情報工作人員。
陳國人沒有想到,這支兵力高達六萬多的鄭軍精銳,根本不是去參加什么晉國要求的聯合軍事演習。
就在那個天色最暗的黎明,經過一夜急行軍的鄭軍將士,在子展、子產的率領下,自陳國東北入境,悄悄包圍了陳國都城宛丘。
宛丘,即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不需要多余的準備了,因為鄭軍已經完成了一切準備,他們的攻城武器都是最新制造的。
而對于陳國人的仇恨,更是鄭兵士兵急欲傾瀉之時。
攻城立即開始了,宛丘毫無防備,大部分會呼吸的包括士大夫、兵士、百姓、牛和羊等等,都還在睡覺。
天剛放亮時,宛丘已經被突破了。
這是一場春秋戰場上難得的閃電戰,鄭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僅僅用了一個多點時辰,便全面攻破陳國都城宛丘。
鄭軍迅速攻入陳國后宮,而此時陳國國君陳哀公剛剛被急報驚醒,甚至未來得及換上他的朝服。
但鄭軍只是包圍了后宮,沒有一個人沖進來。侍衛再次來報告說,鄭軍兩位主帥親自守門,不讓鄭軍士兵進入宮內。
“快投降快投降,一切聽鄭國人的。”陳哀公命令道。然后,他走出宮門,見到了子展。
子展冷冷盯著陳哀公,陳哀公把頭低下去。唉,早知道如此,當年就不打鄭國了。
但陳國又有什么辦法呢?這是楚國人的命令。
鄭國人不敢去報復楚國人,只好來報復自己了。春秋江湖,各諸侯國之間,永遠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節奏。
子產來了,對陳哀公道:“君侯勿擔心,應百姓之求,敝國不得已前來向貴國收取一些費用,以補償先前被貴國破壞的房屋和水井的重建資財。”
一切都辦妥了嗎?
陳國國庫已經被搬空了,還有陳國宗廟里的那些祭祀用寶器,還有宛丘城里的糧草,還有陳國大量的戰車戰馬。
不許殺人,不許放火,不辱陳侯,不毀宗祠,吾等皆求財而來。鄭國,確實需要錢。
這可能是春秋史上最離奇的一場戰役了!鄭軍發起奇襲,在幾乎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就攻破了敵國首都,然后將敵國的財物都搬走,連俘虜都沒帶走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