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楚齊有隙(求收藏和追讀)
周赧王二年,公元前313年,秦欲伐齊,患齊、楚之從親,遣張儀離間之。
......
楚國,楚臣陳軫府中。
“先生可聽到了秦國張儀來訪的消息。”陳軫沏了一壺茶,倒入杯中遞給姜諾言。
姜諾言原本是未來的一個普通人,機緣巧合之下魂穿到了楚國一個酒館小伙計身上,又意外得到了楚國臣子陳軫的賞識,在陳府中作為門客。
既然上天給了姜諾言穿越的機會,他自然不甘心只是當一個門客。
當聽到張儀入楚的消息時,姜諾言意識到了這是一個讓他進入楚國官場的好機會。
他接過陳軫遞過來的茶,點頭稱謝,平靜地說道:
“張儀之輩,挑唆離間,欺騙諸國之人而已,此次來訪,必是為了離間齊楚兩國。”
此時的秦國,經歷的商鞅變法之后國力強盛,急于開疆擴土,這次的目標就是齊國。
因為此時諸侯都想阻止齊國吞并燕國,而且齊湣王田地剛剛即位,主少國疑。
此時攻打齊國,既能防止他吞燕,又能揚秦國之威,幫助秦國更好地“連橫”。
與齊國為盟友的楚國,也就成了秦國征戰路上一塊龐大的絆腳石,而張儀正在嘗試撬走這塊巨石。
陳軫皺了皺眉頭,說道:“楚齊兩家地勢相鄰,締有盟約,守望相助,孤立則必定導致力量衰弱,難道秦國是想攻伐齊國嗎?”
“正是,”姜諾言點頭認可,繼續說道:“大王自恃楚國強大,將齊國視為可有可無的盟友,若是秦國以重利誘惑,大王一定抵擋不住誘惑。”
陳軫笑了笑,不以為然:“大王明智,定不會為了珠寶美人放棄自己的盟國。”
“那如果秦國將數百里土地許諾給大王呢?”姜諾言喝了口手上的溫茶,加重語氣道。
楚懷王好大喜功,廣闊的疆域對他來說簡直是致命的誘惑,歷史上張儀就是以六百里地的空頭支票為餌,騙得楚國齊國盟約潰敗。
“若是秦國以數百里土地來換,也不是不行。”陳軫為難地說道,乖乖,六百里土地換誰不心動啊,以懷王的性子,一定會拋棄和齊國的盟約去換土地。
“若是秦國真的來換倒也值得,”姜諾言鄭重地放下茶杯,說道:“可問題在于張儀想要空手套白狼。”
“齊國力量不如秦國,一定會被秦國這頭惡狼撕下一塊肉,而楚國則是和狼做交易的農夫。”
“一頭狼剛撕下一塊肉,你卻想從他嘴里割下一塊,如果你是狼,你會愿意嗎?”
陳軫搖了搖頭,一言不發,低著頭雙手捧著茶杯思索。
見陳軫沉默不語,姜諾言繼續說道:
“想從狼嘴里割下肉不容易,更何況這頭狼有著能殺死人的實力,秦國從齊國咬下肉后,一定會違背盟約,重兵防守楚國。”
“更何況割地不是割肉,幾百里路,光是派遣將士換防都是一個月兩個月的事。”
“秦國收拾了齊國后,為什么要花幾個月的時間白白丟掉土地而不是派兵防守呢,難道一頭狼舍得給農民送肉嗎!”
陳軫恍然大悟,連忙向姜諾言道謝:“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頂,明日上朝,我一定稟告大王,讓張儀小兒的陰謀不攻自破。”
陳軫已經飄飄然起來了,自以為自己識破了張儀的陰謀后一定會得到楚懷王的賞識,連忙放下茶杯,樂呵呵地離開了。
姜諾言自然對結局一目了然,楚懷王剛愎自用,即使在陳軫闡明了其中利害后仍然選擇相信張儀。
最終齊國跟楚國盟約瓦解,反倒是秦國和齊國結為盟國。氣急攻心的懷王幾次發兵攻打秦國,都以失敗告終,不僅八萬楚軍命喪黃泉,還將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漢中郡拱手相讓,為王者之愚,莫過于此。
歷史這個東西很奇妙,有人一個小舉動能帶來大變化,有人殫精竭慮卻依舊無法改變歷史走向。
姜諾言如今身份太過卑微,無法最大程度利用自己的知識在這戰國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讓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提前。
“我得想個辦法,讓諸國王侯注意到我,最好讓我成為肱骨之臣,這樣才能將我所學所知作用于民。”
姜諾言作為未來來客,不僅對歷史略知一二,更掌握了其他關于社會本質和發展社會的知識,但他現在頗有錦衣夜行,明珠蒙塵之感。
若不是喝醉了酒指點江山時被楚臣陳軫賞識,邀為客卿,恐怕他現在還在苦于如何進入權力機構。
姜諾言默想,為自己定下第一個目標,最有可能實現自己抱負的三個國家。
第一是秦國,商鞅變法后,國力隱隱中壓過了楚國一頭,但如今張儀為相,姜諾言很難從這位奇人手中奪得大權。而且秦國的權利集中在秦王手上,狡兔死,走狗烹的事很常見。自己如果去秦國,就必須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第二是明面上最強的楚國,但是王侯太過剛愎自用,朝中又有世家爭權,為官當不易。
第三是趙國,正是趙武靈王當政,未來會進行胡服騎射的變法,或許在變法中姜諾言能有一席之地,但如今趙武靈王威望不足,姜諾言去了需要隱忍很長時間。
……
第二天,果然如姜諾言所言,張儀以六百里地為餌,誘楚懷王放棄與齊國的盟約。
懷王與群臣皆喜,唯有陳軫嘆氣,向懷王直言其中利弊,懷王不悅,堅持要和齊國斷絕盟約。
陳軫垂頭喪氣地回到府中,見到姜諾言正在收拾行李,著急地問道:
“先生這是何意,是要拋下我嗎。”
姜諾言嘆了口氣,凄凄地說道:“陳子都將要被大王拋棄了,我這一小小的門客還留在這里干什么呢。”
陳軫不解,同時對姜諾言的話感到渾身的不自在。
我明明是大王身邊的肱骨之臣,怎么就成棄子了?
但他想到姜諾言的確有幾分本領,今天朝堂上發生的事和他預料得絲毫不差,于是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姜諾言以手扶額,裝作悲痛的樣子,說道:“我已經聽說了朝堂上的事,陳子鶴立雞群,在大王和眾臣都高興時提出了建議,最后沒被大王采納。”
“是這樣的。”陳軫嘆了口氣說道。
姜諾言繼續說道:“陳子的意見,對于國家而言是一劑良藥,但對于群臣和大王而言卻是打在他們臉上的巴掌。”
“先不說群臣,就以大王那桀驁如火的性子,是聽不見直諫的,反而會因此記恨提出直諫的人。”
“更何況是在他國使者面前,大王就更要面子了,陳公當著張儀的面拂逆大王,無異于在告訴秦王:‘楚王不如臣子啊’。”
“這件事過后,即便陳子有再大的謀略,都不會得到采用了。”
“而我待在府中,也只會白白浪費陳子的俸祿,不如就此相忘于江湖,就此告辭。”
姜諾言背起收拾好的行囊,朝著門外走去。
離開家的那一刻,陳軫著急起來,快步上前拉住姜諾言的手,勸道:
“先生莫憂,我的力量固然弱小,但以先生之才,定可使大王迷途知返。”
“明日上朝,我當稟告大王,封你為官,大王知曉了你的才干,一定會將你的話視作金玉良言。”
姜諾言搖搖頭,表面上不為所動,大步朝著門外走去,其實心里頭早就樂開了花。
“侍衛,攔住先生!”陳軫徹底急了,不惜用強制手段將姜諾言留到府中。
你瞧,急了。
姜諾言暗喜,同時皺起眉頭,怒聲道:“陳公這是何意,我雖是一介草民,但也不想被人左右,你這樣折辱我,還不如給我個痛快!”
說完,姜諾言拔過侍衛的劍就要朝著自己脖子抹去。
陳軫慌了神,連忙奪過姜諾言手中的劍,道歉道:“是我魯莽了,還望先生勿要掛懷。”
他繼續說道:“我知先生胸有大才,可為一國棟梁,實在不忍先生就此隱沒。”
“明日上朝,先生與我一同進朝,我將向大王舉薦先生。”
“以先生之才,定可為大王重用。”
姜諾言,見對方已經讓步,說道:“陳公的好意,我已心領,但實在不愿讓陳公再添負擔。”
陳軫見姜諾言停下,進一步勸說姜諾言。
在幾個來回之后,姜諾言知道時機成熟,裝出為難的樣子答應了陳軫。
“陳子執意挽留,我豈能不從,還望您不要嫌棄我這吃白食的人。”
陳軫大喜,連忙命令侍女卸下姜諾言的包袱,將姜諾言請到了屋內。
陳軫與姜諾言相對而坐,一邊沏茶,一邊擔憂地問道:“先生可想出辦法讓大王迷途知返?”
姜諾言笑了笑,從跪坐的姿勢換成單腿盤坐,說道:“這并不難,只需要順從著大王的心意走就行了。”
“順從大王的心意?”陳軫并不責怪姜諾言不守禮法,卻對姜諾言的話十分在意,他為官這么多年,都不敢說能明了大王的心意,他一介草民哪來的膽子說能順從大王的心意?
姜諾言見陳軫眼神低迷,笑道:“陳公不用擔心,明日見到大王我自有辦法。”
陳軫嘆了口氣道:“現在也只能相信你了,大王一旦做出了決定,就不輕易回頭的啊。”
“但卻能夠轉彎。”姜諾言將冒著熱氣的茶倒入陳軫杯中,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