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咨詢者人生哲學概述

  • 心理咨詢
  • 彭飛編著
  • 5999字
  • 2022-01-19 17:06:12

咨詢者的價值觀

咨詢者的價值觀是指咨詢者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像這種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就是咨詢者的價值觀體系。咨詢者的價值觀和咨詢者的價值觀體系是決定咨詢者的行為的心理基礎。

咨詢者的價值觀的特點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咨詢者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但是,隨著人們的經濟地位的改變,以及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改變,這種咨詢者的價值觀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說咨詢者的價值觀也處于發展變化之中。

咨詢者的價值觀取決于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咨詢者的價值觀是如何取決于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呢?咨詢者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一個咨詢者所處的社會生產方式及其所處的經濟地位,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報刊、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觀點以及父母、老師、朋友和公眾名人的觀點與行為,對咨詢者的價值觀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這里,就不得不需要考察咨詢者的價值觀的影響效應:咨詢者的價值觀不僅影響個人的行為,還影響著群體行為和整個組織行為。在同一客觀條件下,對于同一個事物,由于咨詢者的價值觀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在同一個單位中,有的求助者注重工作成就,有的求助者看重金錢報酬,也有的求助者重視地位權力,這就是因為咨詢者的價值觀不同。同一個規章制度,如果兩個咨詢者的價值觀相反,那么就會采取完全相反的行為,將對組織目標的實現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

咨詢者的價值觀的類型:

1.理性咨詢者的價值觀:它是以知識和真理為中心的咨詢者的價值觀,具有理性價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得高于一切。

2.美的咨詢者的價值觀:它是以外形協調和勻稱為中心的咨詢者的價值觀,他們把美和協調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3.政治性咨詢者的價值觀:它是以權力地位為中心的咨詢者的價值觀,這一類型的人把權力和地位看得最有價值。

4.社會性咨詢者的價值觀:它是以群體和他人為中心的咨詢者的價值觀,把為群體、他人服務認為是最有價值的。

5.經濟性咨詢者的價值觀:它以有效和實惠為中心的咨詢者的價值觀,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實惠的就是最有價值的。

6.宗教性咨詢者的價值觀:它以信仰為中心的咨詢者的價值觀,認為信仰是人生最有價值的。

咨詢者不可能中立

首先,“咨詢者的價值中立”的方法論原則本身確實就蘊涵著一種咨詢者的價值觀。追溯“咨詢者的價值中立”原則的確立過程我們就會發現,它是從反對神學和思辨的形而上學出場的。任何標志性的口號往往不免是一種片面的深刻與矯枉過正?!白稍冋叩膬r值中立”原則的確立反襯的恰恰是現實中科學研究價值介入(value relevance)的無處不在,它反映的是科學一種意欲迅速與過去告別,確立自己地盤的急迫心情,表達的首先是一種態度和立場。作為一種自覺的規范立場,咨詢者的價值中立本來就是人們對待科學研究眾多態度中的一種。它在告訴人們應該怎么樣,而不應該怎么樣,這是地地道道的咨詢者的價值判斷。而且,在西方,咨詢者的價值中立原則的倡導者大多本身就是資本主義的辯護師。例如,馬克斯·韋伯就被人稱作是“資產階級咨詢者的價值觀的旗手”;以技術統治論延展咨詢者的價值中立原則的丹尼爾·貝爾所提出的“意識形態終結論”的本身就是一種維護資本主義現存秩序的意識形態。

其次,社會生活的日益理性化導致價值立場中性化的不可能。正如馬克斯·韋伯所論述的,現代社會是一個不斷合理化的社會,這種理性是一種工具理性,理性化因此也就表現為工具理性化,其重要表征就是科層官僚制度的確立。官僚制度“公事公辦”、“對事不對人”,司職者要做的就是謹遵咨詢者的價值中立的原則,“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哈貝馬斯更指出,社會合理化其實就是科學技術對人們生活世界(life world)的殖民化(colonization),即隨著制度的不斷精細、延展和技術的毛細作用,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日益變成與科學世界沒有區別了。這樣一來,作為科學研究方法論原則的咨詢者的價值中立被泛化也就不難理解了。尤其是當社會輿論以“科學”的名義鼓吹“祛魅”(disenchantment)的工具性技術和形式化的制度時,很多民眾也隨之認為,凡事保持自己的咨詢者的價值中立態度是現代有理性、有教養、公正、文明的表現,否則就不夠現代和時髦。就這樣,咨詢者的價值中立原則也憑借著科學研究方法的帝國主義行為殖民到人們的生活世界之中。

再次,咨詢者的價值判斷疲勞后的逃避也是咨詢者的價值判斷日益難以中立的重要原因。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交往的范圍空前擴大,交往密度也空前增大。網絡技術則即時呈現“超載”而真假難辨的信息。不同民族、地域、個體的文化和咨詢者的價值觀念相互碰撞和激蕩。身處現代社會,應對的是全面、立體、復雜、多變的價值關系,往往還來不及作出某種判斷,新的、更多的咨詢者的價值觀念又迎面而來!一切似乎都成了跳躍(hopping)、即時(just in time)的東西。在這樣的情境下,固守一種恒常的咨詢者的價值觀念有點像堂·吉訶德一樣不合時宜,而不斷修正自己的咨詢者的價值判斷則又力不從心。在“亂花漸欲迷人眼”之時,人們追求思維經濟的原則總是希冀著“快刀斬亂麻”式的解決方式,那就是咨詢者的價值判斷疲勞后對咨詢者的價值判斷權利的逃避——咨詢者的價值中立表面上具有了治療咨詢者的價值判斷疲勞的功能。

最后,自我中心導致對公共生活的冷漠。價值說到底是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一種意義關系,對于人生咨詢者的價值觀來說主要表現在處理自我與社會的關系上。其實,我們說現代社會中很多人放棄了咨詢者的咨詢者的價值判斷,并不是說他們不再關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而主要是說在關系到他人、集體,乃至整個人類利益的時候他們采取了“咨詢者的價值中立”的態度。一方面,由于以往人們對政治的過分關注導致的傷害使人矯枉過正地只注意“問題”(事實)而不談“主義”(價值);另一方面,市場經濟使得個人的“理性”只注意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淡漠了共同體的共同價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很多人對公共的事情,只要不直接涉及自己的利益,往往是堅持“不參與、不過問、不評論”的“三不”主義,本質上是自我中心主義。日益盛行的自我中心主義成為了咨詢者的價值中立原則的心理內應。

咨詢者怎樣進行價值判斷

咨詢行為是人類自覺地、能動地、有目的地認識自身,有效控制心理疾病,以增進人類健康和幸福為目標的系統活動。這種咨詢行為具有兩重性,它即可以造福于人類,治療、控制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心理疾病,也可以由于咨詢缺陷或咨詢成果的濫用而破壞人類文明。因而,咨詢行為在本質上具有倫理屬性。對于這種倫理屬性有必要在價值上進行估量和預測,并在此基礎上做出價值判斷、選擇和評價,用以影響行為主體目前的或今后的價值定向和價值追求,使咨詢行為符合先進的價值觀、價值觀的要求。

(一)咨詢行為的倫理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咨詢行為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一般意義上的生理性需要,而是高層次上的社會的、精神的需要。這是因為高尚的咨詢行為強化了求助者的自尊心、自信心、被尊重感和歸屬感,在咨詢者—求助者間形成了新型的同志式關系。只有尊重求助者的人格、個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其在心身方面得到滿足。求助者才能體會到生命的價值,另一方面,咨詢者只有在實現求助者價值的同時,才能真正體會到咨詢者職業的崇高,實現自己的價值追求。我們知道,影響咨詢行為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觀方面的,如動機、心理學觀、價值觀;有客觀方面的,如臨床表現、化驗結果、咨詢技術,甚至經濟負擔能力;也有主客觀方面的臨床經驗等。要在眾多復雜因素中選擇,必須借助價值的理性形式——價值原則。種種咨詢行為根源于兩種最基本的選擇:一是以社會利益和有利于人類生存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二是以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兩種不同的選擇形成了兩種基本的價值原則,即集體主義價值原則和個人主義價值原則。

(二)咨詢行為的價值判斷原則

咨詢行為是否價值是通過價值判斷來把握的。咨詢行為的價值判斷是對咨詢者的行為及后果所作的善惡褒貶的價值評判,它既是價值認識活動的結果,也是我們用以調整咨詢成果應用于人類社會的偏差,保證咨詢行為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的重要形式。然而,價值判斷標準并沒有解決價值評價的全部問題,在咨詢行為價值、價值標準與實際問題之間還存在一段距離,即我們依據哪些原則對咨詢行為的價值做出準確的評價。

1.發展的原則

心理學體制改革和心理學的進步,必然會引起咨詢行為準則的變化,促進咨詢者的價值判斷的發展。發展原則的核心是:人們的咨詢者的價值判斷觀只有隨時代發展,才能對咨詢實踐中的價值現象做出正確的評價;對先進的咨詢行為只有用先進的咨詢者的價值判斷觀,才可能對其價值做出全面的判斷。用舊的、落后的咨詢者的價值判斷觀去衡量、評價新的咨詢行為是不可能得出正確結論的。例如,對試管嬰兒的價值評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試管嬰兒的產生,是人類在心理學科學上的一個重大突破,它說明人類已擁有控制自身生殖過程的初步能力,這是一種進步。但也有人認為,用人的胚胎做實驗是極不道德的,并呼吁馬上停止做這樣的實驗。這種價值觀顯然還沒有沖破對生殖問題的傳統觀念和神秘感,同時,把試管嬰兒本身可能帶來的價值問題與某些人濫用這一成果的產生的價值問題混淆了。

2.系統的原則

社會關系的多層次決定了價值結構的多層次。如果價值是一個龐大的系統,那么咨詢者的價值判斷是這一系統中很受人注意的子系統。后者除了與整個價值系統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外,本身還是一個動態的多層次的立體結構,也就是它除了承擔整個價值系統對自身的影響并做出相應的反應外,它內部還有多層次的價值結構制約這種反應。這種結構從最高要求到最低要求依次是:咨詢行為的基本準則。正因為咨詢者的價值片斷具有多層次性,我們在評價咨詢行為的價值時,就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某一價值層次上,而應該根據咨詢者的價值判斷結構制定出系統的咨詢者的價值判斷評價指標,每一指標又要反映揭示出來的咨詢行為各側面、各層次的價值特征。這樣,不僅能較全面地評價咨詢行為的價值,而且使這一評價實現定量化成為可能。

3.技術性與倫理性統一的原則

咨詢行為包括診斷、治療以及執行過程的態度、情感和意志,前者在實施過程中,主要依靠咨詢技術和求助者病理、生理、心理的變化,是咨詢行為技術性的表現;后者更直接地表現了咨詢者的價值觀,反映了咨詢者—求助者之間那種微妙的利益關系即咨詢行為的倫理性。將咨詢行為的技術性與倫理性統一起來,是全面判斷咨詢行為價值的重要原則。

第一,價值的咨詢行為包括技術合理性和倫理合理性兩方面。是兩者矛盾運動的統一體,先進的咨詢技術是咨詢行為具有倫理性的基礎,具有倫理性的咨詢行為又是充分發揮咨詢技術的前提。兩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賴。

第二,咨詢技術的選擇不能代替倫理的選擇。咨詢技術告訴我們的僅僅是不能做什么或能夠做什么的技術性規則。如,咨詢經驗告訴我們,目前治療手段主要有化療、手術、放療、免疫等方法,但并沒有指示我們應該在這些方法中作何取舍,或綜合治療,或手術,或其他。價值觀常常支配我們的取舍。另外,某些先進的咨詢行為或結果并非都是人們所能接受的。如人工授精是使男性不育癥求助者獲得子女的先進方法,如果人工授精是在未征得“受術夫妻”的充分理解和合作的情況下進行的,那么,倫理的選擇和咨詢技術選擇顯然不是一回事。

第三,對咨詢行為進行價值判斷,有指標評價和倫理估價兩種方法。每種心理疾病幾乎都制定了診斷指標和療效指標,這些指標能反映心理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效果程度,有些指標,如死亡率、治愈率等,能綜合地反映某醫院、科室、個人的咨詢水平。這種客觀的方法,屬指標評價范圍,但這種方法不能反映咨詢行為的全過程,還需要能反映咨詢者——求助者關系的倫理估價進行補充。

4.動機與效果統一的原則

對咨詢行為進行價值評價,僅僅依據咨詢者的行為或效果,都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我們應該堅持動機與效果統一的原則。

在動機確定前咨詢行為就包含著對一定效果的追求,如果動機不指向一定的目的或預期的效果,不僅咨詢行為無從談起,而且動機本身也無從產生。

結果對動機是一種客觀的檢驗和判斷。善的動機如果結出惡果,那么咨詢者即使當初出于善良的動機,也應該對不良后果負道義上的責任。如用慶大霉素治療小兒肺炎,顯然很快控制了病情,卻導致患兒耳聾,這種善的動機帶來的惡果,咨詢者應負價值責任。上述四條原則是全面地、系統地、準確地評價咨詢行為必須堅持的原則。是價值、價值標準通向具體化的橋梁,它們之間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三)咨詢者的價值責任價值觀

我們在追求咨詢的正效果的同時,咨詢的負效果也不容忽視。在咨詢行為偏離了正確的技術性和倫理性而導致的咨詢效果面前,咨詢者是否應盡自己的價值責任以及如何盡到這種責任呢?

要求每個咨詢者深刻認識到咨詢行為的二重性,辯證地看待心理學的發展。心理學發展越快,治療心理疾病的手段越多,而每一手段又必然帶來一系列的負效果。在異體器官移植手術后,為了減輕排斥作用,必須用免疫抑制劑。機體免疫機能降低的結果,勢必又帶來機體易受細菌、病毒感染的負效果。但當我們能解決這些負效果時,心理學又前進了一步。我們面臨的問題不只局限于這些。從整體上講,咨詢行為存在極大的盲目性和自發性,如開大處方、人情方,重復過度地使用檢查,對計劃生育手術不講禁忌證等。這些逃避責任的傾向不僅不利于有限的醫藥資源的合理應用,也不利于咨詢技術的精益求精,而且加大了咨詢負效果發生的機會。

要求咨詢者對咨詢行為負道義上、良心上的責任,并對已產生的咨詢負效果、咨詢事故采取積極控制和補救的態度,不要因咨詢負效果產生的必然性而延誤病情。

那么,咨詢者如何擔當起這種社會責任和價值義務呢?這可以通過社會輿論和內在信念來影響咨詢行為。

社會輿論是一種社會評價系統,也是一種客觀的精神力量,它表現為社會對人類行為,如咨詢行為的贊揚或譴責。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盡管個人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并不總是吻合的,然而新的、先進的咨詢行為一般受社會輿論的贊揚,舊的、落后的咨詢行為常常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

內心信念是一種自我評價系統,是一種內省的價值力量。咨詢者的內心信念是對咨詢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內在力量。在正確的內心信念的支配下,一方面,咨詢者會因為自己的行為后果給社會、求助者帶來積極的影響,為自己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價值義務而感到一種精神滿足;另一方面,咨詢者也會為自己的行為后果給社會、求助者帶來了消極的影響,認為沒有履行咨詢者的社會責任和價值義務而感到一種良心上的不安和自責,并努力避免再發生類似的后果。

總之,全面地、系統地、準確地對咨詢行為進行價值判斷是實現咨詢者的價值判斷職能的重要杠桿,是使咨詢行為向獲取最大社會效益方向發展的一種無形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是法律無法替代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个旧市| 松阳县| 永嘉县| 津南区| 秦皇岛市| 周至县| 正蓝旗| 九寨沟县| 龙里县| 永城市| 白银市| 江阴市| 钟山县| 句容市| 新竹县| 缙云县| 拜城县| 南宁市| 天祝| 林州市| 中超| 建湖县| 滨州市| 垫江县| 丹阳市| 香港 | 普宁市| 呼玛县| 贡嘎县| 蒲江县| 华容县| 锦屏县| 射洪县| 岑巩县| 宜都市| 吉安市| 萍乡市| 陈巴尔虎旗| 乐安县| 汉寿县|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