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行的邏輯:商業模式的顛覆與重構
- 樓新平
- 1193字
- 2022-01-12 11:10:27
第一章
錢袋子決定槍桿子
——霸主地位的幕后推動者
金融“潛伏者”
誰才是看透了這個世界商業本質的人?
資源配置者。
誰才是資源配置者?
具備投行思維者、運用投行邏輯者。
政治家沒錢,但可以利用權力,整合國家甚至全球的資源;資本家缺乏資源,卻可以利用手中的資本,撬動資源,金權天下;企業家沒有資金,但可以借助融資或支配他人的資源做大做強自己的企業。
從這個角度講,是否擁有投行思維,決定了你能夠支配多少資源,取得多大成就,擁有多大能量。
投行思維&“互聯網+”思維
在“互聯網+”這個詞匯高頻次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的同時,“互聯網+”思維似乎成了主導人們生活的遙控器。與前期的平臺競爭截然不同的是,企業之間開始比拼規模和開放度,比拼業務層面,比拼企業生態系統,比拼物種的豐富度和依賴度,比拼用戶體驗,比拼資源配置的能力。
歸根結底,企業在逐漸脫離傳統的運營模式,開始不斷嘗試創新,而這一切,都要從高屋建瓴的角度去設計和操作,似乎僅僅用“互聯網+”思維難以更全面、更立體、更高層面地掌握其內在本質。
那么,何為投行思維?
投行思維是一種多維度的商業智慧,其本質是基于對商業資本核心屬性的極致洞察,將各種有形與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及使用權、抵押權、租賃權、分紅權等其他全部衍生的可支配的權益,進行深度的價值發現,挖掘其中被忽視或低估的價值洼地,并通過金融手段將資產的各種權益進行契約映射,使其轉化為可高度流動的形態,以快速進行合約式及份額式的虛擬化交易,表現為卓越的商業模式重構與內外部資源重組的支配能力,并最終實現資產的高效增值與所有者權益的極度最大化。
說得直白些,投行思維就是通過對商業活動核心的本質洞察,在行業和產業鏈中,將有形和無形的資源重新配置,使所有的交易環節資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參與商業活動鏈條上各環節的利益分配最大化。
投行思維的核心應用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把企業當產品來做。
第二,企業總資產回報率最大。
第三,貨幣使用效益最大化。
投行思維,一個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高大上的名詞,然而,現實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這只看不見的手的操縱下,分配著我們有限的資源、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收益。如果我們遠離投行思維,就意味著我們放棄競爭,就意味著我們遠離這個世界僅剩的資源,意味著我們被這個商業世界逐漸邊緣化……
通常,具備投行思維、運用投行邏輯的人,往往可以將各種宏觀資源引向最有配置效率的地方。但需要注意的是,擁有投行思維的人通常也是常人眼中的“精明者”,他們最擅長的事情是合理運用資源,以四兩撥千斤之力,使商業活動各環節獲得最大效益。投行思維打破企業思維界限,讓企業家以更先進的思想、更寬闊的視野經營企業,幫助企業家以全局的視野,尋找包括營銷、管理、商業模式在內的經營哲學,建立企業合理的生態系統,運用資本的力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風險,讓企業實現高速增長。美國,就是在投行思維引領下迅速成長起來的最好的佐證。它是一個國家,更是一個成功運用投行思維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