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三晉文化——酸不溜溜就是我(2)

從三晉歷史的源流、發(fā)展和延伸、繼承關系看,“關公文化”是“女媧文化”、“三晉文化”精神的升華和結晶,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集中、光輝體現(xiàn)。在中國封建社會廣大民眾的心中,懷有“安黎庶,濟蒼生”政治理想、獻身于“桃園集團”的正義事業(yè)、集“忠、義、勇”精神于一身、具有“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高尚道德的英雄人物關公,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和形象化身。關公的神格化,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需要的產物;是中國古代社會民眾心理需求的產物;是歷史發(fā)展的滾滾洪流大浪淘沙、結晶升華的結果。

在關公身上得到集中體現(xiàn)的“忠、義、勇”光輝精神,對中華民族的文明和進步,起到了垂范千秋的重大作用。關公以自己身體力行的光輝行為,把“儒家”的理想、學說體現(xiàn)到自己和人生實踐當中,為中華民族的后世子孫樹立了一個值得敬仰、效法的楷模。

山西商人崇信尚義,名揚四海,晉幫商人中有許多深孚眾望的商家“舞弊情事,百年不遇”。這都是受到了“關公”義勇精神的影響。遍布全國各地的“晉商會館”,幾乎都是“武圣”偶像的“關帝廟”和山西商人同居一宅,在這里,整年累月流離他鄉(xiāng)的山西商賈,以虔誠的心理供奉關公;以自己的行動力踐“信義”諾言;以正當?shù)氖侄乌A利生財;以光明的手段公平競爭、發(fā)展;以手足之情幫助處于困境的同行兄弟……以“關公精神”為楷模的古代山西商賈,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了獨特的“晉商文化”,中華民族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fā)展進步,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在“晉商文化”的影響下,不少分布在海外各國的“中華會館”,也效法修建成“關帝廟”的形式,成為令世人矚目、贊嘆的海外中華文化的一大景觀。也正由于山西商人在經商實踐中奉行崇信重義的職業(yè)道德和遵守公平競爭的市場規(guī)則,成績卓著,而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

可以說:關公廟貌滿天下;信義美德佐晉商;《義勇》悲歌動天地,關公精神壯中華。

四、三晉名人畫廊

山西有燦爛的文化,山西在歷史上出過許多人才。

重耳(前697~前628)初因晉室內亂被迫流亡19年。62歲返晉,銳意改革,晉國實力大增。城濮之戰(zhàn)大敗楚軍后,會盟諸侯于踐土(今河南滎陽東北),為春秋五霸第二位霸主。

李悝魏國人(前455~前395年)戰(zhàn)國法家之始祖。魏文侯時為相,在魏推行變法,創(chuàng)立封建法制,使魏成為戰(zhàn)國初期強國之一。所著《法經》成為秦以后法律的藍本。韓國人申不害,是法家“術”派始祖,慎到是“勢”派始祖,韓非子(韓國人)綜合三家集法家大成。

張儀魏國人(今山西萬榮縣)(?~前310年)縱橫家,初期游說諸國,后入秦。曾以獻商于(今陜西商縣至河南內鄉(xiāng)一帶)之地六百里為誘餌,破壞齊楚聯(lián)盟,使秦乘機奪楚漢中(今陜西南部漢中盆地)之地。秦武王即位,入魏為相,不久病死。

荀況趙國人(約前313~前238年)即荀子,儒家八派首領之一,主性惡說。曾在齊稷下(今山東臨淄西北)講學,三任祭酒。到燕游歷,去秦考察政治,晚年任楚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zhèn))令,著書終老于此。李斯、韓非都是他的學生。其學術源于儒家,但又吸取各家之長,是先秦唯物主義的集大成者。

關羽河東解州人(?~219年)三國時蜀漢名將,受封漢壽亭侯。為劉備鎮(zhèn)守荊州,兵敗被殺。為人忠義,事跡為后人推崇神化,影響民俗至深。

王勃絳州龍門人(650~676年)初唐四杰之冠。在他27年的短暫生命中,遭遇坎坷,懷才不遇,但其即席所賦的《滕王閣序》歷代傳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詩句千百年一直膾炙人口。

武則天并州文水人(624~705年)中國惟一的女皇帝。14歲入宮,初事唐太宗為才人。31歲時為高宗皇后,66歲時稱帝改唐建周。實際執(zhí)政的近半個世紀中,農業(yè)和手工業(yè)都得到較大的發(fā)展,人口不斷增加,對祖國統(tǒng)一也做出了積極貢獻。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

王維山西永濟人(701~761年)別號“詩佛”。唐開元進士,曾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因對李林甫擅權不滿,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安史之亂后,避世隱居,拜佛念經。其作品主要是田園山水詩,大多吟詠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藝術上頗見功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兼通音樂、繪畫。有《王右丞集》。

柳宗元山西永濟人(773~819年)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柳河東。永貞革新時積極參與,失敗后貶永州司馬,后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曾提出“文以載道”、“輔物及時”,提倡文章為刷新政治、補救時弊服務,與韓愈同倡古文運動,并稱“韓柳”。他存世的400多篇散文,文筆生動,思想性強,說理透徹,有很高的成就,又工詩,風格清峭。學問廣博,儒、道、佛不研究,哲學上屬樸素唯物主義,有《天說》、《天對》等論著。

白居易祖籍太原(772~846年)年晚唐著名詩人。晚年寓居洛陽香山,號香山居士。其詩大多反映社會現(xiàn)實,在藝術上具有形象生動、純樸自然、通俗曉暢的獨特風格。與元稹同倡新樂府運動,并稱“元白”。其作品以組詩《新樂府》和《秦中吟》為代表,《長恨歌》和《琵琶行》為傳世名篇。

楊業(yè)河曲一帶人(?~986年)北宋抗遼名將。曾以輕兵擊敗遼十萬大軍于雁門,被遼軍譽為“楊無敵”。宋二次北伐時,任西路軍副統(tǒng)師,曾收復云、應、寰、朔四州,后因東路軍兵敗,被迫撤退。由于統(tǒng)帥潘美指揮錯誤,他陷于孤軍作戰(zhàn),重傷被俘,拒不降遼,絕食三日亡。其夫人及子孫在以后的抗遼戰(zhàn)爭中都立下赫赫戰(zhàn)功,后人把他們的事跡演義成故事、評書等,廣為傳唱。

司馬光山西聞喜縣涑水鄉(xiāng)人(1019~1086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學家。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退居洛陽,奉命設居專事修史,邀集范圍禹、劉恕、劉侵入等主要助手,歷時19年書成,神宗賜名《資治通鑒》,為我國第一部分編年體通史。哲宗繼位后,入朝掌政,廢新法、復舊制,任相八年病死,封溫國公,謚文正。

關漢卿山西解州人生于金末,卒于元杰出的戲劇家,元雜劇的奠基人。他長期生活在大都(今北京)下層人民中間,一生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而且有豐富的舞臺經驗。比莎士比亞早兩個世紀,作品比莎氏多一倍。留傳下來的《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195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

羅貫中太原清徐人(約1330~約1440年)元末明初杰出的戲曲、小說作家。成年后離鄉(xiāng)外出漫游,曾入張士誠幕府。一生創(chuàng)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全傳》、《隋唐兩朝全傳》、《殘?zhí)莆宕费輦鳌贰ⅰ斗蹔y樓全傳》等長篇小說,《趙太祖龍虎風云會》等劇本。他的小說作品,開拓和確立了中國古代白話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體制,使“小說”登上大雅之堂,成為與詩、詞、散文等雅文學形式并駕齊驅的重要一翼。

楊深秀山西聞喜縣人(1849~1898年)清末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光緒進士。博學多識。梁啟超稱他為“山西通儒”。其為官剛正清廉。甲午之恥,促使他走上變法維新之路。發(fā)起關學會,以言官身份屢請變法。新法失敗的前夕拒絕出走,在獄中寫道:“久拼生死一毛輕,臣罪偏由積毀成”,“縲紲到今終不怒,未知誰復請長纓”,慷慨赴死。

劉胡蘭文水縣云周西村人(1932~1947年)8歲時就為八路軍站崗放哨,13歲擔任村婦救會秘書,14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十分惡劣的環(huán)境下從事地下工作。1947年劉胡蘭為救助群眾遭閻匪軍逮捕。在敵人威逼利誘目睹六位同志被殘酷屠殺時,給敵人以響亮的回答:“怕死不當共產黨員!”,最后在敵人的鍘刀下壯烈犧牲。毛澤東題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五、酸不溜溜就是我

曾于19世紀幾度來華的德國地質學家李?;舴以谥袊眯泻蟮贸鲞@樣的結論:“越住山區(qū)的人越清潔,秩序也越好,隨之而來的性格也越來越善良了。從西安到嘉陵江流域,山中居民舉止平靜,而平原居民絕對不會這樣?!倍轿魅苏沁@樣樸質厚道的山民。

山西人的“土”在國內是“有口皆碑”的。穿著上,藍衣黑褲為主色調,頭上扎著的白羊肚毛巾,被看做是陜晉人的象征。

他們在飲食上不講究,不求奢侈,但求溫飽。住的是土窯洞,吃的是土豆、粉條、面食和雜糧,除了主食刀削面外,似乎找不到第二個山西名吃。在晉南,家常飯菜是饃饃、豬肉白菜、炒雞蛋、油辣椒,晉北則是莜面、面條、酸飯、大燴菜。節(jié)省的錢一為蓋房,二為娶媳婦。“山東人好存糧,山西人好蓋房”,他們有存錢儲糧的傳統(tǒng)。據調查統(tǒng)計,1922年山西城鎮(zhèn)居民和農為人均生活收入分別只有1302元和493元,在全國排名第28位和22位,而人均儲蓄卻達1200元,在全國排名第八。

究其原因,山西是個十年九旱之地,豐少歉多,經濟來源少,只有勤儉持家,均衡調劑,方能養(yǎng)家糊口,維持生計,傳宗接代。盡管今天山西農業(yè)的生活水平已經大大提高了,但他們仍然保持著儲備兩至三年糧的習慣。

有人調侃說:“山西人能不‘土氣’嗎?能不‘窮酸’、‘細酸’嗎?這恐怕與山西人愛吃醋有關?!?

山西人和醋有著深厚友情。山西做醋的歷史大約有3O00年之久。北魏賈思勰在其名著《齊民要術》中總結的22種制醋法,有人考證認為就是山西人的釀造法。其中“作米酢法”便是“山西老陳醋”的釀制方法。到了清初順治年間,介休出了一位“醋仙”,名叫王來福,他在清徐城關開辦了一個“美和居”醋坊,又在白醋的基礎上增加了熏醋工藝,大膽地改革、創(chuàng)新,“冬撈冰,夏伏曬”,終于創(chuàng)出了山西“老陳醋”名牌,使老陳醋一舉名列中國四大名醋之首。

作為醋的故鄉(xiāng),在民間至今有做醋的遺風。如果您到山西的鄉(xiāng)村僻壤盛夏一游,你會發(fā)現(xiàn),老鄉(xiāng)們在烈日之下。放一口麻紙悶著的大缸,在用“老醯兒”(制醋的醴子)曬醋,而且醋缸需不斷地搬動,因為醋缸要跟著“爺爺”(太陽)走??吹酱饲榇司?,過去山西“家家有醋缸,人人當醋匠”的場景定會躍然眼前。確實山西是制醋的大本營,現(xiàn)在全省有100多家醋廠,每年產醋6萬多噸。國內市場上賣出10瓶醋,其中至少有一瓶是山西生產的。山西不僅醋的產量大,而且品種多,比如有老陳醋、名特醋、雙醋、陳醋、特醋、晉醋、味醋、熏醋等。就是同一品種的醋,根據使用原料和生。產工藝的不同,又可分出各種各樣的品種類別,真可謂琳瑯滿目,各具特色。醋還漂洋過海。美國霍普金斯大學一位華裔教授每年回國總要帶幾瓶山西陳醋,并津津樂道地向外國朋友介紹它的迷人之處,結果使許多美國朋友也喜歡上了山西老醋。

人說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醋更香。山西人善制醋,是因為山西人愛吃醋,而山西人愛吃醋也真可稱為全國之最。一個太原人一年吃的醋,夠一個北京人吃兩年的,夠一個天津人吃上三年半的。有人說當年閻錫山的兵打了敗仗,寧肯繳槍也不愿交了醋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阳原县| 柘城县| 拉萨市| 巴南区| 栾城县| 清水河县| 滨州市| 团风县| 五指山市| 永顺县| 湄潭县| 兴义市| 鹤山市| 陆丰市| 浦县| 江口县| 宣汉县| 东兴市| 梁山县| 辉南县| 南皮县| 仲巴县| 涪陵区| 卓资县| 水富县| 闸北区| 陇西县| 怀远县| 绥中县| 澄城县| 平度市| 梁平县| 泰兴市| 林周县| 乌兰浩特市| 崇礼县| 霞浦县| 邢台县| 宜川县|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