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小才子遇上大元老
- 生死風云張靈甫
- 鄭明武
- 686字
- 2021-12-30 16:49:19
父親的這一關過了,接下來就是考試這一關了。考試,對于張靈甫來說太容易了。中學畢業后,他輕松地考入了陜西省立師范學校。
單從“師范學校”這4個字來看,這似乎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學校,實際上并非如此。這所學校的前身是關中書院,曾是清朝全國四大書院之一。根據新制改為師范學校后,它成為當時西北五省的最高學府。
西北五省的青年才俊盡匯于此,張靈甫并沒有感到有太大壓力。在這里,他的學習成績依然優秀,他依然能夠抽出很多時間練習書法。此時,他已經不滿足在屋里臨摹字帖了,開始對長安城內文廟碑林上的字產生了興趣。
碑林藏國寶,書院育人杰。師范學校與西安文廟遙遙相對,于是文廟內聞名天下的碑林,自然也就成為了張靈甫經常光顧之地。
當時,張靈甫對清代書法家何紹基的字非常感興趣。何紹基是碑派書法的開創者,風格自成一體。受何紹基影響,張靈甫的字進步很快。
張靈甫在書法上的成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于右任。于右任,早年就加入同盟會,是國民黨元老級人物,長年在國民黨高層擔任要職。同時,于右任也是陜西人,還是中國近代大書法家。更巧的是,于右任也是以研究碑字起家的,同樣是何紹基的仰慕者。
當時,于右任回到陜西,領導靖國軍討逆。一次,于右任到師范學校視察,碰巧看到了張靈甫寫的字。于右任大為驚訝,就讓人喊來了張靈甫。
只有十幾歲的張靈甫,在于右任這個“高官”和諸多校領導面前,絲毫不怯場,當場研墨揮毫。于右任對張靈甫的字非常滿意,連聲稱贊:“好字!好字!”
就這樣,張靈甫和于右任結成了忘年交。幾年之后,當張靈甫走到人生的一個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于右任為張靈甫提供了幫助,進而影響了張靈甫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