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檢復總說上
- 洗冤集錄(謙德國學文庫)
- (宋)宋慈
- 3537字
- 2021-12-08 15:10:23
題解
檢驗官除了具備應有的檢驗知識和方法外,還必須遵守檢驗的法令法規,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風。本節就是對檢驗官應有檢驗知識和方法之外的一些規定:趕往現場要及時,不得騷擾鄉民;嚴守工作紀律,不得單獨外出,泄露檢驗機密;遇有住宿,為了避免嫌疑不能住在與兇手有血緣關系的親戚家;到達現場要訊問周圍鄰居以及見證人,了解案情:對于家屬的請求和供詞,要慎之又慎,以防家屬被買通串供;要及時收繳兇器,比對傷痕大小;檢驗尸體時要細察案發現場,仔細認真,不得放過任何細節。
然而本節提到在接到檢驗任務后,不得接見附近的官員、秀才、道士、和尚等,以防被他們欺詐這一條與書中多次提到的檢驗官應多方體察探訪、了解案情的規定相矛盾。
凡驗官多是差廳子、虞候[1],或以親隨[2]作公人、家人名目前去,追集[3]鄰人、保伍[4],呼為先牌,打路排保,打草踏路[5],先馳看尸之類,皆是搔擾鄉眾。此害最深,切須戒忌。
注釋
[1]廳子、虞侯:官府雇傭的差役和軍校。
[2]親隨:親信,隨從。
[3]追集:召集。
[4]保伍:保甲,保長。宋朝政府為了便于管理底層民眾,把五戶、十戶編作一個單位,稱為“伍”“什”。
[5]打路排保、打草踏路:宋代驗尸,在驗尸官到達尸體現場前有許多布置工作,需要先派人準備。打路排保和打草踏路就是所要做的準備工作之一,意思是檢驗官到達尸體現場前先要安排人領路,并要把路鋪草填平。
譯文
凡驗尸官驗尸多先派出軍卒、差役,或是帶上侍從、家丁,然后召集鄰人、保長,叫他們作為前導,為自己鋪草開路,先行察看尸體之類,都是騷擾鄉民的行為。這樣的危害最大,一定要嚴加禁戒。
凡檢驗承牒[1]之后,不可接見在近[2]官員、秀才、術人[3]、僧道,以防奸欺,及招詞訴[4]。仍未得鑿定[5]日時于牒。前到地頭約度程限[6],方可書鑿,庶免稽遲[7]。仍約束行吏[8]等人,不得少離官員,恐有乞覓[9]。遇夜行吏須要勒令[10]供狀[11],方可止宿。
注釋
[1]承牒:接受公文,即接受任務的意思。
[2]在近:本地。在近官員,即本地官員。
[3]術人:以占卜、觀星象、煉丹、降妖為職業的人,俗稱“江湖術士”。
[4]詞訴:訴訟。
[5]鑿定:確定。
[6]約度程限:估計路程。約度:估計。程限:距離,路程。
[7]稽遲:耽擱,延遲。
[8]行吏:仵作和書吏。
[9]乞覓:討取,索取,這里指索賄。
[10]勒令:命令,強令。
[11]供狀:字據,文書。
譯文
凡驗尸官接到公文之后,不可接見本地的官員、秀才、江湖術士、和尚道士,以防被他們欺詐及招惹訴訟。如果驗尸公文沒有寫明檢驗時間的,應該先到案發現場,約估路程遠近及往返時間,然后填寫到公文上,以免延誤。并且約束仵作、仆役等人員,不得讓他們擅自離開,防止發生索賄行為。遇到夜間,必須命令仵作、仆役作出書面保證,方可在外留宿。
凡承牒檢驗,須要行兇人隨行,差土著[1]有家累田產、無過犯[2]節級、教頭[3]、部押[4]公人看管。如到地頭,勒令行兇人當面,對尸仔細檢喝[5],勒行人、公吏對眾鄰保[6]當面供狀。不可下司,恐有過度走弄之弊。如未獲行兇人,以鄰保為眾證。所有尸帳,初、復官不可漏露。仍須是躬親詣[7]尸首地頭,監行人檢喝,免致出脫[8]重傷處。
注釋
[1]土著:當地人或當地官員。
[2]無過犯:以往沒有犯罪記錄。
[3]節級、教頭:軍卒、軍校,都屬于宋代低級武官。
[4]部押:率領,帶領。
[5]檢喝:在宋代,驗尸者要在尸體現場把檢驗情況當著眾人的面唱報出來,由書吏當場記錄,叫做檢喝。
[6]鄰保:鄰居和保長。
[7]詣:到。
[8]出脫:遺漏,隱瞞。
譯文
凡接到公文出去檢驗,需要帶上兇手隨行的,要派本地有家眷田產、以往無犯罪記錄的軍校,率領公差看押兇手。如果到了案發現場,必須命令仵作當著兇手的面,對尸體進行仔細檢驗并大聲唱報出驗尸情況。檢驗完畢,要令仵作、差役對鄰人、保長當面做出保證,不可把兇手關到縣監獄里,以防串通倒弄的弊端發生。如果還沒有捕獲兇手,就以鄰人、保長為驗尸見證人。所有驗尸記錄,初、復檢官員不可泄露,檢驗官還必須親到尸體現場,監督仵作唱報驗尸情況,防止他們隱瞞或漏掉重要的損傷處。
凡檢官遇夜宿處,須問其家是與不是兇身血屬[1]親戚,方可安歇,以別嫌疑。
凡血屬入狀乞免檢,多是暗受兇身買和,套合公吏入狀。檢官切不可信憑,便與備申,或與繳回格目[2]。雖得州縣判下,明有公文照應,猶須審處,恐異時[3]親屬爭錢不平,必致生詞,或致發覺,自亦例被,污穢難明。
凡行兇器仗[4],索之少緩,則奸囚之家藏匿移易,妝成疑獄,可以免死,干系甚重。初受差委,先當急急收索,若早出官又可參照痕傷大小闊狹,定驗無差。
注釋
[1]血屬:有血緣關系的親屬。
[2]繳回格目:收回驗尸表格。
[3]異時:他日,他時。
[4]器仗:器械,器具。
譯文
凡檢驗官遇到夜間需要住宿的,必須問清所要住宿的人家是不是與兇手有血緣關系的親屬,這樣才能住下,以免產生嫌疑。
大凡與死者有血緣關系的親屬請求免檢,多是暗中被兇手買通,串通吏役呈遞的狀子。檢驗官切不可聽信,便備文申報免檢,或收回還未填寫的驗尸報告。即便州縣批準了,并且已發出明文,也需要謹慎處理,以防他日死者因分錢不均而發生訴訟,或者問題暴露,檢驗官受到牽連,污穢一身,難以辯明。
凡行兇器物,收繳稍慢一步,刁滑的兇徒就會把兇器藏匿轉移,這樣就可以偽裝成疑案,逃脫死罪,這樣問題就大了。所以,驗尸官一接到委派任務,就一定先要急忙收繳兇器,如果兇器能夠早早地收繳到,可以將它與傷口的形狀、大小、寬窄作比照,以保證檢驗無誤。
凡到檢所,未要自向前,且于上風處坐定。略喚死人骨屬[1],或地主、(湖南有地主他處無)競主[2],審問事因了,點數干系人[3]及鄰保,應是合于檢狀[4]著字人[5]齊足[6]。先令札下[7]硬四至[8],始同人吏[9]向前看驗。若是自縊,切要看吊處及項上痕;更看系處塵土,曾與不曾移動,及系吊處高下,原踏甚處,是甚物上得去系處;更看垂下長短,項下繩帶大小,對痕寬狹,細看是活套頭、死套頭,有單掛十字系[10],有纏繞系[11],各要看詳。若是臨高撲死[12],要看失腳處土痕蹤跡高下。若是落水淹死,亦要看失腳處土痕高下,及量水淺深。
注釋
[1]骨屬:死者的親屬,俗稱“苦主”。
[2]競主:行兇者的親屬。
[3]干系人:與案件有關的人。
[4]檢狀:驗尸報告。
[5]著字人:簽字人。
[6]齊足:齊全,全部到場。
[7]札下:記下,寫下。
[8]硬四至:古代把陸地上四方接界的地方叫“硬四至”,水面的叫做“軟四至”。這里指尸體與四周明顯標志物之間的距離。
[9]人吏:即前面提到的廳子、虞侯、仵作、書吏等。
[10]單掛十字系:項上只有一圈繩索,叫做單掛。十字系:十字扣,是用繩索結成的單扣。
[11]纏繞系:項上纏繞二圈及二圈以上的繩索,叫做纏繞系。
[12]撲死:撲跌而死。
譯文
凡到了檢驗地點,驗尸官不要馬上前去驗尸,可先在上風的地方坐好,傳喚死者親屬或地段負責人(湖南有地段負責人,其它地方沒有)、兇手親屬,簡明扼要地詢問一下事情的起因經過,點齊案件嫌疑人、鄰人、保長、應該在驗尸報告上簽字的人,先記下尸體四周的明顯標志物,然后同仵作、書吏一起前去察驗。如果是上吊自殺,一定要察驗上吊的地方及脖子上的吊痕;接著察驗吊繩的灰塵,吊繩是否移動過及吊繩與地面的距離,上吊時踩在什么地方,踩著什么物體才能夠到繩索;還要看吊繩垂下多長,套在脖子上的繩索粗細是多少,對照驗看是否與死者脖子上的勒痕寬窄相同,仔細察看上吊的繩索打的是活結還是死結,是單圈十字結,還是多圈纏繞結,都要看清楚。如果是從高處跌落摔死,要看失腳地點的土痕與腳印周圍的土痕是否一致。如果是落水淹死,也要察看失腳地點泥土痕跡的高低,以及測量水的深淺。
其余殺傷病患,諸般非理死人,札四至了,但令扛舁[1]明凈處,且未用湯水酒醋,先干檢一遍。仔細看腦后、頂心[2]、頭發內,恐有火燒釘子[3]釘入骨內。(其血不出,亦不見痕損)更切點檢眼睛、口、齒、舌、鼻、大小便二處,防有他物[4]。然后用溫水洗了,先使酒醋蘸紙搭頭面上、胸脅、兩乳、臍腹、兩肋間,更用衣被蓋罨[5]了,澆上酒醋,用薦席罨一時久,方檢。不得信令行人只將酒醋潑過,痕損不出也。
注釋
[1]扛舁:扛抬。
[2]頂心:頭頂,腦門。
[3]火燒釘子:用火燒熱的釘子。釘子釘入人體會出血,但用燒熱的釘子釘入人體,傷口出血則不明顯,或不出血。
[4]他物:異物。
[5]罨:掩蓋,覆蓋。
譯文
其它的因殺傷、病患等各種非正常死亡的人,驗尸官記下尸體四周的相關事物后,就令人把尸體抬到明亮干凈處,暫且不要使用熱水、酒醋擦洗實體,先干檢一遍,仔細察看腦后、腦門、頭發內,有沒有火燒過的釘子釘入頭骨的。(凡是燒熱的釘子釘入人體,傷口不出血,傷口也不明顯)還要仔細察看眼睛、口腔、牙齒、舌頭、鼻孔、生殖器、肛門,以防有異物殘留。然后用溫水擦洗尸體,先用紙蘸取酒醋覆蓋在尸體頭面、胸脅、兩乳、臍腹、兩肋等處,再用衣服、被子把尸體蓋好,澆上酒醋,用草席覆蓋一個時辰之久,然后就可以驗尸了。驗尸官切不可放任仵作、差役草率地用酒醋潑過便完事,這樣,傷痕是顯現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