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本大將軍將人頭奉送與你

  • 晚唐風云
  • 林泉
  • 12945字
  • 2021-12-06 15:44:37

王仙芝率領草軍撤出江陵,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和荊南鎮將馬方業率領兩鎮牙兵緊緊追趕,尤其是沙陀騎兵,行動如風,給草軍極大掣肘。多虧曹師雄殿后拼死力戰,才阻滯了李福牙兵和沙陀騎兵追擊。草軍擺脫官軍之后,從復州、郢州之間涉渡漢水,向北退往安州境內。

草軍將士在冰天雪地之中晝夜行軍,疲勞困頓之狀可想而知。抵達安州東北馬安山后,停下來稍作休整,想方設法補充糧草,讓將士們恢復體力。

王仙芝與眾將商議,下一步向北攻占申州,以補充糧餉和兵員。申州沒有重兵防守,草軍攻占之后可向蔡州、潁州挺進,周旋于江淮之間。

兵貴神速,草軍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占申州,以免攻城未克,官軍援兵來到,草軍反遭官兵內外夾擊,不得不突圍而去,以至徒勞而無功。王仙芝命全軍兩萬人馬日夜兼程,搶占禮山關,包圍申州,預備正月九日開始攻城。

曾元裕長年坐守黃州,從不主動出兵進擊草軍,引起鄰近方鎮將帥不滿。朝廷三番五次責備他畏葸不前,懈怠職守,放縱草賊,貽誤戰機,嚴厲督催他進剿草寇。曾元裕不得不有所作為,以示自己并非畏敵如虎怯陣怕死之人。

曾元裕早已瞅準了草軍弱點,那便是一味流動,依靠攻占城池補充糧餉和兵員,實則是一群沒有根基的流寇。對付這般流寇,最優戰法是張網待兔,以逸待勞。若在黃州至申州之間布置重兵,張網以待,必定能夠逮住草寇,而后圍而殲之。眼下草軍奔襲江陵未果,往返千里,被官軍追擊,疲于奔命,確是擊敗他們的極好時機。恰巧此時探馬來報,說草寇越過禮山關正向申州進兵,曾元裕以為,圍殲草軍的時刻終于來到了。

曾元裕派人給潁州刺史張自勉和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送去公函,以招討副使身份要他們進兵申州,共同圍剿草寇。他又命一名副將率領人馬尾隨草軍,待草軍進攻申州時,從其背后突然發起攻擊。曾元裕則親自帶領大隊人馬,經麻城向北進入大別山,在申州東南青山寨至閔崗一帶隱蔽埋伏起來。

王仙芝帶領草軍于正月八日趕到申州城外,隨即將申州三面包圍。他特意留出北門,讓申州官兵從這里逃走,以便草軍盡快占領州城。

正月九日,天色欲明,草軍各部同時開始攻城。

攻城剛剛開始,進攻南門的訾亮部背后突然出現一支官軍。訾亮看到這支官軍旗幟上書“招討草賊副使曾”字樣,方知這是曾元裕人馬。訾信帶一隊人馬迎戰曾軍,訾亮率將士繼續攻城,并請求王仙芝派兵增援。

畢師鐸揮軍攻打西門,不想李福率領三千牙兵和五百沙陀騎兵從背后殺了過來。李福進攻兇猛,沙陀騎兵更是銳不可當,畢師鐸只得停止攻城,全力對付李福和沙陀騎兵。

沙陀騎兵如同一陣狂風席卷而來,將畢師鐸部士卒沖得七零八落。畢師鐸抵擋不住,急忙向王仙芝求援。

潁州刺史張自勉本是京師左威衛上將軍,因率領七千忠武軍救援宋威有功,被朝廷任命為潁州刺史,帶兵圍剿草軍。張自勉作戰勇敢,且熟諳兵法,是一位智勇雙全的戰將。他接到招討副使曾元裕要求出兵會戰申州的急遞公函,立即帶兵趕來,向正在攻打東門的柳彥璋部草軍發起猛攻。

柳彥璋見張自勉來者不善,且戰法老到,知道遇上了勁敵,便暫停攻城,全力應付張自勉。

王仙芝坐鎮在柳彥璋背后的中軍大營,訾亮、畢師鐸接連向他告急求援,正感棘手時,張自勉又率部趕來,向柳彥璋猛攻,王仙芝頓感情勢不妙。若城內守軍再出城夾攻,那就十分危險了。

柳彥璋見事態嚴重,當即建議立即撤出各路人馬,由他率領所部人馬殿后,中軍將領柴存護衛大將軍急速向東南方撤退,訾亮、畢師鐸部隨中軍之后立即向大別山撤退。

依眼下情勢,王仙芝知道也只好如此了。

柴存率領中軍,護衛王仙芝向東急行。剛剛走出幾里路,一彪官軍攔住去路,為首將領是曾元裕麾下副將安喜。

安喜在馬上高聲叫道:“草寇王仙芝,還不下馬投降,也好饒你不死。如若不然,朝廷大軍即刻便將爾等蟊賊一網打盡,休想走脫一個!”

柴存并不與他啰唆,拍馬上前,舞起雙锏與安喜殺在一起。

王仙芝不敢戀戰,帶兵斜刺里向東南沖去。跑了不一會兒,忽聽戰鼓轟響,兩邊樹林里各自殺出一支人馬,將王仙芝及其衛卒圍住。

王仙芝揮舞一柄青龍劍,與敵將周旋。然而官兵越來越多,草軍轉眼間死傷枕藉,情勢十分危急。

恰在此時,訾亮、訾信兄弟帶兵殺到,官軍被沖亂了陣腳。訾亮、訾信護衛著王仙芝向東南方馳去。

柴存帶領的中軍乃草軍精銳,個個身強體健,武藝出眾。可由于連續多日行軍作戰,將士十分疲憊,再加饑寒交迫,體力銳減。柴存奮力拼殺,舞動雙锏打殺不少官兵,但草軍傷亡也越來越多。

官軍副將安喜和兩名都將圍住柴存纏斗,柴存毫無懼色,沉著應戰,且越戰越勇。一名敵將挺著長槍向柴存刺來,柴存用锏一擋,把敵將長槍格飛出去,另一支鐵锏照準敵將頭顱砸下,敵將立時腦漿迸裂,栽下馬來。

副將安喜大怒,掄起大刀向柴存猛砍。柴存閃身躲過大刀,用一支鐵锏向安喜面門打去。安喜慌忙揮刀架開,柴存乘機向安喜馬頭猛捅一锏,那馬疼得長嘶一聲,連連尥蹶跳躍,將安喜掀下馬來。柴存趕上前去,一锏打在安喜頭上,安喜頭顱登時成了一只爛瓢。

正當此際,另一名敵將趁機用長矛刺中了柴存坐騎,戰馬疼痛難忍,亂蹦亂跳。柴存坐立不穩,亂了戰法,被敵將用長矛刺下馬來。幾個官軍士卒刀槍齊下,柴存立時斃命。

中軍將士拼死苦戰,剩下幾十名士卒被圍困在垓心,仍然頑強抵抗,奮力廝殺。

柳彥璋敵住張自勉,纏斗許久,以待畢師鐸部撤出。可一直不見畢師鐸蹤影,柳彥璋無奈,只好邊打邊撤。張自勉率部緊追不放,連連吼叫著要草軍投降。

訾亮、訾信護衛著王仙芝狂奔至青山寨外,一支人馬攔住去路。王仙芝舉目望去,只見敵陣帥旗上書“招討草賊副使曾”字樣,心想,真是冤家路窄,原來曾元裕在這里等著呢。

曾元裕哈哈大笑,高聲叫道:“王大將軍,曾某在此等候多時了。怎的,見了本大使還不下馬投降嗎?”

王仙芝道:“曾將軍,本大將軍曾幾次請求朝廷招安,可如今不會了。朝廷權臣和宋威等輩,寡廉鮮恥,背信棄義,只會殘害百姓,禍國殃民。我等是被逼造反,上合天理,下順民心。不知曾將軍有何能耐,張口就要本大將軍投降?”

曾元裕喊道:“你反叛朝廷,攻城略地,殺戮官吏,搶掠官倉,禍亂國家,罪不可赦,還不趕快下馬受死!”

王仙芝笑道:“朝廷無道,反之何罪?官吏害民,豈不可殺?禍亂國家者,是田令孜和宋威等輩。本大將軍寧可玉碎,絕不瓦全,寧可戰死,決不投降!”

曾元裕氣得大叫:“給我殺、殺、殺!捉住王仙芝,碎尸萬段!”

曾元裕的副將胡可拍馬舞刀殺將過來,訾亮、訾信慌忙敵住。曾元裕命行軍司馬何謂、都將葛以陌一起出馬迎敵,王仙芝也揮劍上陣廝殺,兩軍風絞雪般殺作一團。

正在危急關頭,柳彥璋帶兵趕來,一看陣勢,想要來個擒賊先擒王,便飛馬直取曾元裕。

行軍司馬何謂和都將葛以陌見主帥遇險,連忙回馬救援曾元裕。訾亮、訾信纏住副將胡可廝殺,王仙芝得以脫身,策馬向東南疾馳。

柳彥璋與何謂、葛以陌殺了一陣,無心戀戰,瞅個空子,撥馬便走。何謂和葛以陌怕主帥有失,也不再追趕柳彥璋。

訾亮、訾信兄弟正與副將胡可打得難解難分,潁州刺史張自勉帶兵追殺過來,訾亮兄弟及其部下士卒很快被官軍團團包圍。

張自勉戰法純熟,武藝高強,一桿銀槍上下翻飛,令人防不勝防。訾信剛剛露出一點破綻,便被張自勉一槍刺中大腿,隨即栽下馬來。張自勉正要挺槍再刺,正與胡可打斗的訾亮反身一刀,將張自勉銀槍格開,張自勉被震得兩手發麻。訾亮俯身將訾信提上馬來,掄起大刀,直取胡可,胡可閃身躲過。訾亮連殺幾名官兵,沖出包圍,向南逃去。

張自勉和胡可麾兵追擊,卻漸漸不見了訾亮兄弟身影。

畢師鐸在申州西門外被李福和沙陀騎兵圍住,浴血奮戰,往來沖鋒,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到了黃昏時分,畢師鐸雖殺死不少牙兵,可自己部下將士也大多死在沙陀騎兵刀下,身邊護衛親兵已所剩無幾。

趁著天黑,畢師鐸再發神威,一連殺死五六個沙陀騎兵和一名副將,沖破官軍圍困,率領殘部向南面雞公山一帶奔去。

柳彥璋在馬畈寨追上王仙芝,終于沖出了曾元裕設置的大包圍圈。二人檢點人馬,身邊只剩下七八百人了。

柳彥璋派出幾個騎兵小隊,向申州方向搜羅潰散草軍人馬。三日內,陸陸續續收攏來千余士卒,可始終沒有畢師鐸和訾亮、訾信三人消息。

此地距曾元裕、張自勉追兵不遠,不宜久停,王仙芝與柳彥璋商定,沿大別山麓向東南方向進兵。大批官軍在山里施展不開,而草軍人數不多,分成三個小隊,行動快捷,便于隱蔽,待把曾元裕、張自勉和李福三股官軍甩脫以后,再作道理。

王仙芝擢拔隊正劉漢宏為都將,率領三百人馬為先鋒,沿大別山北麓向商城以南轉兵。這劉漢宏本是兗州衙門小吏,后投降草軍,當了隊正,管領百十名士卒。劉漢宏打仗勇猛,在江陵與李福作戰時,曾一口氣殺死十幾名官兵;在申州東跟隨訾亮阻擊曾元裕官軍,劉漢宏奮勇殺敵,救護王仙芝有功。

王仙芝自率六百多人為中軍,隨劉漢宏之后向大山深處轉移。柳彥璋率領四百人馬殿后,阻擊追趕而來的官軍。

草軍先鋒劉漢宏部并未遭遇大批官軍阻擊,輾轉行軍三百多里,抵達商城縣南部黃柏山中。王仙芝率領中軍隨后趕到,兩支人馬駐扎下來,一邊收攏潰散將士,一邊等候殿后的柳彥璋部到來。

柳彥璋在途中幾次阻擊曾元裕和張自勉部追兵,半個月內兜了一個圈子,終于擺脫官軍追擊,來到黃柏山與王仙芝會合。

王仙芝派出精干士卒,裝扮成樵夫或采藥之人,向西面山中打探和聯絡畢師鐸、訾亮兄弟和潰散將士。許多逃匿山中的草軍士卒,逐漸聚集到黃柏山。一隊探卒終于在雞公山東麓找到了畢師鐸。前些日子,畢師鐸在山中與李福官兵周旋,慢慢地又聚攏起一千多人馬。

畢師鐸帶領人馬來到黃柏山,王仙芝和柳彥璋與他緊緊擁抱在一起,三人皆有恍如隔世之感。

十日后,草軍在黃柏山會聚起萬余人馬,只是終究沒有訾亮、訾信消息。

黃柏山屬偏遠荒僻之地,人煙稀少。草軍萬余人馬,糧餉難以籌集,將士們吃飯成了大難題,必須盡快轉兵就糧。此時,黃柏山南面有曾元裕官軍堵截,西面、北面有李福牙兵和張自勉部追擊,草軍只能沿大別山麓繼續向東南轉移。

王仙芝命柳彥璋帶領三千人馬為先鋒,畢師鐸率兩千人馬殿后,逐次向東南移動。

草軍沿著崎嶇小道行軍,越過長嶺關、松子關,經草盤地到達小岐嶺。稍作停留休整之后,轉而南下,經羅山口,到達蘄州東北百里之外山村茅山寨,方駐扎下來。

曾元裕在申州以東大敗草軍,斬殺三千余眾。他與張自勉聯名上奏朝廷,謊報戰功說殺死草寇萬余,陣斬草軍大將柴存,訾信、畢師鐸受傷,王仙芝和其余草寇逃竄大別山,三支官軍正在圍剿搜捕之中。王仙芝等草寇余孽已所剩無幾,近期便可盡數剿滅。

僖宗李儇和田令孜接報歡喜不盡,在紫宸殿召見宰相大臣,廷議給曾元裕、張自勉等有功將士頒賞,促其盡快捉拿王仙芝,盡滅草寇余部。

鄭畋趁機又一次提出罷免宋威,說他身為招討大使,不僅沒有尺寸之功,而且白白耗去朝廷大筆錢糧,使朝廷和眾多方鎮官軍空勞往返,以致將士怨聲載道。

王鐸說,曾元裕和張自勉申州之戰功勞卓著,應加官晉爵,委以剿賊大任。

田令孜覺得宋威太不給他撐臉面,想為他辯解卻找不到說辭,便沒有作聲。盧攜一看田令孜都在裝聾作啞,便破天荒一言不發。

僖宗剿滅草寇心切,見阿父田中尉沒有反駁鄭畋和王鐸之意,當即沖口而出道:“卿等下去草詔,褒獎曾元裕和張自勉等剿寇大功,罷去宋威招討使之職,還歸青州原任。荊南節度使楊知溫御寇無方,貶為郴州司馬。敕命曾元裕為招討草軍使,張自勉為招討副使,楊復光仍充監軍使。”

說到賞金,僖宗君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他們心里明白,朝廷已經拿不出銀子獎賞有功將士,只好作罷。

曾元裕和張自勉接到僖宗敕詔,不免彈冠相慶,圍剿草軍更為賣力。曾元裕偵知王仙芝草軍駐扎在蘄州東北茅山寨一帶,遂與招討副使張自勉議定,分兩路進擊茅山寨。曾元裕率部還軍黃州,補充糧餉武器,而后從黃州進兵,經蘄州向茅山寨進攻;張自勉率軍從光州出發,經麻城向蘄州以東進兵,夾攻茅山寨。

茅山寨是一個山間偏僻小鎮,利于隱蔽休兵,但因其地人口稀少,草軍萬余兵馬,糧草籌集難以應付。草軍決計攻占一個縣城,籌集糧餉,以解燃眉之急。茅山寨西面的蘄州、黃州,乃是曾元裕老巢,且曾元裕已經率部返回黃州,草軍眼下不宜與其交戰;北面,張自勉正率軍向蘄州開來,顯然是要追擊和進剿草軍;東面是皖山山脈,方圓數百里深山老林,人煙更加稀少,糧餉更難籌措。眼下,只有南面黃梅縣城易于攻取,但黃梅南面、西面是長江,東面是大大小小方圓幾百里的湖泊,不利于草軍周旋,可萬余將士吃飯要緊,王仙芝別無選擇,只能打下黃梅再說了。

這日傍晚時分,草軍將士從茅山寨分頭出動,一夜急行軍,天亮時分到達黃梅城下,突然開始攻城。

草軍沒費多少周章,占領了黃梅縣城。王仙芝傳令將官倉糧食全部運回茅山寨,藥鋪里的治傷藥材全都買下來,為傷兵療傷。

傍晚時分,草軍將士正在緊鑼密鼓裝運糧食,探馬飛奔進城向王仙芝稟報說,曾元裕已率人馬進抵黃梅西面的余川和石佛寺,張自勉部官軍也已到達黃梅以北三十里五祖鎮和大古一帶。

柳彥璋提議全軍盡快撤出黃梅,向東北部大山深處轉移,然后與官軍在山中周旋。王仙芝卻想堅守黃梅兩日,以便將官倉糧食全都運走。兩人意見相左,各自堅持,畢師鐸便說,他愿率部守城,可保兩日內黃梅不失敵手。王仙芝一錘定音,決計堅守。

曾元裕和張自勉兩部人馬,幾乎同時抵達黃梅城下。天色微明時,曾元裕和張自勉指揮人馬三面攻城。

一個小小的黃梅縣城,沒有堅固城池,實在不宜堅守。只消一個時辰,曾元裕一支人馬便攻破西門。柳彥璋再次請求王仙芝盡早從東門撤出,向梅術嶺、天柱山轉移。

王仙芝見勢不妙,只得帶領中軍出東門退走,劉漢宏率部扈從。張自勉率軍從北面殺來,劉漢宏攔住張自勉,兩軍戰成一團。

劉漢宏部寡不敵眾,士卒漸漸潰散逃走。劉漢宏無奈,只得隨著敗兵向東北方古山退去。

張自勉率部追上王仙芝中軍,王仙芝中軍人馬漸漸撐持不住,將士們被迫向南潰逃。王仙芝殺死兩名敵將和五六個官兵,仍然擋不住眾多官軍,只得向南撤退。由于地形路徑不熟,王仙芝隨著潰散士卒退到了下新村。

下新村以東、以南和西南三面臨湖,水天茫茫,一望無邊。草軍將士手忙腳亂,急切之中找不到渡船,待要折返回去,卻已經被洶涌而來的曾元裕官軍圍住。

曾元裕和副將胡可、行軍司馬何謂截住王仙芝馬頭,要王仙芝下馬投降。王仙芝也不答話,挺著青龍劍向曾元裕刺去。胡可與何謂趕忙接住,與王仙芝廝殺起來。

正當危急之時,柳彥璋追尋王仙芝殺到下新。他見王仙芝被官軍圍住廝殺,急忙揮舞雙劍,沖進包圍圈,護衛王仙芝。他連殺十幾名官兵,直取曾元裕。曾元裕挺槍來迎,二人各顯手段,廝殺起來。

這時張自勉也率部追到下新,隨即加入戰陣圍攻王仙芝。

柳彥璋心中焦急,料想如此糾纏下去不是辦法,應當讓王仙芝盡快沖出官軍包圍,轉移到山中,隱蔽待機。柳彥璋沖到曾元裕馬前,一邊廝殺,一邊對王仙芝喊道:“大將軍快走!”

王仙芝賣個破綻,胡可不知是計,掄起大刀徑直砍來,王仙芝縱馬一閃,接著青龍劍閃電般滑向胡可脖頸,只見胡可悄無聲息栽下馬來,霎時命歸黃泉。

王仙芝趁機殺出重圍,策馬馳去。

此刻張自勉、曾元裕一心要捉住王仙芝,居然撇下柳彥璋,率兵緊緊追去。

柳彥璋奮力沖出包圍,哪里還望得見王仙芝蹤影?他只得收攏人馬,急急忙忙去追尋王仙芝。

王仙芝不辨路徑,策馬飛馳,不想來到了一個大湖邊。只見煙波浩渺,一望無涯,卻看不到一只小船。后面追兵漸近,王仙芝預感最后時刻將臨,心境反倒平靜下來。

曾元裕、張自勉追到湖邊,眾多官兵呈半月狀圍住王仙芝。

曾元裕哈哈大笑道:“草賊王仙芝,還不下馬受死嗎?”

王仙芝仰天長笑,道:“人生一世,誰個不死?大丈夫生而縱橫天下,死有何憾?本大將軍將人頭奉送與你,你可去向朝廷請功領賞了!”

王仙芝說罷,翻身下馬,將馬韁搭在馬背上,怕了一下馬臀,只見棗紅馬昂首一聲長嘶,向前飛馳。官兵們驚慌失措,不由自主閃開一條路來,棗紅馬一陣風似的飛奔而去。

曾元裕和官兵們眼睜睜看著棗紅馬馳去,一時愣在那里。待他們回過頭時,王仙芝早已拔出青龍劍,輕輕向脖頸一劃,鐵塔般魁梧的身軀轟然倒地。

官兵們為了爭功,刀槍齊下,立時將王仙芝的身軀剁成了肉塊。曾元裕聲嘶力竭地阻止,卻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將被砍得稀爛的王仙芝頭顱砍下取走。

柳彥璋僥幸乘漁船逃進大湖中,漸漸收攏起潰散士卒兩千多人,又有當地一些漁民投歸隊伍。柳彥璋率部乘漁船在夜間偷渡長江,突襲江州官軍,占領城池,活捉了江州刺史,一時聲名鵲起。

接著,柳彥璋在長江邊建立水寨,多次挫敗官軍進攻,先后攻占饒、信、歙、池、洪等州,威震江南。他與黃巢南北呼應,使朝廷顧此失彼,焦頭爛額。

黃巢率領義軍抵達沂州城下,將城池四面圍住,斷絕交通,禁止出入,但并未馬上攻城。三年前,草軍攻打沂州不克,損兵折將元氣大傷,教訓實在太深了。

黃巢和將領們仔細商議破城之策,想出許多攻城戰法。

一是改制大弩機和拋石機。義軍原有老式弩機,只能發射弓箭和小石塊,且發射距離不過百步。黃巢糾集義軍中的木匠、鐵匠,試制出一種新型大弩機,可發射十斤重火藥箭,射程可達二百多步。他們還試制出一種拋石機,又叫發石機,可將三四十斤重石塊拋出二百多步遠。

二是打造新式攻城云梯盾牌車。義軍對云梯加以改制,上部是折疊式云梯,下部做成盾牌車。車下面安有四個輪子,車身前端裝置一塊木板,高約九尺,上面釘上牛皮、豬皮或樹皮之類堅韌之物,箭支不能穿透,用以保護隱蔽在車后的士卒。這種盾牌車遇到城壕,可作渡船使用,車上備四把木槳,士卒可坐在車內劃槳渡過城壕。

黃巢和將領們反復研究了大弩機、拋石機和云梯盾牌車配合使用的攻城方略,一切籌劃停當,黃巢方下令四面同時攻城。

義軍首先用拋石機向城頭發射石塊,將守城士卒砸死砸傷。接著,用拋石機向城門城樓發射火藥包,大弩機發射火焰箭,城門、城樓頓時燃起熊熊大火。再用大弩機向城上發射箭支,使守城士卒只能躲在女墻下,無法向城下義軍射箭。

乘此時機,朱溫帶領一隊士卒,將云梯盾牌車推至西門外城壕中,用木槳劃過城壕。按照事前分工,越過城壕的士卒,大部以盾牌車作掩護,繼續向城門推進;另一部士卒,將城壕上方的吊橋纜繩砍斷,落下橋板,大批義軍將士通過吊橋向城門沖鋒。城門和城樓已經被大火燒毀,守城士卒或死或傷,義軍順利奪占城門城樓,很快攻進城內。

沂州刺史丁練成和守城將士逃無可逃,只得投降。

黃巢加緊補充糧餉,招收人馬,訓練新兵。義軍很快擴充至兩萬余人,眾將領擁戴黃巢為“沖天太保均平大將軍”。

朱溫因作戰勇敢,帶領士卒率先登城,又一次立下戰功,被黃巢親自提名擢升為都將。

接著,黃巢義軍選定了下一個進軍目標:亳州。

亳州位于中原通往徐泗、淮南的咽喉之地,北距宋州僅百余里。招討使宋威長期盤踞宋州和亳州。正是由于宋、亳二州牽制八方,位居戰略要沖,黃巢義軍要想縱橫馳騁于黃淮之間,就必須消滅亳州官軍,拔除這顆眼中釘、肉中刺。再者,宋威是沂州城下屠殺草軍的罪魁禍首,黃巢義軍雖攻占了沂州,可宋威這個劊子手卻還在亳州逍遙快活。除掉宋威,方能為戰死沂州的數萬草軍報仇,讓將士們洗雪心頭大恨。

黃巢和將領們計劃首先攻占下邳縣城,而后從徐州、永城以南進抵亳州東境,相機包圍攻占州城。

大軍剛剛駐扎在下邳城外,孟楷突然來向黃巢稟報說:徐州牙兵火正秦彥,聚攏百名士卒嘩變,殺死下邳縣令,占了縣城,聲言要投靠義軍,迎接大將軍進城。

秦彥原是徐州牙兵一名火正,管領幾十名士卒。他平日里和弟兄們在一起喝酒博彩,遍逛妓館,相處甚歡。可今年以來,弟兄們幾個月沒有領到一文餉錢,甚至常常連飯也吃不飽,實在忍耐不住,便聚集一起,秘密商議盜竊節度使府的銀子。

秦彥和弟兄們乘夜潛入節度使府,竊出一千多兩銀子。他和一干弟兄每日里美酒佳肴,大吃大喝,不醉不歸,好不痛快。

軍府失盜,自是大事,節度使支祥命有司多方探查,定要捉住竊賊,以正軍法。有人報告支祥,說秦彥一伙揮金如土舉動異常,支祥當即派親兵去捉拿秦彥等人。

秦彥聽到消息,將銀子分給幾十個弟兄,與前來緝拿的支祥親兵廝殺起來。秦彥一連殺死五六個親兵,弟兄們也都殺紅了眼,竟將支祥派來的五十多個親兵全都殺死。

秦彥對弟兄們說,橫豎我等犯了死罪,不如索性逃亡江湖,嘯聚山林,殺富濟貧,每日里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有難同當,有福同享,豈不快活?眾人皆歡呼叫好,一呼隆跟著秦彥殺出徐州,竄到下邳縣以南大湖之中隱藏起來。

前些日子,秦彥聽說黃巢義軍攻占了沂州,就和弟兄們商議前去投靠。秦彥想著先攻占下邳城,也好送給黃巢一個見面禮。他早已探知,下邳城里只有一百多名守軍,而且里面還有自己的朋友可作內應,突襲下邳可說是十拿九穩。

秦彥聚集起一百多個弟兄,打著黃巢義軍旗號,虛張聲勢,鼓角齊鳴,吶喊著攻打下邳縣城。城內守軍中的內應,依照與秦彥約定,乘機擾亂軍心,迷惑官兵,大喊大叫:“黃巢大軍攻城啦!弟兄們趕快逃跑吧,跑得慢了就沒命啦!”

下邳守城士卒和徐州牙兵一樣,同屬節度使支祥節制。他們數月不得軍餉,吃不飽肚子,早就滿腹怨恨,如今見黃巢義軍前來攻城,哪個還愿意賣命守城?士卒們發一聲喊:“黃巢來了,快跑哇!”一百多人頃刻之間作鳥獸散。

秦彥占了縣城,恰好黃巢大軍進抵下邳城外,在秦彥導引下,義軍不費一刀一槍,浩浩蕩蕩開進城內。秦彥立了大功,被黃巢擢拔為統領千余人馬的都將。

三日之后,黃巢義軍抵達亳州城下,將城池四面圍住。

宋威經營亳州日久,兵精糧足,對防備義軍攻城做了多種防備。

首先是兵力較為充裕。宋威原為招討草軍使,是討伐義軍的總指揮。朝廷派出禁軍,又調集了幾個方鎮兵馬,統歸宋威節制。為保障汴河漕運暢通,朝廷向位于汴河咽喉重鎮宋州派駐重兵,也歸宋威統轄。眼下,宋威統率的亳州守軍八千多人,加上宋州五千多人馬,共達一萬四千余眾。

其次,亳州糧餉充足。汴河是朝廷經濟命脈,江南、淮南乃至荊湖繳納的賦稅,包括糧食、銀錢和絲綢、食鹽、茶葉等等,大多須經邗溝轉入汴河,最終運至洛陽、長安。為盡快剿滅草軍,朝廷隨時將路經宋州的漕運錢糧撥付給宋威,故而宋州兵馬不缺糧餉。

亳州不僅城高池深,而且在城墻下面修筑有繞城一周的轉兵地道。這地道傳說是曹操所建,用以運兵、藏兵,進退自如,給攻城者以出其不意打擊,攻城者卻無可奈何。宋威之所以選擇屯駐亳州,正是看中了亳州城池易守難攻。

宋威老奸巨猾,不僅經歷過戰陣,且通韜略,懂兵法。他得知黃巢義軍攻打沂州時使用大弩機和拋石機、盾牌車等新兵器,威力甚大,便指揮守軍演練利用地道防備草軍進攻的戰法。

義軍向亳州四門同時發起進攻。

在東門戰場,孟楷命弩機營向城樓發射箭支,拋射石塊。初時,守軍士卒有些傷亡,但很快就不見城頭有人守衛了。義軍向城門城樓發射火焰箭,拋射火藥包,城門和城樓很快便燃起熊熊大火。

孟楷親率盾牌車隊越過城壕,向城墻和城門逼近。為防備傷及自己人,拋石機和大弩機全都停止發射。

義軍將士隱蔽在盾牌車后,很快到達城墻下面,架上云梯登城。不料,城頭上突然出現許多守軍,用滾木礌石將登城義軍士卒砸得血肉橫飛、死傷累累。孟楷又不得不帶領將士們慌忙撤退。

孟楷督率所部連續兩次攻城,不僅皆無功而返,且傷亡許多士卒。

攻擊其他城門的義軍和孟楷部一樣,連續受挫,毫無進展。

義軍攻城受挫,原因是宋威給守軍制定了一套對付義軍新兵器的戰法。當義軍發射石塊和火焰箭、火藥包時,守軍將士從城頭撤至城墻下的地道,只留哨兵通過瞭望孔觀察敵情。待到義軍逼近城墻準備登城,大弩機和拋石機停止發射時,守軍將士迅速從地道登上城頭,用滾木礌石消滅登城義軍。

黃巢眼見情勢不妙,命各部人馬停止攻城。

宋州官軍接到宋威手諭,當即由一名副將率領三千人馬增援亳州,中途到達王樓村,遭遇在此設伏的張歸霸部義軍阻擊。

張歸霸截住宋州官軍,拼力廝殺,并派人向黃巢報告軍情。黃巢命季達率領一千多人馬增援張歸霸,要他們堅決阻住宋州援軍,絕不能讓其兵臨亳州城下,對義軍形成內外夾攻之勢。

在南門扎營的蓋洪部義軍,背后突然殺來一支人馬,原來是朝廷監軍使楊復光率領兩千人馬前來增援亳州。

自宋威背信棄義截殺吳彥宏等人,冒功獻俘,將尚君長、楚彥威、蔡溫球押送長安斬殺之后,楊復光對宋威痛恨已極。他不愿與宋威同城共事,便帶領三千禁軍常駐潁州。黃巢義軍圍攻亳州,楊復光接到探報,本不想出兵救援。他琢磨了四五天,方覺一直按兵不動坐觀成敗有些不妥,來日不好向朝廷交代。為大局計,楊復光方決定出兵增援亳州。

黃巢接到蓋洪急報,與趙璋、尚讓、黃鄴等人會商對策。

趙璋說,兩路官軍增援亳州,對義軍已成南北夾擊、內外夾攻之勢,于我十分不利。再則,義軍攻城受阻,攻打亳州已無勝算。因此,我軍不宜戀戰,久困堅城之下乃兵家大忌。

黃鄴提出,義軍不能與官軍拼實力,打得下就打,打不下就走。草軍久困沂州城下招致失敗的教訓,實在是太大了!

黃巢當機立斷,發令全軍撤出亳州,轉向曹州進兵,回老家休整兵馬,以利再戰。

適逢新春佳節,義軍回到了曹州,許多將士回家探望親人。

除夕之日,黃巢、黃鄴、黃揆、黃欽兄弟一道,回到冤句縣黃集家中。

黃巢兒子黃立年方八歲,女兒黃菊六歲,在黃巢膝前纏磨撒嬌。黃巢抱著小女兒,舍不得放下。還是弟弟黃欽心細,他從曹州買來了咬牙餳,讓黃立、黃菊兄妹吃了個夠。

曹州民間習俗,大年三十咬牙餳,老年人要吃餳粥。除夕夜,家家戶戶歡聚一堂,飲屠蘇酒、食五辛盤以守歲。

黃巢一家人,幾年來未能團圓守歲,如今難得全家歡聚,夫人曹氏張羅了豐盛酒食,由大哥黃存主持,除夕家宴熱熱鬧鬧地開席了。

除夕家宴,飲酒時以先幼后長為序,從幼兒開始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配制藥酒,傳說飲此酒可避瘟疫。黃立、黃菊興高采烈喝下屠蘇酒,卻皺著眉頭要吐,黃巢和兄弟們都忍不住笑起來。

酒過三巡,全家人共食五辛盤。所謂五辛,即是五種辛味蔬菜:蔥、薤、韭、蒜、興渠。祖輩傳說吃了五辛盤可以散發五臟之氣,大概類似于今世流行的所謂“排毒”。

黃巢舉起酒杯,向黃存敬酒,以表對大哥辛勤操勞家事、教導兄弟后輩的感激和敬意。接著,弟弟們接連向黃存、黃巢敬酒,也向嫂嫂們敬酒,慶賀新年。

第二天是元日,家家戶戶門上貼著門神,畫的大都是鐘馗捉鬼圖。

黃巢兄弟循家鄉風俗,走出家門,到街坊鄰居家拜賀新年。

正月十五上元節,俗稱燈節,是民間最喜慶熱鬧的節日。這日,曹州城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自從黃巢起事、草軍占領曹州以來,州、縣官吏逃走了,加之義軍幾度回師曹州,官吏們不敢回曹州常駐,老百姓的日子便好過不少。父老鄉親爭先恐后慰勞義軍將士,他們本就是子弟兵嘛!

此刻,曹州衙前廣場上,正在表演儺舞。民間藝人裝扮成儺翁、儺母和儺鬼,儺翁穿紅衣劃袴,儺母著青衣劃袴。劃者,分也;袴者,褲也。劃袴即兩條腿分開穿著之褲,亦即后人所穿分襠褲。古時人們上穿“衣”,下著“裳”。所謂“裳”,即是裙,不分男女,皆著裙。到了南北朝,大批胡人進入中原,胡人騎馬,自然穿分襠褲方便,胡服隨之風靡中原。唐代胡風更盛,曾任宰相的大詩人元稹《法曲》詩曰:“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中原人士以穿著劃袴即分襠褲為時髦,遂相沿成習。

儺鬼臉上涂抹得五顏六色,齜牙咧嘴,張牙舞爪,四肢作張狂古怪之舞蹈,以驅除惡鬼和疾疫邪祟。

一時間,戰鼓雷動,號角齊鳴,義軍將士列隊開進廣場。接著,在寫有“沖天大將軍黃”字樣的大纛引導下,黃巢、趙璋、尚讓、孟楷、黃鄴、黃揆、季達、葛從周、張歸霸、霍存、張言、秦彥等義軍將領走進廣場。父老鄉親群情振奮,一片歡呼。

黃巢向父老鄉親抱拳施禮拜年,對陣亡義軍將士親屬致以問候。

接著,趙璋朗聲宣布:沖天大將軍黃巢,除暴安民,殺富濟貧,功高德劭,恩被萬民,義軍將士和黎民百姓誠心擁戴大將軍為黃王!自此以后,我等一心跟著黃王打天下,鏟除貪官污吏,均平天下財富,百姓安樂,四海康寧!即日起,建元為王霸元年,這是我們黃王的年號!

義軍將士和父老鄉親們高呼:“黃王萬歲!”

集會結束,開始演出民間樂舞百戲。一位十七八歲小伙子在人群中鉆來鉆去,對樂舞、百戲都覺得十分新鮮。他頭戴一頂胡帽,也就是用羊毛編織的氈帽,身穿褐色袍衫,青色劃袴。看上去,小伙子既聰明伶俐,又有著鄉野農家子的憨厚和純樸。

小伙子名林言,是黃巢嫡親外甥。大年初二,林言隨母親一起去黃集給舅公舅母拜年,見幾個舅公皆在義軍中做將軍,便纏著黃巢、黃鄴要加入義軍。林言母親只有這么一個兒子,不愿讓他去當兵打仗,黃巢體諒姐姐苦衷,沒有答應林言。

林言當然不死心,今日一早便對母親說,他要去曹州城看百戲觀花燈鬧元宵。進了曹州城,正逢樂舞、百戲演出,精彩絕妙煞是熱鬧,林言看得入迷,一時倒忘了尋找舅公黃巢的事兒。

林言見廣場上喧聲鼎沸,人們不停地歡呼叫好,急急忙忙從縫隙中鉆進圈內,這才看清是在演參軍戲。只見一人扮演參軍,一人扮演蒼鶻,那參軍奸猾乖巧,幽默滑稽;蒼鶻老邁呆笨,憨癡愚拙。參軍挖空心思千方百計戲弄蒼鶻,蒼鶻應對拙中寓巧,歪打正著,總是以拙勝巧,弄得參軍枉費心機,智盡技窮,窘態百出,逗得觀眾時而鼓掌叫好,時而捧腹大笑。

接下來演出弄假夫人、弄婆羅門和傀儡戲,還有馴獸、踏索、戴桿、丸劍、大力扛鼎等。林言看得眼花繚亂,時而目瞪口呆,時而心驚肉跳,時而歡呼尖叫,大飽眼福,大開眼界。

夜幕降臨,城內到處張燈結彩,男女老幼成群結隊出來觀燈。各色花燈琳瑯滿目,競放光彩。燈光之下,鼓樂聲中,百戲歌舞在街頭上演,比白日更顯熱鬧。

衙前廣場上堆設了一座燈山,各種各樣的彩燈,多達數百盞,令人眼花繚亂。燈山頂端那只巨型走馬燈,分內外兩層,外面一層用透明輕紗縛成,上面畫有種種神仙人物,在不停地旋轉走動。燈山兩側各有一條七八丈長的燈龍,兩條巨龍昂首欲飛,龍睛射出耀眼光芒。

夜已經很深了,林言感到肚子有些餓,這才想起還不曾吃午飯。他顧不得這些,心里急著找到舅公黃巢,匆匆往衙門走去。

衙門口有兩名義軍士卒站哨,林言上前詢問道:“舅公是不是住在衙門里?”

士卒笑道:“誰是你舅公呀?”

林言說:“我二郎舅公呀!”

士卒笑得更歡了,說道:“還三郎舅公呢!這里二郎多了去了,莫非都是你舅公不成?”

林言自己也笑了起來,趕忙說:“黃巢是我二舅公!”

士卒疑惑地仔細打量了林言一番,問道:“我如何曉得大將軍是不是你舅公?”

林言急了,說:“我舅公知道我呀,不信你就去問我舅公唄!”

士卒盤問林言:“你姓甚名誰,我如何給你通報?”

“我叫林言,我三舅公黃鄴、四舅公黃揆、五舅公黃欽都在義軍隊伍里呢!”

這下守門士卒有些信了,趕忙通報進去。

不多時,黃欽來到衙門口,一見林言,便高聲叫道:“水娃子!”

林言喜得蹦起來,大喊一聲:“五舅公!”

黃欽拉起林言的手,林言一蹦三跳跟著黃欽進了衙門。

走在路上,林言急切地跟黃欽說,他一定要跟著舅公從軍。黃欽只是笑笑,讓他不要著急,先去吃飯填飽肚子,睡一個好覺,明日見了二舅公再說。

次日一早,黃欽就帶著林言去見黃巢。林言糾纏不休,吵著鬧著要跟舅公走。黃巢打心眼里喜歡林言,只是怕姐姐舍不得,所以一時沒有答應。

當日下午,林言母親騎著一頭毛驢來到曹州城。林言昨日沒有回家,她放心不下,便進城來尋。

母親見到林言,要他回家去,林言說甚也不肯。母親急得掉下眼淚,黃巢在旁好生勸慰,說是林言長大了,就讓他出來闖一闖吧!黃鄴、黃揆和黃欽兄弟三人,也在一旁幫著勸說姐姐。林言母親見幾個弟弟都在這里,兒子有他們照顧,終于點頭答應下來。

林言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歡呼道:“我當義軍啦!我當義軍啦!”

黃巢義軍在曹州招收不少新兵,附近州縣窮苦青年也紛紛前來報名參軍。黃巢將新兵編入隊伍,每日加緊訓練。義軍傷員大都痊愈歸隊,各部糧草得到補充,將士們又添了新衣,士氣異常高漲。

黃巢知道,大軍出征的時機到了。

驚蟄時節,黃巢義軍三萬人馬從曹州出發,首先西進,攻克滑州,而后突然掉頭南下,奔襲宋州、汴州,切斷汴河漕運,使朝廷驚慌失措,疲于應付。接著,義軍兵鋒西指,連克襄邑、雍丘兩座縣城。雍丘是個大縣,義軍在此稍作停留,補充糧草,隨即西進尉氏、新鄭,又接連攻占陽翟、郟城、襄城,兵鋒直指東都洛陽。

朝廷慌忙傳詔河南府、汴州宣武軍和潞州昭義軍,命三鎮兵馬共同防守東都洛陽,又命左神武大將軍劉景仁為東都應援防遏使,統率三鎮兵馬,并命他在洛陽就地募兵兩千。朝廷拿出十五個御史的“空名誥身”,讓劉景仁賣官籌集糧餉,以解燃眉之急。與此同時,朝廷命招討使曾元裕從黃梅率部趕往洛陽,阻擊義軍;命鄭州義成軍三千兵馬增援虎牢關、軒轅關、伊闕關,增強洛陽周邊要隘防衛。

就在此時,黃巢得到消息:王仙芝草軍在黃梅被曾元裕、張自勉部包圍,處境危急。當即決定:即刻南下,救援王仙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宁县| 孟州市| 安顺市| 通江县| 株洲县| 江阴市| 峨眉山市| 雷波县| 湾仔区| 张家港市| 临高县| 图木舒克市| 三门峡市| 石棉县| 精河县| 寿阳县| 托克托县| 伊通| 镇安县| 陆川县| 井陉县| 西华县| 新绛县| 奇台县| 枣庄市| 永清县| 喀喇沁旗| 宁德市| 化德县| 苏尼特右旗| 崇信县| 镇原县| 洛扎县| 通辽市| 石首市| 虎林市| 白水县| 乌兰浩特市| 商丘市| 静海县| 太仆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