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為什么打開冰箱時,冷藏室會亮,冷凍室卻不會亮?

●為什么筆記本電腦能在任何國家的供電標準下運作,其他大部分電器卻不能?

●為什么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門上要安鎖?

●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里賣?

●鋁制易拉罐的生產成本本來可以更低,可為什么人們不那么做?

●為什么自動販賣機賣報紙的時候,允許顧客付一份錢拿若干份報,賣飲料的時候卻不是這樣?

●為什么有些車的加油孔在司機一側,有些車卻在副駕駛一側?

●為什么曼哈頓所有的出租車都是黃色轎車,而伊薩卡的出租車大多數是色彩各異的小貨車?

●為什么硬幣上的人像都是側面像,紙幣上的人像卻是正面像?

●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樣大,但DVD包裝盒卻比CD包裝盒要大得多?

●為什么女裝的扣子在左邊,男裝的扣子卻總在右邊?

什么不同的產品有著不同的形狀呢?對此問題,若不稍微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再聰明的回答也算不得圓滿。比如高速公路旁取款機按鍵上的點字盲文,比爾·托亞對此的解釋即是建立在該原則之上的。生產商留下了高速路取款機上的點字盲文,是因為生產兩種不同取款機的成本,遠遠大于合理的預期收益。

一般而言,生產商并沒有什么動力給產品增加新功能,除非這種功能所帶來的產品價值(也就是收益)大于成本。幾乎所有的實例都表明,產品設計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費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滿足賣方保持低價、便于競爭的需求。這也就是說,產品設計必須在兩者之間實現平衡。

汽車功能的演進精妙地闡述了這一平衡關系。1961年春天,我買了自己的第一輛車,當時我還是個高中生。最吸引我眼球的二手汽車廣告大致如下:“1955年產雙門龐蒂克,V8發動機,帶收音機、加熱器,手動變速,售價375美元,可議價。”當然,如今所有的車都帶加熱器,可在1955年,它還只是個選配件。當年我住在南佛羅里達州,那兒賣的很多車都沒有加熱器。可是,在冬天最冷的那幾天,有個加熱器還是挺舒服的。那時人們的收入比現在低得多,不少買家寧愿放棄一時的享受,以換取更低的價格。要是制造商只賣帶加熱器的車型,恐怕會被賣不帶加熱器的便宜車型的對手搶走不少生意。

然而,隨著收入的提高,愿意冬天忍受嚴寒來省幾個錢的消費者逐漸減少。等不帶加熱器車型的需求量降到某個限度以下,經銷商也就不愿再把它們留在展廳了。當然,要是有人愿意出高價定制,經銷商也可以賣給他們不帶加熱器的車型。可顯而易見的是,沒人會出高價故意不要加熱器。最終,不帶加熱器的車型消失了。

在1955年,龐蒂克的V8是買家通常的選擇,因為如果不買V8,就只能選V6。V8的好處(也即收益)是它提速比V6快得多。它的成本除去售價較高,就是耗油量較大,但那些日子油價還很便宜。

到了20世紀70年代,阿拉伯人搞起了石油禁運。1973年年中,1加侖1加侖=3.785升。——譯者注汽油才賣38美分,一年后就漲到了52美分。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第二年油價漲到了1.19美元。由于油價暴漲,V8再也通不過成本效益測試了,于是不少消費者決定放棄它優越的提速性,所以這種發動機差不多全都消失了。V6還算常見,可70年代以前美國很少見的V4迅速走入了市場。

然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從絕對價格來看,油價保持平穩,與其他商品的價格相比,甚至還稍有下跌。到1999年,1加侖汽油的價格是1.4美元,從購買力來看,比1973年0.38美元的價格還要低(也就是說,1999年1.4美元能買到的商品和服務,比1973年0.38美元能買到的要少)。這樣一來,20世紀90年代發動機規格再度變動,也就不足為奇了。

隨著近年來油價攀升,20世紀70年代的趨勢又重演了。比如,早在2005年油價突破3美元之前,福特汽車公司就減產了旗下最大的SUV車型Excursion,該車重達3 400公斤,16公里就耗油1加侖。而節能的混合動力車大受歡迎,經銷商的售價甚至比標價還高。

簡而言之,產品設計的功能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則。該原則認為,當且僅當收益不低于成本時,才應采取行動。因此,只有收益(以愿意支付額外費用的消費者數量來衡量)不低于成本(以增加某一功能所能吸引的額外消費者數量來衡量)的時候,才應當增設某一產品功能。

這一原則同樣體現在汽車變速箱的演變當中。我那輛1955年產的龐蒂克采用的是當時最標準的3擋變速箱,現在我開的車早就用上了6擋變速箱。但在1955年,制造商制造6擋變速箱并非難事。為什么他們不這么做呢?

制造商同樣必須權衡產品增益與消費者買賬的意愿。從成本方面來看,變速箱每多一個前進擋,制造成本亦相應增加,前進擋越多,整車售價自然越高。消費者愿意出高價嗎?從收益方面來看,前進擋能帶來更好的加速性,而且更省油。所以,答案取決于有多少消費者愿意為了這些優點埋單。

汽車變速箱至少應該有兩個,甚至三個前進擋,才稱得上實用。所以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看,我那輛1955年產龐蒂克的3擋變速箱,顯然只達到了最低限度。因為如今的經濟比1955年更繁榮,所以,我們愿意為了提高加速性支付更多的錢。又因為更多前進擋省下的油錢比以前多了很多,所以它們的魅力也就更大了。這些變化合在一起,解釋了3擋變速箱的消失。

本章討論的例子將說明,不僅汽車設計的演變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則,其他各種產品和服務也都可套用它來進行解釋。頭三個例子闡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如果某項功能的確有用,但用得著它的時候很少,那這項功能添加到產品身上的可能性就不大。

為什么打開冰箱時,冷藏室會亮,冷凍室卻不會亮?

卡里姆·阿伯達拉

要回答這個問題,經濟學家必然會對比相關成本與效益。不管是在冷凍室還是在冷藏室,安一盞打開門就會自動亮的燈,成本差不多都是一樣的。這也就是經濟學家所謂的“固定成本”,在這里指的是,它不隨你開關冰箱門次數的多寡而發生變化。從收益方面來看,冰箱里有一盞燈,你找東西更方便。由于大多數人打開冷藏室的次數比打開冷凍室的次數要多得多,因此顯然,在冷藏室安裝一盞燈的好處更大。所以,既然加裝一盞燈的成本相同,那么,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在冷藏室安燈就比在冷凍室安燈更劃算。

當然,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認為在冷凍室安裝一盞燈不劃算。大體上,若從什么人愿意為這類功能的好處埋單來衡量,一個人收入越高,就越有可能愿意為附加的功能埋單。所以,成本效益原則告訴我們,為了享受冷凍室有燈所帶來的便利性,收入超高的消費者可能越愿意多花錢。果然如此。高檔冰箱生產商Sub-Zero生產的Pro 48冰箱,不僅在冷凍室安了燈,甚至連每一層單獨的冰格里都安了燈。這種冰箱的售價是多少?14 450美元。所以說,Sub-Zero的Pro 48冰箱,乃是證明成本效益原則的又一例外。

為什么筆記本電腦能在任何國家的供電標準下運作,其他大部分電器卻不能?

明蘇·貝

目前,美國電力系統提供的家用電是110伏,還有不少國家為220伏。筆記本電腦的電源線內置變壓器,使得電腦可以在兩種標準下正常運行。相反,電視和電冰箱則只能在一種標準下運轉。要想在法國用美國冰箱,你必須要單獨買一個變壓器,把法國220伏的電壓轉換成110伏。同樣,在美國用韓國電視,也只能單獨買一個變壓器,把美國110伏的電壓轉換成220伏的。為什么這些家用電器不能像筆記本電腦一樣到處通用呢?

傳送220伏的電比110伏要稍微便宜一些,同時也稍微危險一點。到底采用哪套輸電系統,大多數國家都曾進行過相當廣泛的論證,而一旦作出決策,國家就會向選中的系統投入大量資金。因此,指望各國改用統一的供電標準,在近期內是不現實的。所以,帶著電器跨國旅行的人,需要找些辦法來保證這些電器能在不同的供電標準下使用。

給所有電器內置變壓器無疑能滿足這一需求,但這么做會增加電器的制造成本。絕大多數冰箱、洗衣機、電視以及其他電器恐怕不會有出國旅行的機會,所以給它們加裝內置變壓器的額外支出,也就沒什么道理。

筆記本電腦卻是個例外,尤其是在它剛誕生的那段時間。當時購買筆記本電腦的人,大多是需要帶著它們到處出差的商務人士。對這些人來說,在國際航班上帶著沉重的變壓器實在是一種無法接受的負擔,所以筆記本電腦生產商從一開始就在電腦里內置了變壓器。

為什么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門上要安鎖?

利昂納·貝克、艾伯尼·約翰森

不少便利店全年無休,全天營業。既然它們從來不關門,為什么還要費事在門上安鎖呢?

當然,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緊急情況,迫使便利店暫時關門。比如,卡特里娜颶風過后,新奧爾良的居民被迫在全無準備的狀況下疏散。顯然,要是便利店里既沒員工又沒鎖門,肯定會變成搶劫者的上好獵物。

即便除掉這些有可能關門的緊急情況,便利店購買不帶鎖的門也說不上能有什么好處。

絕大多數工業門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門。——譯者注都是賣給無須24小時營業的地方的,而這些地方顯然都有理由希望門上有鎖。所以,既然大多數工業門賣的時候就帶鎖,那么所有的門都按同一模式制造肯定更便宜。這個道理跟所有取款機(哪怕是安裝在高速路邊的取款機)的鍵盤上都帶點字盲文是一樣的。

下面兩個例子表明,有時候,產品設計的細節,似乎還與幾何學原理有一定的關系。

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里賣?

幾乎所有軟飲料的包裝瓶,不管是玻璃瓶還是鋁罐子,都是圓柱形的,但牛奶盒子卻似乎都是方的。方形容器能比圓柱形容器更經濟地利用貨架空間。那么,為什么軟飲料生產商堅持使用圓柱形容器呢?

原因之一可能是,軟飲料大多是直接就著容器喝的,所以,由于圓柱形容器更稱手,抵消了它所帶來的額外存儲成本。而牛奶卻不是這樣,人們大多不會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

如果牛奶容器是圓柱形的,我們就需要更大的冰箱。

可就算大多數人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則亦顯示,它們也不大可能裝在圓柱形容器里販賣。不錯,方形容器(不管容器里裝什么東西)的確能節約貨架空間,但牛奶盒子節約的空間,顯然比軟飲料瓶子來得更劃算。這是因為,超市里大多數軟飲料都是放在開放式貨架上的,這種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運營成本。但牛奶則需專門放在冰柜里,冰柜很貴,運營成本也高。所以,冰柜里的存儲空間相當寶貴,從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裝牛奶的效益。

鋁制易拉罐的生產成本本來可以更低,可為什么人們不那么做?

查爾斯·羅丁

鋁制易拉罐就是用來裝飲料的。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區銷售的12盎司1盎司約等于28.35克。——譯者注鋁制易拉罐都是圓柱形的,高度(高12厘米)約等于寬度(直徑6.5厘米)的兩倍。如果把這種易拉罐造得矮一點、胖一點,能少用許多鋁材。比如,高7.8厘米、直徑7.6厘米的圓柱鋁罐,與現在的標準易拉罐容量相同,但能少用近30%的鋁材。既然矮一點的易拉罐造價更低,為什么人們至今仍使用標準易拉罐呢?

可能的解釋之一是,消費者會受到橫豎錯覺的誤導。所謂橫豎錯覺,是心理學上一種著名的視錯覺。比如,請看下圖中的橫條與豎條,哪個更長呢?大部分人都會自信滿滿地說是豎條長。但你只要量一下就知道,橫豎條其實一樣長。

橫豎錯覺:看起來似乎是豎條長,實際上卻不是。

由于存在這種錯覺,消費者可能不愿意買矮胖易拉罐裝的軟飲料,覺得它容量小。可這個解釋似乎暗示競爭對手放棄了輕松的獲利機會。也就是說,如果只有視錯覺這一個原因使得消費者不愿意購買矮胖易拉罐,那么競爭對手完全可以提供這種易拉罐,并明確指出這種容器的容量和傳統易拉罐完全一樣。既然矮胖易拉罐的生產成本更便宜,賣這種易拉罐的飲料廠商就能比傳統廠商提供稍低的價格,同時抵補其成本。所以,要是只有視錯覺這一個問題,必然會出現可為競爭對手所利用的輕松獲利的機會。

要是易拉罐矮一點、胖一點,能省下不少鋁材。

還有一種可能的解釋是,購買軟飲料的顧客更中意細長易拉罐的樣子。即便他們知道矮胖易拉罐的容量與之相同,還是寧愿多出點錢買細長的,道理跟他們愿意多出錢住景色好點的酒店房間一樣。

產品設計功能有時還反映出廠商的深思熟慮:不同的功能對用戶行為有著什么樣的影響。舉個例子,假設有人不想吃超速罰單,他興許會愿意多花錢買一輛帶超速警示功能的汽車。下面的兩個例子說明,制造商對某一設計功能的戰略決策,即此功能對產品的使用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會反映在產品身上。

為什么自動販賣機賣報紙的時候,允許顧客付一份錢拿若干份報,賣飲料的時候卻不是這樣?

布倫達·奎格利

如果你往一臺飲料自動販賣機里投入4塊錢硬幣,并按下可樂鍵,一聽可樂就從出口滾了出來。如果你還想買一聽,就得再投4塊錢硬幣。與此相比,如果你往一臺報紙自動販賣機里投4塊錢,機器的前艙打開,你可以輕而易舉地把當天的《紐約時報》整疊拿走。當然,照規矩你只應該拿一份,大多數顧客也并不貪圖這點小便宜。可為什么報紙販賣機的安全性如此之低呢?

機器的安全性低帶來的最明顯好處是:造價便宜。用不著一次只吐一份報的復雜機械裝置。硬幣落在一套簡單的機械杠桿上,杠桿受壓,松開販賣機前艙的鎖扣,打開艙門;等關上艙門,一切便恢復初始狀態。要是按照這種方式制造,飲料販賣機的造價也會便宜得多。那么,為什么兩種販賣機存在這樣的設計差異呢?道理只可能藏在收益方面。

兩種產品的關鍵區別在于,不誠實的顧客多拿飲料能給他帶來好處,可多拿幾份報紙卻沒什么用處。拿十份同樣的報紙并不比只拿一份多出什么收益來。

為什么有些車的加油孔在司機一側,有些車卻在副駕駛一側?

帕迪·于

租車開最叫人灰心喪氣的一個體驗是,像開自家汽車那樣把車停在油泵前,卻發現油箱位置在車身另一側,油槍夠不著。其實,汽車制造商只需要把加油孔統一設在汽車某一側,就能解決這個難題。可為什么他們不這么做呢?

在美國和其他車輛靠右行駛的國家,過街時右轉比左轉容易。所以,大多數司機通常會到能右轉進站的加油站加油。假設油箱總設在汽車的司機一側,那么,為了加油,駕駛員必須將車停在油泵的右側。這樣一來,在交通高峰期,所有向右的油泵就會擠滿車,而大多數朝左的油泵卻沒人用。

所以,不同車型的加油孔設在不同側面,意味著有些車能從左邊加油。于是司機就不用排隊等著加油了。這種好處(收益),顯然比給租來的車加油時偶然停錯了方向所帶來的成本大得多。

要是加油孔都在司機一側,加油站肯定會排起長長的車隊。

在有些情況下,產品設計不僅要符合產品可能的使用方式,產品希望向用戶傳達什么樣的信息,也會對它有影響。下面兩個例子說明,采用某一種形式所傳達的信息,更容易為人們所接受,或者其造價更為低廉。

為什么曼哈頓所有的出租車都是黃色轎車,而伊薩卡的出租車大多數是色彩各異的小貨車?

安德烈·切諾瓦諾夫

從曼哈頓帝國大廈樓頂俯視34號大街,你或許會好奇,為什么街上70%的車都是明黃色的轎車。除去極少的幾輛路特斯或者蘭博基尼,這些黃色轎車基本上全是出租車,多為福特產的維多利亞皇冠。可在紐約北部不遠的一座小型大學城伊薩卡,出租車沒一輛是黃色的,而且幾乎清一色都是迷你貨車。為什么會存在這一差異呢?

在曼哈頓,雖說打電話叫出租車的情況也有,但更常見的情況是,在出租車駛過身邊的時候招手叫停。因此,出租車顏色越搶眼越有利。研究表明,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明黃色最合適。人們曾經以為紅色是最顯眼的顏色,所以消防車至今仍刷成紅色,但也有不少消防隊現在開始把救火車改刷成了黃色。

在曼哈頓,出租車一般只載一名乘客,載四名以上的乘客并不會給出租車司機帶來什么好處。因此,出租車司機發現轎車更有吸引力,因為它們比小貨車便宜,而且能輕易滿足大多數需求。

但伊薩卡的出租車需求模式完全不同。在曼哈頓養車是很貴的,光是停車,一個月就得花500多美元;可在伊薩卡,養車便宜得多,所以大多數人都有車。既然伊薩卡依賴出租車的人相對較少,出租車滿街跑也就不經濟了。人們主要是通過電話叫出租車。這樣一來,伊薩卡的出租車司機也就沒必要把車刷成黃色。

有人或許會提出反對意見,認為紐約的出租車是黃色,原因在于,政府規定街上載客的出租車必須是這種顏色。此話不假。有人曾氣急敗壞地對取款機鍵盤上點字盲文的解釋表示反對,說高速路邊取款機鍵盤上有點字盲文也是因為政府有規定。兩種意見何其相似啊。出租車行業出現丑聞后,政府管理者對車輛顏色進行了規定,其目的在于為乘客提供一種便捷的方式,識別出有合法營運許可的出租車。他們選中黃色,是因為黃色是當時出租車的主流色調。為什么在政府做出規定之前,大多數出租車就是黃色呢?黃色顯眼這個假設大體上說得通。

伊薩卡的出租車司機偏愛小型貨車,是因為那兒的乘客一般都是結伴出行。學生和其他在當地沒車的人,收入往往偏低,分擔車資對他們來說更為經濟。比如,在紐約機場攬客的出租車,一般只需載一名乘客進城;可在伊薩卡機場攬客的出租車,大多會載六名以上乘客。

為什么硬幣上的人像都是側面像,紙幣上的人像卻是正面像?

安德魯·拉克

看看口袋里的零錢,你會發現,出現在硬幣上的前總統頭像都是側面像,分幣上的林肯、杰斐遜,角幣上的羅斯福、華盛頓和肯尼迪,全都側著臉。可在錢包里的紙幣上,你卻找不到側面像。1美元紙幣上的華盛頓、5美元上的林肯、10美元上的漢密爾頓、20美元上的杰克遜、50美元上的格蘭特,還有百元美鈔上的富蘭克林,皆為正面肖像。除去極少的例外,其他國家的情況也都差不多:硬幣上是側面像,紙幣上是正面像。為什么存在這樣的差異呢?

簡單地說,盡管畫家大多偏愛正面肖像,可金屬雕版中存在的技術難題,使得人們難以在硬幣上畫出辨識度高的正面肖像來。硬幣上可供作畫的空間一般不過4厘米見方,由于精細度不夠,很難畫出一張能叫人輕易辨識的正面肖像。反之,如果只畫側面像,要認出主體來就容易多了。要在硬幣上畫出足夠精細的正面肖像,雖然技術上辦得到,但費用也極為可觀。同時,隨著硬幣的流通,精致的細節很快就會磨損掉。

既然側面像更容易制造和識別,為什么紙幣上又棄而不用呢?這是因為,正面肖像的精細和復雜,能防止制造偽鈔。

本章的最后兩個例子旨在說明,有時候我們必須深入考慮歷史源流,才能對產品設計功能做出解釋。

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樣大,但DVD包裝盒卻比CD包裝盒要大得多?

勞拉·伊諾斯

CD的包裝盒是14.8厘米寬、12.5厘米高。DVD的包裝盒卻是10.45厘米寬、19.1厘米高。為什么光盤的尺寸一樣,包裝卻如此不同呢?

稍作挖掘,即可揭示這一差異的歷史源頭。在數字CD出現之前,大多數音樂是以黑膠唱片的形式出售的。黑膠唱片的包裝是30.2厘米見方的紙盒子。擺放黑膠唱片的貨架空間,剛好足夠擺上兩排CD盒子(包含當中的間隔)。CD盒子相當于從前黑膠唱片的一半寬,使得零售商無須承擔更換存儲架和展示柜臺的切實成本。

DVD包裝背后也隱藏著同樣的考慮。DVD出現以前,大多數租賃店放的是VHS格式的錄像帶,裝在13.5厘米寬、19.1厘米高的紙盒子里。錄像帶一般是標簽朝外并排展示的。在消費者逐漸改投DVD懷抱的過程中,DVD包裝盒保持同樣高度,方便租賃店在現有的貨架上進行展示。此外,DVD盒子跟VHS錄像帶盒子一樣高,消費者也會更樂于投入DVD門下,因為他們能把新買的DVD放在原來存放VHS錄像帶的架子上。

為什么女裝的扣子在左邊,男裝的扣子卻總在右邊?

戈登·懷德、凱蒂·惠勒斯等

針對不同購買群體對服裝功能的不同需求,成衣商采用相應的統一標準,這一點并不足為奇。可奇怪的是,女士適用的標準跟男士標準恰恰相反。如果標準完全是隨便制定的,那是另一回事,可男士標準明明也很適合于女士。畢竟,全世界90%以上的人(無論男女)都是右撇子,用右手從右邊扣扣子要容易多了。那么,為什么女裝扣子在左邊?

服裝問題嘛,歷史說了算。

在這個例子當中,好像真的是歷史說了算。17世紀扣子最初問世的時候,只有有錢人的外套上才釘扣子。按當時的風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則由仆人幫著穿。女士襯衣上的扣子釘在左邊,極大地方便了伺候女主人的仆人們(多為右撇子)。男士襯衫的扣子在右邊,不僅因為大多數男人是自己穿衣服,還因為用右手拔出掛在左腰上的劍,不容易被襯衫給兜住。如今還由仆人伺候穿衣的女士恐怕所剩無幾,為什么女裝扣子依然留在左邊呢?那是因為規范一經確立,就很難改變。既然所有女裝襯衫的扣子都在左邊,要是有哪家成衣商提供扣子在右邊的女士襯衣,就很冒險。畢竟,女士早就習慣了從左邊扣扣子,一旦扣子換到右邊,她們還得培養新習慣,改用新技巧。除卻這一實際困難,部分女士恐怕還覺得,當眾穿一件扣子在右邊的襯衣會叫人尷尬,因為看到的人會以為她穿的是男士襯衣。

本章小結

產品設計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費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滿足賣方保持低價、便于競爭的需求。這也就是說,產品設計必須在兩者之間實現平衡。

產品設計的功能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產品設計的細節還與幾何學原理有一定的關系。

制造商對某一設計功能的戰略決策,即此功能對產品的使用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會反映在產品身上。

產品設計不僅要符合產品可能的使用方式,產品希望向用戶傳達什么樣的信息,也會對它有影響。

必須深入考慮歷史源流,才能對產品設計功能做出解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郎溪县| 花莲市| 永济市| 阳春市| 铜梁县| 太保市| 岢岚县| 扬中市| 兴国县| 永泰县| 盱眙县| 建德市| 托克托县| 二手房| 民丰县| 三穗县| 团风县| 松滋市| 金乡县| 进贤县| 大悟县| 塔河县| 古浪县| 梅州市| 天门市| 南木林县| 博爱县| 翁牛特旗| 大理市| 东辽县| 富宁县| 凤台县| 平凉市| 宣化县| 荥阳市| 新郑市| 武冈市| 祥云县| 承德县| 玉环县| 望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