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管理10人以下小團隊:谷歌核心團隊實現10倍速成長的高績效秘訣
- (波)彼得·費利克斯·格日瓦奇
- 1422字
- 2021-12-03 15:41:50
第2章
“抱怨”和“爭執”是好事
用價值觀來提升安全感
我經常會提到下面這個事例。日本某家大型企業的一位管理者在酒席上說:“我絕對不會向自己的上司說真話。”
我覺得大多數日本人一直以來都不太敢向上司說真話,不過這位管理者不是“不敢說”,而是“不說”。我被他這種堅定的語氣嚇了一跳,于是在臉譜網上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參與調查的250人當中,每4個人中就有1個人認為“不應該對上司說真話”,每3個人中就有1人表示“平時不會對上司說真話”。
把上司視為危險事物的員工不可能擁有安全感。怎樣才能消除這種想法呢?
谷歌經常由管理者主持組織“人生旅程(life journey)”活動。
在活動中,成員把自己迄今為止的經歷盡可能詳盡地寫在一張A3紙上,并在每個轉折點標上①當時采取的行動、②該行動的意圖、③感想和體會,格式不限(參見圖表2)。寫完以后,成員還會用大約4分鐘的時間向大家介紹自己在人生中經歷了哪些轉折點,以及現在的自己是怎樣形成的,然后大家在此基礎上展開討論。

圖表2 人生旅程(記述示例)
格式不限,在轉折點時盡可能詳盡地寫出:①當時采取的行動;②該行動的意圖;③感想和體會。
討論過程中,成員之間會有很多感慨,如“沒想到你還有過這樣的經歷”“你的人生真有意思”“你肯定吃了不少苦吧”等。溝通并不是單純地復述事實,而是要從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出發。這種說真話(也包括抱怨)的溝通對增強安全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任何人都要默認對方是好人
在入職谷歌以前,我曾做過3年心理咨詢志愿者。
我在電話里傾聽過幾百人的傾訴,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極為情緒化,有的人試圖傷害別人,有的人陷入絕望的深淵,想一了百了……他們渴望在把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之前向他人傾訴,所以才會打來電話。
心理咨詢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作“無條件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指不附加任何條件、積極地接納對方,是心理咨詢的基本前提。
在一些極端情況下,心理咨詢師可能要給罪犯、心理病態者做咨詢,也會給精神分裂的人做咨詢。無論面對什么人,咨詢師都必須默認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好人。
他過去做過什么,現在在做什么,將來打算做什么,這些都不會問。首先要接納對方,把他視為一個人,這是挽救生命的第一步。
谷歌的亞里士多德計劃強調安全感的重要意義,我認為在本質上與無條件積極關注是相同的。管理者首先要接納面前的成員,否則就無法增強團隊的安全感。在做過心理咨詢的我看來,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管理者要為成員創造條件
我每個月都會面向意圖開創未來的商務人士舉辦一場培訓,培訓叫作“未來論壇”(MIRAI FORUM),大概有幾十人的規模。不是自夸,最近我的粉絲增加了不少,回頭客也越來越多。培訓會場設在東京,還會有人專程從關西或九州趕來聽課。
我問他們為什么參加我的培訓,不少人回答說“因為彼先生(熟悉我的人都喜歡這樣稱呼我)你總是用心地關注我。”或許他們在和我交流的過程中,能感受到我一直提倡的無條件積極關注吧。這讓我十分高興。
幫助管理者通過與成員的溝通來提高團隊業績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教練法和引導法(指管理者為了確保會議順利推進,從中立的立場提供幫助的做法,拙作《在谷歌、摩根士丹利學到的日本人不知道的會議規則》中有詳細介紹)等。
不過,在運用這些方法之前,管理者必須認可和接納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否則即使能在一對一面談等溝通中提出再好的問題,成員也絕不會敞開心扉。這里所說的認可,就是要讓對方感到自己得到了充分的關注。
總之,管理者必須用心關注每一名成員,否則任何教練和引導都無法提高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