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硅谷管芯片:芯片產品線經理生存指南
- 俞志宏編著
- 954字
- 2021-12-09 16:01:26
1.3 在芝加哥——學做工程師
碩士畢業時面臨選擇讀博士還是直接工作的問題。當時也拿了幾家名校的博士生聘書。有熟悉的教授建議,如果想要讀博士,其實可以先工作兩三年,獲得一些工業界的感性認識,于是同時我也找了工業界的工作。當時還算順利地找到第一份工作,畢業后就選擇正式在芝加哥附近開始上班。我工作的這第一家公司叫Control Solutions,是一個挺小的工程咨詢公司,專門幫各種客戶公司設計客戶自己力所不及的產品。其客戶包括很早期的特斯拉,美國最大的醫療儀器集團等。公司雖小,但是電源、電機控制、嵌入式設計、機械設計、定制軟件等都能做,甚至還能自己設計電機控制的ASIC芯片來自己用。公司的資深工程師都是從軟件到硬件能獨挑大梁、無所不能的厲害人物,從技術到為人處世都讓我受益匪淺,其中有幾位懷念的師友,在我的公眾號“硅谷硅事”中有所記錄。在十幾年前,在這家公司我協助和主持做了不少項目,獲得了各種技術能力的歷練,倒是勝于讀博士了。當時設計的幾個項目還歷歷在目:
(1)救護車上的無線充電器。當時公司的某醫療儀器客戶有一類產品是救護車用的電動液壓擔架,需要充電,但是救護車里因為血液和其他液體污染,不容易做傳統的插入充電,因此委托我們來設計解決方案。當時我和一位老先生參考各種前人的專利和論文,最后成功量產。
(2)水下運動中心。一健身器材客戶希望設計一套運用水流來調養身體的系統,涉及人機交互、電機控制等多方面協作。我和另一位軟件工程師共同完成。
(3)特斯拉的充電頭設計。2008年時特斯拉還默默無聞,當時市場部的領導接到對方需要設計和制造充電頭的訂單,后我與機械工程師共同完成。
(4)電動輪椅防撞設計。某客戶是電動輪椅制造商,希望給輪椅加上在繁忙場合可以自動避障的功能,我給輪椅加上一堆傳感器,很快完成。
類似這樣的項目還有一些,我至今認為,如果是技術卓越、人員強干的中小公司,其實更適合比較上進的畢業生來迅速提高自己的技術實力(例如學會游泳最快的辦法,也許是把人丟到游泳池里;提高技術最快的辦法,也許是丟一個大任務下去限時獨立完成)。我曾經與朋友討論,彼此都見過一些從蘋果等大公司出來面試的人,雖然背景很好,但是在大公司螺絲釘做得太久,其專業知識和實踐很少,有時只能做項目上一個很小的環節,未必對以后的職場生涯有利。
我后來因為工作調動,搬家到加州的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