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零開始學招聘: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功
- 董超
- 2606字
- 2021-12-09 11:55:40
4.1 渠道選擇程序
對于每一種招聘渠道,在正式啟用前,都應該做評估,預測該渠道的有效性。這是從管理角度對渠道選擇的一個管控。有效的渠道才能帶來合適的簡歷,進而實現招聘目標。
已有的招聘渠道是否有效,從招聘數據的統計中可以反映出來。而之前從未用過的渠道,又該作何判斷,就需要從其他角度來評估了。所以,在評審之前,需要了解招聘渠道選擇的一些策略。
4.1.1 招聘渠道選擇策略
一直在做招聘,效果卻始終不理想。主投簡歷基本不過關,即便是手動關鍵詞篩選的簡歷,也很難找到合適的人來面試。招聘網站開了一個又一個,可收到的簡歷一個比一個不匹配。這時候,招聘工作者就該思考,選擇的渠道是不是合適的。有的時候不是沒有路,而是所選的路方向錯了。
受制于多方面因素,招聘渠道的選擇,并不是“別人在用什么渠道,我就要用什么渠道”這么簡單。一般來說,一個招聘渠道選擇是否合適,基于四點考慮,如圖4.1所示。

圖4.1 招聘渠道選擇四因素
1.招聘渠道優劣
對于常用的招聘渠道,招聘工作者一定要知道它的優劣勢。這也就是別人用得好的渠道,到自己這兒就不一定適用的最根本原因。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校園招聘。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展校園招聘,有些企業就開始坐不住,盲目跟風了。校園招聘的優勢在于學生學習能力強,接受能力強,可塑性強,但其劣勢也非常明顯,那就是不適合人才培養體系尚未建立起來的公司。
學生有學生優點,但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走出校園要有很好的學習機會。如果公司人才培養體系和培訓體系都不存在,請問拿什么去吸引學生的加入呢?即便加入了,他離開的日子也不會太遠。再如獵頭招聘,優勢是能定向獲取企業所需人才,但費用很高,不適合招聘較基層崗位。
2.目標人群所在
即便是大眾渠道,其適用人群范圍也會有所不同。因為招聘渠道也存在層次的問題,這些因公司本身的定位而不同。拋開大眾常用的線上渠道不談,很多小眾的渠道,僅針對某些行業或某類職業,甚至是僅針對某一地區。這種渠道可用,但范圍不會很大,不能作為招聘的首選渠道。
有時候,招聘工作者對目標人群所在方向是很模糊的。一來受限于精力,無法深入探究每一職位人群所在,二來不是業務部門,無法更深入接觸業務人群,只能普遍撒網。但如果對目標人群比較熟悉,知道他們經常在哪些地方活躍,就很容易瞄準目標了。
就像人力資源工作者有自己的圈子一樣,不同職業的人員也有各自的活動圈子。很多人都通過朋友或熟人推薦直接跳槽,這也是現在網上合適簡歷越來越少的一個原因。即便是面談合適后等待入職的人員,都有可能因朋友一句話就改變心意而另選他家。這也是我在上一章提到的,招聘需求表上,可以讓用人部門給出招聘渠道選擇建議的原因。
3.招聘成本核定
從總的招聘計劃來說,每年的招聘費用是核定的,這是對招聘成本管控的要求。因此,選擇渠道,也會受制于此。就像前面說到的獵頭招聘,只要給他們招聘需求,一定可以保質保量地完成。可是,這筆費用的支出真的劃算嗎?
我們公司曾經考慮過開通一個專門面向計算機行業的招聘網站,在免費試用階段,招到了一些不錯的人員,但在最終審核確認階段,卻沒通過審批。因為經過數據分析,通過該渠道招聘的人員占比不足10%。雖然人員精準度比較高,但在絕對數量上少于常用網站,全年費用也是常用網站的3倍。綜合算下來,人均招聘費用較高,已遠超過平均水平。因此,有時候不是渠道不合適,只是因為與公司定位不符。
4.招聘體系搭建
招聘渠道不是說想用就用,也是需要管理和運營的。隨著公司發展,某些渠道可能不再適用,就需要及時舍去,更換新的渠道。或者,招聘戰略方向發生改變,相關招聘渠道的組合也需要跟著改變。
在招聘體系的搭建中,應該著眼于整體,兼顧細節。需要考慮以下四方面,如圖4.2所示。

圖4.2 渠道體系搭建考慮點
(1)公司崗位序列
不是所有崗位都需要外部招聘,比如很多公司并不對外招聘管理層。管理層的空缺,基本都是從現有人員中提拔,只補充基礎崗位人員。崗位序列的存在,就是幫助公司梳理現有人員。如果有崗位空缺,尤其是較難招聘到的崗位,就可以考慮從該序列其他崗位入手,將現有的合適人員調入空缺崗位中去。
(2)外部渠道特點
渠道都存在著某些類似與重疊,畢竟市場的蛋糕就那么大。分析常用渠道,按照功能進行歸類,在做渠道選擇時,就可以盡量避免渠道功能的重疊。一般來說,針對某種類型的招聘渠道,不宜超過兩個,這樣才有更多招聘預算去考慮其他領域不同方向的渠道。
(3)渠道組合選擇
對公司自身來說,在選擇渠道上也有自身的特點。有的偏愛現場招聘,有的偏愛線上招聘。不同的招聘風格對渠道的選擇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這些風格的形成,是基于公司人才需求來源。另外,企業戰略的轉型,也會對招聘渠道的組合產生影響。比如,公司有了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就更青睞于招聘可塑性強的年輕人,那么,校園招聘自然而然就會成為招聘的主渠道。
(4)人員工作分工
越是大型公司,工作劃分就越細致,招聘工作也不例外。為了避免重復勞動,每個人負責的工作內容會有所不同,那么對渠道的選擇也會有所不同。比如我們公司,招聘組就分成了四個小隊,即社會招聘小隊、校園招聘小隊、獵頭招聘小隊和內部招聘小隊。基于此,招聘渠道的選擇就非常明確了,每個小隊都有自己的招聘渠道。如果有了新的劃分,渠道的選擇也會跟著改變。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招聘渠道的選擇就不再那么困難了。選擇能用又好用的渠道,才能擴大簡歷量,從中篩選到合適的簡歷,邀約到合適的人。
4.1.2 招聘渠道的申請
在確定了招聘渠道之后,需要進行申請與確認。
申請是確保后期查詢時,直接了解當初開通招聘渠道的緣由,尤其是某些臨時啟用的招聘渠道。比如某分公司早在幾年前開通過某渠道,之后沒有續簽。現在又重新開啟,招聘網站顯示后臺有賬號,不需要重新申請開通。這時如果有當初的申請表單,就知道為什么會開通以及后來為什么沒有續費。
確認則是對需求的必要性、有效性及費用情況進行最終的審核。如前一小節中的招聘成本核定中講到的,雖然有些渠道有用,但有用不一定符合公司開通的條件。而這并不在一些招聘工作者所要考慮的范圍內,因此需要相關領導的審核。
招聘渠道審核表較簡單,如表4.1所示。
表4.1 招聘渠道審核表

注:如開通過或試用過,招聘效果一欄需做文字描述,否則可不填。
需要提醒的是,招聘渠道的開通,都源于當前招聘的需要。在每年做招聘計劃的時候,也需要對已有的招聘渠道做一個梳理。合適的,可以繼續留用,甚至挖掘出更大的使用價值;不合適的,則可以考慮暫時或永久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