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卑感和優越感要維持基本平衡

每個孩子都有自卑感,且有對優越感的追求,只有在自卑感和優越感得到合理的引導且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兒童才會身心健康。但自卑感和優越感之間很難維持基本平衡,要么是孩子野心過大,要么會在感覺能力不足后放棄努力。當然,這些孩子與正常發展的孩子也一樣,都只是一部分,但是他們的行為卻十分頻繁。

我們先來談談第一種情況,野心過大的孩子。我們發現,在同一個班級的兩個小學生之間,也會出現明爭暗斗的現象,這兩個小學生身上會出現一些令人討厭的個性特征,比如善妒。一旦對方的成績超過自己,就會生氣,當別人各方面比自己優秀時,就心生緊張,甚至出現一些身體上的不適,比如頭疼、胃痛等。我們都知道,一個個性健全且和諧的人身上是不會出現這些特征的。

由于這些兒童身上呈現出嫉妒他人的表現,因此很難與其他同學友好相處,即便是一個普通的游戲,他們都會想著贏他人,但是他們不可能每次都拿第一,所以慢慢地他們開始不喜歡集體活動,每次與人接觸,他們就不開心,而且總是感覺自己地位不穩,所以會對其他人頤指氣使。一旦他們處于這種不安的氛圍中,就會感到緊張,表現得驚慌失措,這樣的孩子,很難真正地成功。

這些孩子十分看重父母給自己的任務,他們認為這是父母對他們的殷切期望,認為自己在父母眼中是比其他孩子優秀的,他們希望成為焦點人物,且愿意一直背負著這樣的期望前行。

我們很希望人類有這樣一種完美的方法,能讓這些孩子免于這些內心的紛擾,但事實上,這樣絕對理想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且這樣理想的環境更不存在,不然的話,問題兒童也不存在了。正是因為這種不存在,孩子身上背負了種種殷切的期望,這讓他們苦不堪言。在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過度的雄心,與那些身心放松的孩子相比,他們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這一點,在他們即將面臨無法回避的種種困難時表現得尤為明顯。當然,想要讓這些孩子免受這些困擾,希望是極為渺茫的,因為我們給出的理論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并不適用于每個孩子,這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另外,我們還需要重視的一點是,在問題來臨時,孩子日益膨脹的好勝心擊敗了孩子的自信心,進而也使他們失去了面對難題的勇氣。

在那些好勝心過強的孩子身上,我們發現,他們最為看重的是結果,是被認可。如果沒得到他人的認可,他們的內心就極為焦慮。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對于任何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保持心態的平衡,遠比立即解決這些困難更重要,但那些好勝心強的孩子并不理解,他們只需要來自他人認可和仰慕的目光,否則,他們的生活難以為繼。

這樣的孩子太多了,因此,保持心態平衡十分重要。

還有一種情況,在孩子感覺能力不足后,就會陷入一種低迷和壓抑的情緒中,逐步放棄努力,從此頹廢下去。他們放棄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理解自己真正的處境,也沒有成人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繼續努力的動力和方向了。

那些好勝心強的孩子,之所以陷入困惑的境地,是因為人們向來習慣了用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來判斷他們,而不是用他們面對和迎接困難的勇氣和毅力等來判斷他們。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追求優越感能反映個體爭強好勝的個性特征。有的孩子在學校追求優越感就是這樣的心態,所以讓他們中途放棄很難,因為其他孩子已經在路上了,他們不可能停下,他們的斗志已經被激發了。不少教師發現了孩子的這一特點,所以企圖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激發那些不求上進的孩子的競爭心,對于那些尚有勇氣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方法或許管用,但是對于那些成績已經跌入谷底的孩子來說,過低的分數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困惑,束手無策,然后陷入愚蠢遲鈍的狀態中。

反過來,我們在培養孩子的這一問題上,如果能用關愛和理解去對待,那么,我們會發現孩子會帶給我們很大的驚喜,他們會展現出我們未曾發覺的智力和能力。在這樣的方法下,孩子會表現出更大的好勝心,這是因為他們害怕回到從前的狀態,從前的失敗感和無用感像一記記警鐘提醒著他們,時時督促他們不斷前進。所以,他們總是繃緊神經,總是馬不停蹄地奔波,總是在過度工作和學習,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會認為自己做的還不夠。

而在孩子追求優越感的過程中,如果方向偏移,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孩子上課拖延,我們可以看成是孩子對學校所布置的任務的一種正常表現,孩子有這樣的表現,表明孩子不想費心去完成學校的任務和要求。事實上,他們盡一切所能就是為了違背學校的要求。

從孩子的這一想法出發,我們大致就能理解那些問題孩子的各種惡劣行徑了。孩子自身是有對優越感的追求的,但他們這種對優越感的追求不但不符合學校的要求,還表現為跟學校的要求對抗,那么,問題就產生了。孩子會做出很多典型的反抗行為,開始變得無可救藥地做出一些讓家長和老師反感的事,這些孩子會表現得像一個小丑一樣,總是會做出各種惡作劇,引人發笑。除此之外,他還故意去挑釁同伴,和社會上的不良少年廝混,甚至違法犯罪。

此時,我們不得不說,學校的作用是巨大的,學校的教育不僅影響著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更掌握了孩子在未來社會中的成長和發展。學校處于家庭和社會之間,學校為孩子提供了教育和培養環境,也有機會彌補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有責任幫助孩子為適應社會生活而做好準備,也有責任幫助孩子在未來社會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社會盡一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容县| 松桃| 怀化市| 永城市| 乌鲁木齐市| 双辽市| 谷城县| 新源县| 东城区| 如东县| 巨鹿县| 买车| 社会| 东乌| 东方市| 武隆县| 济源市| 潞西市| 平南县| 双鸭山市| 泰和县| 峨山| 台中县| 友谊县| 城市| 巨野县| 沧州市| 奎屯市| 新密市| 安康市| 晋中市| 宜宾市| 方山县| 上蔡县| 博罗县| 鄂温| 乐清市| 新闻| 渝北区| 孙吴县| 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