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語言心理學(完全圖解版)
- 張熙編著
- 1805字
- 2021-11-29 09:49:51
家庭和諧,是最好的語言教育環境
許多教育專家都在強調,家庭對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作為構成家庭主要成員的父母,更是擔負著家庭教育這樣的重擔。其中,為孩子營造出一個和諧的家庭壞境成為了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灣,它是遮風擋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飛理想的土地。
一個和諧的家庭壞境,可以幫助孩子忘卻疲勞、緊張和煩惱,這時候家庭成為了孩子前進的加油站。孩子會在一個和諧的家庭壞境里獲得生機與活力,在父母那里獲取信心和勇氣。因此,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優秀表率,首先就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壞境。
對于和諧的家庭壞境,心理學家是這樣概括的:家庭成員之間配合得非常合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這樣和諧家庭壞境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沒有心理上的壓迫,各方面都能夠得到健康的發展。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孩子未來的精神風貌都來自和諧家庭的教育。如果孩子處于和諧的家庭環境中,他就會表現得精神振奮、性格開朗、活潑樂觀,渾身充滿了自信;反之,如果孩子處于一個壓抑的家庭氛圍中,他就會表現得性格內向、缺乏熱情、感情脆弱,有可能還會形成嚴重的心理障礙,出現抑郁癥等心理疾病,這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也形成了思想上的代溝與隔閡。
生活在什么樣的家庭,就帶給孩子什么樣的發展。那些在缺乏和諧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他們的身心得不到健康的發展,繼而影響到他們未來一生的生活。據調查,那些不夠和諧的家庭很容易造成家庭的不完整和孩子的畸形發展。因此,為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是作為父母的首要任務。
小貼士
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體會他們那個年齡階段下的心態,這樣就可以進行和諧的溝通。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很小,擅自剝奪了孩子的權利,其實,這時候,父母要做到對待家庭成員人人平等,創造出一種民主的家庭氛圍,少一些專制。當父母言行失當的時候,也要虛心接受孩子的建議。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則要耐心誘導,不要急躁,也不要對孩子發脾氣。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應極力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多給孩子一絲微笑與鼓勵,多一些夸獎與欣賞。
若一個家庭吵架不斷,父母之間也不能互相寬容,常常因為一件小事就爭吵,甚至動手打架,孩子處于這樣的環境中,就會感到煩躁,時間長了,孩子在性格上也會烙下不良的印記。所以,作為父母應該互相謙讓,和諧相處,一家人感情融洽,互相尊重,這樣和諧的家庭環境才能讓孩子感到舒心,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并且,父母的行為還會影響到孩子,讓他懂得關心別人、尊重別人。父母之間需要和諧相處,避免矛盾,減少爭執,讓孩子有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
來自父母的關懷能夠激發孩子對生活的信心和熱愛,父母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關愛。但是,這樣的關愛并不是沒有節制的溺愛,而是有原則地關愛,重點放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上。雖然,今天的孩子不愁吃穿,但他們仍需要生活上的關心及學習上的關注。尤其是當孩子遭遇了挫折和失敗的時候,更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愛的存在。
不管父母的經濟條件如何,都要努力為孩子創造溫暖舒適的家庭環境。家庭環境的舒適并不需要貧富來區別,而是由內而外的溫暖與舒適。貧窮的父母,只要多配合也能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富裕的父母,不僅僅是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環境,還需要把愛的溫暖帶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