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辦事有妙招
  • 石地
  • 6827字
  • 2021-11-25 14:33:39

3.幽默是辦事的高級語喜藝術

幽默,是一種行為的特性。它是以一種愉悅的方式讓別人獲得精神上的決感。同時,說話幽默,也體現了一種待人寬容、小事糊涂的語言溝通藝術。幽默的力量,決不僅僅在于博人一笑而已,它能潤滑人際關系,祛除憂慮愁悶,提高生活涵養,針砭某種社會弊端以及營造一個辦事的寬松氛圍。心理學家凱瑟琳說過:“如果你能使一個人對你有好感,那么也就可能使你周圍的每一個人甚至是整個世界的人,都對你有好感。只要你不只是到處與人握手,而更是以你的友善、機智、幽默去傳播你的信息,那么時空距離就會消失。”

1964年間,毛澤東請章士別的女兒章含之擔任他的英語教師。初次給毛澤東教授英語,章合之十分拘謹緊張。為了能使章含之消除緊張情緒,調解氣氛,毛澤東就有意岔開話題中心,和章含之展開下述對話:

毛:“你什么時候入的黨啊? ”

章:“1957年1月。”

毛:“行呀,了不得啊,我這個主席還不知道,我的章老師硬是我黨的老黨員嘛!”

就這樣,毛澤東的一句幽默的玩笑話,使年輕的章含之和領袖之間消失了許多無形的距離,心情放松許多。因此,有人稱幽默是辦事兒語言中的高級藝術。

幽默語言還能夠顯示你的機智,使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某西餐館內顧客和服務員之間的一段對話是這樣的:

顧客:“我要的菜還沒有做好嗎?”

服務員:“你訂了什么菜?”

顧客:“炸蝸牛。”

服務員:“噢,我去廚房看一下,請您稍等片刻。”

顧客:“我已經等了半小時啦?”(生氣地說)

服務員:“這是因為蝸牛是行動遲緩的動物……”(倆人都笑了)

幽默法的類型,是根據幽默點的語言組合特點劃分的。“幽默點”是從幽默氛圍中產生的,語言幽默氛圍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客觀基礎:當語言組合方式一旦出現“變異”,語言幽默的客觀基礎也就開始形成。而那些“變異”性越強的語言組合方式,其幽默氛圍通常也就越濃,這些“變異”性很強的組合方式,如果有機地與認識主體的特殊的心理活動過程相結合時,語言的幽默氛圍便會強烈地凸現出來。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星期天常是妻子的緊張“戰斗日”,丈夫可能還在廠里加班。妻子做了一桌好飯菜,忙了一天,丈夫很晚才回來,于是發生以下“口仗”:

妻:“又回到飯店旅館來啦!”

夫:“廠里加班,沒辦法……”

妻:“廠里,廠里,你以廠為家算了,還回來干啥?”

(此時,丈夫盛飯,一聲不吭,坐下埋頭吃飯,魚、肉不沾,只吃一碗青菜……妻子看了看,又火了。)

妻:“毛病!怎么老吃青菜,魚里、肉里有毒啊?”

夫:“青菜好,壓壓火……”。

一句“壓壓火” 的雙關語,凸現幽默氛圍,頓時把妻子逗得笑起來,一場“家庭戰爭”馬上熄火。

由此可見,幽默點往往出現在語言的反常組合上,即語言組合與人們共有知識相違,完全超出人們預料的范圍。這里應該特別指出的是,在語言的反常組合中所形成的幽默點,是通過一定的語境條件實現的,并非是語言自己本身能產生的。按照語言的反常組合特點來看,幽默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l)否定式幽默法

否定式幽默法,是甲乙兩種相互對立的事物,從肯定甲事物出發,隨之以加人乙事物內容而達到否定甲事物為歸宿的方法。

交談聽“否定”,要以退求進,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尤其是對朋友、親人。

學者胡適在處理家庭沖突時就運用了這樣一種方法。

一次,大學者胡適的夫人,埋怨社會上的“大男人主義”,胡適聽了搖搖頭說:“也不全是,當男人也有‘三從四德(得)’。”

胡夫人:“哦,哪‘三從’?”

胡適:“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了要盲從。”

胡夫人:“‘四德’呢?”

胡適:“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舍得……”

眾所周知,封建時代男人要求女子做到“三從四德”,本是對立于“大男人主義” 的。胡適卻把“三從四德”加以肯定,加以變換歸納,反而以“三從四得”(諧音),否定了‘大男人主義”,道出了在家庭內部之間,要溫厚謙讓說話幽默,這樣才能融洽關系。

郭沫若是一位文學大師,也是一位幽默大師,他妙語連珠,風趣幽默,深受人們的愛戴。1945年,廣東漫畫家廖冰兄的漫畫《貓國春秋》在重慶展出,有人請他和郭老等吃飯。席間,郭老問廖冰兄:你的名字為什么那么古怪,自稱為兄呢?” 畫家王傳代為解釋:“其妹名冰,故用此名。” 郭老聽后,微笑道:“哪!這樣我明白了,郁達夫的妻子一定名部達,邵力子的父親一定叫邵力。” 幾句話說得大家哈哈大笑。6O年代,郭老為創作電影劇本《鄭成功》來到廈門。在南普陀寺吃素餐時,僧人遞上菜單,請郭老修飾指正。郭老略一思索,就將菜單上的菜名排列了一下,編成富有韻律的句子,一邊吃一邊打著節拍,嘴里高聲唱了起來:“千層腐皮紅醋面筋,腐竹酥白碧青,南普米粉玉翠花生,半月沉江長生果湯,酸鹵菠蘿甜炸酥釀,三杯茅臺,醉的不亦樂乎!” 順口溜巧妙地嵌入十種素菜的雅稱。郭老的這段順口溜,使南普陀寺的素菜錦上添花,名揚四海。

在對外交往中,郭老的口才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1961年9月,郭老率我國代表團訪問緬甸。在緬甸議會的歡迎宴會上,議長風趣地致詞:“緬甸是農業國,最寶的是雨,雨大兆豐年。今年雨水特別多,原來是‘沫若’來到了緬甸(“沫若”恰是緬語“雷”的同意語)。”這番話頓時引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郭老隨即回答說:“不是雷——沫若帶來了雨,而是雨帶來了雷——沫若。” 話音未落,全場又爆發出一陣暴風雨般的掌聲,宴會氣氛熱烈融洽,賓客們都為兩位領導人的妙語所折服。

上面關于郭沫若的幾則妙語,我們讀后仿佛看到了一位幽默風趣、妙語連珠的人在我們眼前。郭沫若之所以妙語連珠,這與他的豁達、樂觀、開朗的性格有關,同時也與他知識豐富、反應靈敏等有關系。

有人問一位舞蹈演員:“有人說跳迪斯科扭屁股是頹廢,你同意嗎?”對此,假如正面回答是或不是,都顯得蒼白無力。這位舞蹈演員用反法句作了風趣而令人信服的答復:“新疆舞可以扭脖子,蒙古在可以扭肩膀,為什么迪斯科不可以扭屁股呢?不都是扭身體的一部分嗎?”

真是絕妙的回答,兩句反詰,勝過千言萬語。

(2)岔道式幽默法

辦事兒時我們運用岔道式幽默法會使許多事情不致于陷人僵局。通過反邏輯的方式造成笑料的方法。

80年代中期,作家王蒙出任文化部長,在一次中外記者招待會上,一位外國記者問他:“王先生,您能否談談30年前的王蒙和30年后的王蒙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 王蒙聽了笑笑說:“30年前和30年后的王蒙,都叫王蒙,這是相同點;30年前的王蒙20多歲,30年后的王蒙50多歲,這是不同點。” 話剛講完,全場哄堂大笑,外國記者則哭笑不得地搖頭。

用故意違反同一律的方法,造成幽默氛圍,從而取得良好的交際效果。

在1980年總統競選中,里根在底特律對人說:“一天夜里,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卡特走過來問我為什么搶他的工作。我對他說,我不想搶他的工作,我只是想做總統。”

這里卡特所說的“工作” 意思是指他總統的“工作”,而里根卻偷換了概念,把“工作”換成了總統。本來大家對卡特的話是都明白的,這樣一換產生了強烈的幽默效果。

阿凡提當理發區,大巴依來剃頭,總是不給錢。阿凡提想整治他一下。

有一天,大巴依又來理發了。阿凡提給他刮臉時問他:“巴依,你要眉毛嗎?”。

“當然要!這還用問!”“好,你要我給你!” 阿凡提說著,就把巴依的兩條眉毛刮了下來,遞到他手里,巴依氣得說不出話。

“巴依,胡子要嗎?”

巴依連忙改口說:“不要,不要。” 阿凡提又嚓嚓幾刀,就把巴依的胡子刮下來,扔在地上。

阿凡提的所作所為是利用詞語的多義性來“偷梁換柱”。巴依的“要”是指留在原來地方,不用剃掉。而阿凡提卻把它換成“你要就給你”。“不要”是指不要剃下來放在我的手里,留在原來的地方。阿凡提把它換成“不要就剃下來扔在地上”。這樣產生了幽默效果。

威爾遜任新澤西州州長時,他接到來自華盛頓的電話,說新澤西對的一位議員,即他的一位好朋友剛剛去世。威爾遜深為震動,立即取消了當天的一切約會。幾分鐘后,他接到了新澤西州的一位政治家的電話。

“州長”,那人結結巴巴地說,“我,我希望代替那位議員的位置。”

“好吧”,威爾遜對那人迫不及待的態度感到惡心,他慢吞吞地回答說:“如果殯儀館同意的話,我本人是完全同意的。”

(3)雙關式幽默法

為了使自己要辦的事情容易被對方接受,我們可以用雙關式幽默法,這是利用一個詞的語音或語義同時關聯兩種不同的意義并進行曲解的方法。

從前有個有錢人,非常吝嗇,待人很刻薄。有一天吃飯的時候,來了客人,他把客人留在客廳里,自己偷偷地溜到里面吃飯去了。客人很生氣,大聲說道:“這座廳堂很可惜,許多梁柱被蛀蟲蛀壞了!” 主人聽見了,急忙走出來,問道:“蟲子在哪里?”客人笑了笑,答道:“它在里面吃,外面怎么知道?”

客人的話答話是雙關語,表面上說是蛀蟲,實際上是主人。主人自然能夠聽出話中話。

在延安時,毛澤東有一陣子右肩發痛,時常痛得不能人睡。毛澤東問他的保健醫生朱仲麗,究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朱醫生對他住的窯洞仔細察看了一番,發現這洞內朝北的那一面依著山,有一個約兩米高、一米寬的洞。這下可找到原因了,“對了,對了!就是從這個防空洞口吹進來的過堂風害人。”她肯定地說。毛澤東順著朱醫生手指的方向看去,接口說道:“好,這個原因尋著了。看起來,不正之風是可以使人生病的哇!今天我從你這里學到了學問。我看,凡是從防空洞里吹出來的風,總是逆風和歪風,那就非堵住它不可。要不然,真會像你講的那樣,會害死人的!我們要爭取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一定得提防從防空洞里鉆出來的歪風,不能有半點大意啊!”

毛澤東的話是雙關語,表面上是說從隱蔽的防空洞里吹出來的歪風、逆風,實際上是說資產階級的壞風氣,會使我們革命隊伍里的一些人受到毒害,思想上患病。我們非得把那害人的“防空洞”堵嚴、堵死不可。

(4)借題幽默浩

借題幽默法是指巧妙地借助別人的某一話題,引申發揮,出人意料地表達自己的某種思想。

南唐時,京師大旱,烈祖問群臣說:“外地都下了雨,為什么京師不下?” 大臣中漸高說:“因為雨怕抽稅,所以不敢入京城。” 烈祖聽后大笑,并決定減稅。

申漸高的話就是借題發揮,巧借烈祖的話,引申發揮,表達了京城稅太多,應該減稅的思想。非常巧妙,效果也很好,烈祖在笑聲中接受了他的意見。

阿凡提害眼病,看不清東西。國王偏叫他來看這個看那個,還取笑他說:“你不論看什么,都把一件東西看成兩件,是嗎?你本來窮得只有一條毛驢,現在可有兩條了,闊起來了,哈哈!”

“真是這樣,陛下!” 阿凡提說,“比如我現在看你就有四條腿,和我的毛驢一模一樣呢。”

有一天,國王和大臣帶著阿凡提外出打獵。天氣炎熱,熱得國王和大臣汗進衣衫,他們就把濕透的衣衫脫下來搭在阿凡提的肩上。

阿凡提本來就夠熱了,再加上國王和大臣的衣衫,更是汗流如雨。國王見阿凡提熱得滿頭大汗,便故意戲弄他:“阿凡提,你真不簡單,能馱一頭驢馱的東西。”

阿凡提聽了很生氣,但卻平靜地說:“不,我肩上馱的是兩頭驢的東西。”

阿凡提兩次對國王的回答,用的都是巧借話題法。從中可以看出阿凡提的智慧。借助國王的話題,進行引申發揮,諷刺了國王。

(5)機智幽默法

人們在社交場合中,往往會遇到令人發窘的問題和尷尬的處境,那怎樣才能做到遇事不驚,從狼狽難堪的境地中解脫出來呢?運用急中生智的幽默術是最好的方法,把自己思維的潛在能量充分發揮出來,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冷靜、樂觀、豁達,使自己的精神處于一種自由的、活躍的狀態,說出機智而又幽默的語言,幫助解困。

有一次,著名京劇老生演員馬連良先生演出《天水關》,他在劇中飾演諸葛亮。開演前,飾演魏廷的演員突然病了。一位來看望他的同行毛遂自薦,替演魏延這一角色。

當戲演到諸葛亮升帳發號施令巧施離間計時,這個演員想和馬連良開個玩笑,該魏延下場時,他偏不下場,卻搖搖擺擺地向諸葛亮一拱手,粗聲粗氣地說道:“末將不知根底,望丞相明白指點!”

但是,這個突如其來的情況并沒有難倒馬連良。他先是微微一怔,旋即向“魏廷” 莞爾一笑,說道:“此乃軍機,豈可明言?請魏將軍站過來。”“魏廷”

一聽,只好走到“諸葛亮” 眼前。只見“諸葛亮”稍微轉了一個身體,俯在“魏廷”耳邊輕聲說了一句什么,那“魏延”口中連呼“丞相好計!丞相好計!”然后趕忙匆匆下場。

這段臨場現加的“戲”,連臺下的老觀眾也沒有看出其中的奧妙。其實,馬連良的“好計” 只不過是壓低嗓門,笑著對這位同行罵了句:“你這個五八蛋還不快點滾下去!”

馬連良不愧是一位藝術大師,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不忙不慌,而是巧言解困,他采用的就是機智幽默法。

有一個劇團,由于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他們將一個戲連續上演了一百多場,劇中有這樣一場戲:一個貴族被關押在一所監獄里,一個看守給他送來了一封信,他就把信當眾念了一遍。每次演出,這個看守遞給貴族的總是寫滿了他念的內容的信,扮演看守的演員這天要跟演貴族的演員開個玩笑,看他是否能背誦這封信。他上臺后,遞給貴族的是一張白紙,而不是真正的信。演貴族的演員打開一看,心中一驚,他知道這是在跟他開玩笑。可是信的內容他一句也記不得呀,他停頓了足足有兩秒鐘,多尷尬!他“嗯”“啊” 了兩聲。突然他計上心頭,擺出了貴族的架子,

說到:“這光線太暗,你念給我聽吧!” 演看守的演員暗叫道:“好啊,都推給我了?”他雖然每天晚上都聽“貴族”讀一遍,可他也記不上兩句。手接過信猶如接過一枚炸彈。但他畢竟是老演員,很快鎮定下來,假裝把信展開,放在眼前一看,然后說:“不錯,光線確實太暗,連我都看不清,你等著我去拿眼鏡來。”他連忙走下臺,換上了原來那封信,同時也沒忘從什么人臉上扯下一副眼鏡。

這兩個演員都很機智,在困境面前,不忙不慌,都找到了臺階,既體面,又幽默,與前面的馬連良的機智是相同的。

安徒生生活儉樸,戴著破舊的帽子在街上行走,有富人嘲笑他:“你腦袋上邊的那個玩意兒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嗎?”

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邊的那個玩意兒是什么?能算是腦袋嗎?”

安徒生攻擊對方運用的是針鋒相對,以牙還牙的機智幽默,攻擊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對方簡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與此具有同等效果的是海涅的一次攻擊。

海涅是猶太人,經常因此而遭到一些“大日耳曼主義者” 的攻擊。一次晚會上,一個自稱為“素有教養” 的旅行家,對海涅講述了他環球旅行中發現的一個小島。他說:“你猜猜看,在這個小島上,有什么現象最使我感到驚奇?”接著他說:“在這個小島上,競沒有猶太人和驢子! ”

海涅白了他一眼,不動聲色地反擊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只要我和你一塊到小島上去一趟,就可以彌補這個缺陷了!”

旅行家的本意是說海涅是驢子,海涅卻機智巧妙地將對方比作驢子,從而維護了自己的尊嚴。

(6)荒謬幽默法

荒謬的幽默以插科打渾為特色,具有戲劇性。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不要立即糾正對方的荒謬,而是模仿對方的推理方法,使韻味升級,從而獲得幽默的效果;另一種是對對方的邏輯和結論不作正面的反駁,而把它作為前提加以演繹和引申,引到一個顯而易見的荒唐的結論上去,由結論的荒唐從反面證明對方的荒唐。

一位小姐與一位先生在聊天。小姐認為世界上最鋒利的是這位先生的胡子,這位先生不解。小姐說:“你的臉皮這么厚,但你的胡子居然還能破皮而出。”

而這位先生反問道:“小姐,你知道嗎?你為什么不生胡子廣小姐自然不知道。“因為你臉皮更厚的緣故,連尖銳、鋒利的胡子也無法破皮。”

先生的回答絕妙。針對小姐的戲濾,提出了反戲濾。即我有胡子是因為胡子尖刺透了皮膚,而你沒有胡子則是因為你的臉皮更厚,再尖利的胡子也無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一對夫妻閉僵了,妻子動手收拾行李,并且說道:“我再也呆不下去了,我要永遠離開這里!”

聰明的丈夫也開始收拾行李,并說道:“等一等,我也呆不下去了,我和你一起走!”

妻子出走已不成為其家,丈夫也出走,更不成為家,這是一種荒謬。丈夫本該留她,卻和她一起走,這是雙重荒謬。正是這雙重荒謬,才可能使妻子體會出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正是這雙重荒謬,避開了正面交鋒,把一觸即發的矛盾緩和。

需要強調的是,在運作幽默談吐時,要考慮場合和對象:一般情況下,在日常社交場合中,可多用幽默;在學術性或政治性交往活動中則應慎重運作幽默,應防止不適當幽默削弱聽眾對主題的注意;在鼓動性的言談中一般不用幽默。因為,這類講話一般需

要聽眾激動、緊張起來,幽默會松弛這種情緒和氣氛,要防止濫用幽默,切忌把滑稽當成幽默。幽默與滑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僅僅逗人一笑的是滑稽;使人想一想才笑的才稱得上是幽默。幽默是人們高尚情操和完美人格的外露,如列寧所說:“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適當給人們增加些笑料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不看對象、場合而油腔滑調,自認為幽默風趣,實際上是“小丑”,被人內心瞧不起。幽默即風度,一個人具有幽默的風度,其魁力就會大增,哪怕你并不漂亮。據報道,已有54歲的英國人威利其丑無比,他的臉整個像癲蛤蟆。但他幽默無比,其語言常常令人捧腹大笑,以至于有三位年輕而漂亮的姑娘爭著要嫁給他。因為,幽默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機智、聰慧、勇敢、愛心、正義感、尊嚴和質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爱县| 建阳市| 涿州市| 安丘市| 姚安县| 新余市| 岚皋县| 双牌县| 武功县| 定远县| 教育| 灌云县| 泾川县| 柳州市| 昌邑市| 重庆市| 嘉荫县| 吉安市| 留坝县| 叙永县| 五莲县| 清远市| 万州区| 吴江市| 桦川县| 略阳县| 邛崃市| 宜丰县| 巴彦县| 乌兰县| 忻城县| 广南县| 永善县| 南雄市| 南充市| 玉环县| 精河县| 资兴市| 格尔木市| 溧水县|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