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見機行事化糾紛
  • 石地
  • 724字
  • 2021-11-26 11:34:50

第二章 利用矛盾破營壘

拿破侖在漫長的戰爭中,最主要的敵人是控制海上霸權的英國,因而他總把爭取東方的農奴制沙俄帝國作為他外交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

拿破侖上臺不久,就利用俄國同英、奧的矛盾,尋求同俄國接近的途徑。他在意大利戰場上同奧地利進行軍事較量的同時,密切注視著俄、英兩國為爭奪馬耳他而造成的嚴重對立,決計利用他們之間的利害沖突進行分化瓦解。1800年7月,拿破侖采取了一項重大的外交步驟。他通過外交部長塔列朗給沙俄政府一封信,表示法國可以立即和無條件地將6000名俄國戰俘連同他們的所有軍旗送回俄國,并宣布為每個戰俘配備新武器和發給新軍服。接著,拿破侖又給沙皇保羅寫第二封信,重申法國抗擊英國保衛馬耳他的決心。

在拿破侖的不斷拉攏下,沙皇保羅一世態度迅速改變。保羅一世在登基諭告中曾經聲稱,要用一切手段推翻“狂暴的法蘭西共和國”,是歐洲封建干涉主義的主要鼓吹者與積極參加者。現在,他咒罵的拿破侖如此“友好”地對待俄國戰俘并表示要保衛馬耳他不受英國侵犯,而自己的盟友英國卻“背信棄義”,把原由沙俄控制的馬耳他據為已有。于是,保羅一世決定與法國建立友好關系,放棄干涉法國內政的政策,表示法俄兩大強國協調起來,就能對其它地區發生有益影響,建議法國在英國沿岸采取措施。保羅一世宣布對英國所有船舶的封港令,驅逐路易十八,派使者到巴黎簽訂和約和商討成立法俄聯盟事宜。沙皇甚至計劃與法國聯合,把英國人趕出印度。

拿破侖面對強大的反法聯盟,僅僅依靠軍事手段來解除困境自然是不行的。還要通過政治或外交手段分化瓦解敵人營壘,化敵人營壘中的主要成員為自己的盟友,這就能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拿破侖抓住俄英矛盾的要害——馬耳他問題作文章,拉攏俄國同法國接近,借以孤立和打擊英國,確屬上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广宗县| 桓仁| 舞阳县| 乐安县| 饶阳县| 托克托县| 西吉县| 巫溪县| 乌审旗| 城固县| 龙井市| 肥东县| 调兵山市| 邓州市| 武义县| 赤壁市| 油尖旺区| 巴马| 马关县| 丽江市| 梁平县| 洛阳市| 衡东县| 方城县| 赤峰市| 壶关县| 弥渡县| 内江市| 蓬溪县| 武安市| 华池县| 宣恩县| 正宁县| 龙游县| 县级市| 丰镇市| 江油市| 固阳县| 建湖县| 北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