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家妙吃承包商
美國有位談判專家想在家中建個游泳池,建筑設計的要求非常簡單:長30英尺,寬15英尺,有溫水過濾設備,并且在6月1日前做好。談判家對游泳池的造價及建筑質量方面是個外行,但這難不倒他。在極短的時間內,他不僅使自己從外行變成了內行,而且還找到了質量好價錢便宜的建造者。
談判專家先在報紙上登了個想要建造游泳池的廣告,具體寫明了建造要求,結果有A、B、C三位承包商來投標,他們都拿給他承包的標單,里面有各項工程的費用及總費用。談判專家仔細地看了這三張標單,發現所提供的溫水設備、過濾網、抽水設備、設計和付錢條件都不一樣,總費用也有差距。
接下來的事情是約這三位承包商來他家里商談,第一個約好上午9點鐘,第二個約定9點15分,第三個則約在9點30分。第二天,三位承包商如約而來,他們都沒有得到主人的馬上接見,只得坐在客廳里彼此交談著等候。
10點鐘的時候,主人出來請第一個承包商A先生進到書房去商談。A先生一進門就宣稱他的游泳池一向是造得最好的,好的游泳池的設計標準和建造要求他都符合,順便還告訴主人B先生通常使用陳舊的過濾網,而C先生曾經丟下許多未完的工程,并且他現在正處于破產的邊緣。接著又換了B先生進行,從他那里又了解到其它人所提供的水管都是塑膠管,他所提供的才是真正的銅管。C先生告訴主人的是,其它人所使用的過濾網都是品質低劣的,并且往往不能徹底做完,拿到錢之后就不管了,而他則是絕對做到保質保量。
談判專家通過靜靜的傾聽和旁敲側擊的提問,基本上弄清楚了游泳池的建筑設計要求及三位承包商的基本情況,發現C先生的價格最低,而B先生的建筑設計質量最好。最后他選中了B先生來建造游泳池,而只給C先生提供的價錢。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后,談判終于達成一致。
競爭者都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爭取這項工程,然而鷸蚌相爭,真正得利的還是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