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項運動
科學的適度的體育鍛煉是延長最佳年華、增強體質(zhì)的最佳方案。應寓健身鍛煉于日常生活中,即使每天抽出15分鐘慢跑或20分鐘步行,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健全的心靈寓于健康的身體。”這句格言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而且歷久彌新,到今天仍然適用。生命在于運動,人若不動,也就不能生存,更不能成為有思維有感情的高級動物,但運動必須合乎科學,按照科學規(guī)律去運動,才能達到健身的目的。一個人如果不按科學規(guī)律去運動,盲目地做一些不適合于自己身心的運動,那就不僅得不到健身的效果,反而會損害健康。
堅持科學的健身鍛煉。科學的適度的體育鍛煉是延長最佳年華、增強體質(zhì)的最佳方案。應寓健身鍛煉于日常生活中,即使每天抽出15分鐘慢跑或20分鐘步行,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卡耐基說:“我發(fā)現(xiàn),煩惱的最佳‘解毒劑’就是運動。當你煩惱時,多用肌肉,少用腦子,其結果將會令你驚訝不已。這種方法對我極為有效——當我開始運動,煩惱也就消失了。”“運動是健身的法寶。”這是古今仁者智士、養(yǎng)生者、長壽者已取得的共識。因此,很早以前,體育運動就被作為健身延年、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經(jīng)常參加運動的人,其死亡率比同齡不參加運動的人低。美國學者巴芬勃格爾研究有關參與運動和死亡危機率的關系,結論是:時常做適量運動的人其死亡率,在男性比沒有參加運動的人低30%,女性低50%,可見適量運動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人類社會中所有的美和激情都是運動的衍生物,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選擇一項運動,一項適合我們自己的運動呢?有專家為我們提供了一些運動法,我們不妨試一試。
散步,是日常生活中最簡單又易行的運動法,運動量不大,但健身效果卻很明顯,而且不受年齡、體質(zhì)、性別、場地等條件限制。人常說:“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百練不如一走”,足以說明散步在保健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一些長壽老人,都把散步作為延年益壽的手段。如革命老人徐特立,年近九旬時,仍堅持日行500步;革命老前輩朱德同志,在暮年每天還散步3次,每次3里,這對朱老的“老而強壯”起了很大的作用。當然,散步的關鍵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否持之以恒。
冬泳,可以降低體溫,延年益壽。冬泳活動,早在建國初就有人進行,但是,作為一項群眾性的運動,是從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通過對冬泳者體質(zhì)與健康的研究,可以肯定地說對健康確實有益。
簡化太極六段拳,太極拳巧妙地融合了氣功與拳術的長處,動靜結合,在全身運動的基礎上,尤側重腰脊及下肢的鍛煉,它運動量適中,老少咸宜。既適用于強健者增強體質(zhì),又適用于多病者康復鍛煉,尤其適用于中老年人強身抗衰,故成為中老年人的黃金項目。許多研究報告表明,長期進行太極拳鍛煉,不僅對骨關節(jié)、肌肉、神經(jīng)、血管等運動系統(tǒng)有益,而且對內(nèi)臟,尤其是心血管系統(tǒng)也都有良好的影響。
此外還有簡便易學的保功十六法、養(yǎng)生十六宜、自我保健按摩、自我健美按摩等。當然對于行動不便者,靜坐何嘗不是一項很好的運動呢?靜坐可使人氣血平和,陰陽平衡,還可以祛病強身,增強耐寒和消化能力,也可潤澤肌膚,達到美容的功效。
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不可能從事多種運動,只能在自己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一項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對一般人來講,運動就是為了強身健體,而不是為了奪冠,所以,選擇一項適合于自己的運動項目是沒有什么困難的,也可以自己根據(jù)實際情況自行設計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選擇一項運動項目,關鍵是要能夠持之以恒,堅持下去就會見到效果,不僅培養(yǎng)了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而且,也培養(yǎng)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如果一個人一直堅持一項運動項目,就有可能成為這一方面的強手和高手,也可能因此而獲得比賽的獎杯。很多吉尼斯世界紀錄就是被這樣一些堅持一項運動的人奪取的。
選擇一項適合我們自己的運動,因為只有運動我們才會更健康。所以健康專家認為:“生命在于運動,運動調(diào)試健康,生命在運動調(diào)試中求得平衡。”那么我們既然認為運動能調(diào)試健康,而且是首選方案,就可以根據(jù)自己不同的狀況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因為運動是我們健康的“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