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禍從口出
  • 石地
  • 1499字
  • 2022-07-11 16:54:59

照本宣科人云亦云--鸚鵡嘴

古有“鸚鵡學舌”的典故,其中學舌的原意是模仿別人說話。鸚鵡嘴比喻的是自己沒有主見,別人說什么就跟著別人也說什么。就像鸚鵡學人說話那樣,呆頭呆腦地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宋朝釋道原在《景德傳燈錄》有載:“有行者問:‘有人問佛答佛,問法答法,喚作一字法門,不知是否?’師曰:‘如鸚鵡學人語,話自語不得,為無智能故。’”

鸚鵡可愛,是因為鸚鵡沒有自己的思維,唇舌卻非同反響;人若是也沒有自己的主見,愣有鸚鵡嘴似的唇舌非同反響,那還叫什么人呢?比如你身為一個部門主管,在聽候老板用語言安排任何任務時,你先是聽他耳提面命,接著照本宣科地向下屬傳達他的指令,無奈你根本沒有領悟他所言的精神實質,結果鬼使神差地把好端端的話給傳擰了。

只要大腦沒有壞死,人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自發性思考的產物。如果放棄自發性思考,不說話又會窒息,那當然也就只能跟著別人的“屁”聊解寂寞了。

為什么好好的人非要跟鸚鵡似地學人說話呢?依我看,膽小求穩,是其最根本的原因。因為膽子小,自然怕擔事,更怕擔責任,只求自己能四平八穩地當一個老好人。要是這樣不說話也就罷了,問題是還有一怕——怕因為不說話而遭人冷落,于是就不得不張嘴說說話。說話說什么話呢?張三傳了個絕對新聞,李四報了個最新消息,后面還有王五馬六尚未知曉,跟著傳吧,反正有“原版”可證,傳者不用擔事即可。鸚鵡嘴在平常就喜歡嘰嘰喳喳,沒事“說著樂”。但對他人而言,就是說得越多,人家越覺得犯困。如果鸚鵡學舌、人云亦云地把一個消息說了好多遍,那么這個消息即使再驚奇也會變得毫無光彩、平淡無味。

但凡鸚鵡嘴者腦細胞組織儲存的盡是聲像的條件反射,這和人類所倡導的獨立思維相去甚遠。太多的人吃過禍從口出的虧,這種教訓足以讓一些人誠惶誠恐地管好自己的嘴,別人沒做過的事莫做,別人沒說過的話莫說,逢人遇事只當自己從著眾人鸚鵡學舌、人云亦云,充當傳達者、跟呼口號者,只要道德猶在,精神與意志的淪喪算不了什么。這類人看似管好了自己的嘴,實質上只能算是一只比鸚鵡肥碩、卻無觀賞價值的無聊肉身。

別以為鸚鵡嘴不會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就算你只會人云亦云,因為你沒有分析能力,所傳之語又均有“出處”(亦即出于他人之口),所以恰恰是有了你這種鸚鵡嘴,才會把一些本是“有聊”之事傳成了無聊之事。有諺語說,“流言止于知(智)者”,意思就是說人是有腦子的,既然有腦子,就要用自己的腦子去了解事實真相,不要像鸚鵡那樣,只會跟著別人說什么也說什么,否則,社會上就會四處布滿流言蜚語。

以上詬病的鸚鵡嘴還是民眾中的鸚鵡嘴,如果這種嘴作為一種病癥,波及到一官半職或學者身上,并“落實”到他們的職業中,情況又會怎樣呢?

我用一句話概括,叫“寡廉鮮恥”!

如今隨著物欲的膨脹,追求金錢的單一性期待使越來越多的人在人際交往的素養上趨于蛻化之勢。相反,那些本來有真才實學的智力者或有政治頭腦的管理者的能力卻開始萎縮,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已經拿不出什么有創造性的東西,只會跟著所謂的經驗隨波逐流,光長一張鸚鵡嘴,人云亦云。在這種“大背景”下,大話、套話、官話之類不冒政治與經濟風險的“學舌話”便成了各類團隊各種會議的主流。會議結束,該混的還混,該歇的還歇,只要不涉及金錢、利益,大家相安無事!

這幫?著臉皮拿著“納稅人”的錢裝模作樣的學者或管理者,既無真知灼見,又無講真話的膽量,在某些更高層的領導者眼里可能是“聽話”的楷模,但就從他們光長一張鸚鵡嘴這一點來看,他們無疑只是不值國人期待的尸位素餐者。

人不思則無欲,不思而語則為退。鸚鵡嘴只作為人類語言的條件反射者與傳導者,自然無自發性思考之理念,故當稱最難管的十二大壞嘴之第二大壞嘴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靖市| 城口县| 伊金霍洛旗| 涪陵区| 永福县| 新丰县| 南涧| 双牌县| 固安县| 敦煌市| 兴业县| 新河县| 黑河市| 南宁市| 尼木县| 喀喇| 库尔勒市| 鄂尔多斯市| 故城县| 察哈| 水城县| 滦平县| 伊通| 通山县| 右玉县| 吕梁市| 兴业县| 财经| 兴宁市| 三门县| 新乐市| 阳山县| 峨山| 沂南县| 呼伦贝尔市| 海南省| 磐石市| 丘北县| 夏津县| 海口市|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