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43章 有責任感的人,才能遠行(2)
- 第42章 有責任感的人,才能遠行(1)
- 第41章 不一定能偉大,但一定能崇高(3)
- 第40章 不一定能偉大,但一定能崇高(2)
- 第39章 不一定能偉大,但一定能崇高(1)
- 第38章 活到老,學到老(2)
第1章 序言
人類社會最大的規則,莫過于適者生存。綜觀歷史,不論是人類歷史,還是生物進化史,不難發現,整個歷史都遵循著適者生存。對于我們來說,要能適者生存,就要學會處世。
坦白地說,處世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我們身邊各種各樣的人,都能夠在這個社會上有一片天地,而且都活得很好,也說明了處世并沒有統一標準。一個人從小到大,從大到老,一生都在經歷,有很多的無奈和滄桑,也有很多的精彩和喜悅。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處世故事,每一個人也都能分享很多處世的經驗。
通過對這些經驗的學習,我們發現,在為人處世方面,很多東西是相通的。大凡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這些相通的點匯聚起來,我們總結了六個方面:心態、人緣、尺度、智慧、價值和品行。這六個方面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勾勒出了成功人士的處世格言。
毫無疑問,對于一個人來說,心態相當重要。有的人甚至認為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了一切。我們處于一個快速發展變化的社會中,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好的心態,那么很難適應這樣的社會。也許一個不可避免的遺憾就將他徹底打垮,也許一個微不足道的成功,就讓他徹底墮落。順境時春風得意,喜氣洋洋;逆境時,灰頭土臉,烏云滿面。這樣的表現,顯然是心態出了問題。然而一個人的好心態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在社會中不斷總結和鍛煉的。擁有好心態的人,就擁有了一筆巨大的財富。憑借這筆財富,無論在何時何地,他都能保持著健康,都能夠功成名就。
人緣對于社會中的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說的是人緣的重要性。為人處世,要學會和別人友好交往,平等交往。不要故作高調,不要有優越感。否則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好的人緣重在自己的培養,要在平時就和別人搞好關系。與人交往不要過于精明,不要生怕自己吃虧。要知道好的人緣往往就在一次次不精明,一次次吃虧中產生的。當然,好的人緣并不意味著自己一定要做老好人,其實做好人也是要講究手段的。人緣的根本在于合群,當你在群體感覺很愜意的時候,往往是你最合群的時候,也就是人緣最好的時候。要注意對群體傾注感情,當然,不能對群體過于依賴,過于依賴容易喪失自我。
一個人處世必須有一定的尺度。在這個尺度的范圍內做人做事才能不出格。要做到能方能圓,這樣才能所向無敵。任何東西都不要過度。比如做好人,不要過度,要講究手段;又比如說與人的交情,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為知己。即使成為知己,最后分道揚鑣,也是常有的事情。這時,人就要注意保全自己。一個人的尺度還在于以一種平等的態度對待所有的人。圣人說,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現實社會中,有很多危墻。比如說人心中的種種致命的消極思想,比如輕信等等,人要主動遠離這些危墻,這樣才能夠保全自己。人不要過于精明,要學會韜光養晦的藝術。
處世必須講究智慧。人類社會有許多的智慧值得探究。比如人們對弱者往往有一種普遍的同情,對強者的毀滅往往有種幸災樂禍的態度。基于此,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柔弱勝剛強,不要表現過剛,做人做事也不要高調,當你成為萬眾矚目的時候,你也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強者,別人對你的毀滅自然抱著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人要學會藏器于身,要相機而動。通過人格魅力來影響別人。同時也接受別人的影響。在相互影響中,取得各自的合適距離。為人處世,要學會變通,不要將自己的生存權柄授予別人,生存權柄是一個人的根本所在,一定要保護好。在社會中,寧可得罪君子,也不要去得罪小人。有些時候,你的一句快意恩仇,很可能將自己的家人連累進來。小人的報復是很無恥的。
人生的價值何在?這是必須考慮的問題。生命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追求生命的成功,追求生命的意義,這種成功和意義就是生命的價值。要想取得這種價值,就必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無限潛力,對自己很是忠誠。同時要培養自己的能力,要有大眼光,要懂得學習,無論處于什么樣的境況,都可以通過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生命價值。沒有誰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向往,對生命價值的追求往往就是對自由的向往。一個人要想追求自由就不能有太多的得失心,就要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自己的財富并非金錢一種,包括自己的人品、才華等等都是難得的財富,比金錢更寶貴。懂得生命的價值還在于自己要懂得保全自己,不要將最寶貴的一次生命輕率地交托出去。
品行對于處世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人的品行是處世的脊梁。一個沒有品行的人只能爬行在社會上,茍活著。品行要注重氣度的培養,一個人有大氣度,就有大視野。對人要存有一片素心,這是心中的大慈悲。處世不要顯得精明,甚至可以像呆子一樣傻頭傻腦地堅持著自己的原則和品行,這是大智慧。其實大道無道,圣人不仁。真正懂得道和仁的人往往我們很少發現他們。好的品行還在于不流于世俗,人只有不流于世俗才能有豐功偉業。人要培養自己的品行,不妨采用負重的方法。當你將責任負在自己身上的時候,責任能夠促使你走得更遠。當然責任絕對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榮譽。有了責任的人總是善于去珍惜時間,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演員,都在社會舞臺上扮演著自己的角色。角色的精彩與否,恰當與否,我們無法苛求,只能盡自己的努力將角色扮演得更好。處世的格言很多,但是進行分類歸納,對現在具有指導意義的不外是上述六個方面。倘若有人能從以上六個方面出發,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處世技巧,那么必然會極大地改善處世的能力。希望本書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