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
康熙間,有術人攜一植,植中藏小人,長尺許。投一錢,則啟植令出,唱曲而退。至掖,掖宰索植入署,細審小人出處。初不敢言。固詰之,始自述其鄉族。蓋讀書童子,自塾中歸,為求人所迷,復投以藥,四體暴縮;彼遂攜之,以為戲具。宰怒,殺術人。留童子欲醫之,尚未得其方也。
【譯文】
康熙年間,有一個賣藝的人,帶著一個盛酒的小桶,桶里藏著個小人,高一尺多。有人把一枚錢投給那賣藝的,他就打開酒桶讓小人出來,唱一個曲子,就又退回酒桶里。
到了掖縣,掖縣的縣令要賣藝的人交出酒桶,把它帶回縣衙。仔細審問那小人,問他是從那里來的。小人開始不敢說。縣令堅持問他,他才開始述說他的家鄉和親族。原來他是一個讀書的兒童,從學塾放學回家,被那藝人所迷,又喂他一種藥,四肢急速縮小。那藝人就帶著他,做為表演的工具。縣令大怒,把那賣藝的處死了。留下那孩子,想要醫好他,尚未得到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