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亦方亦圓的交際習慣
“亦方亦圓”是一句古老的口頭禪,那么何為“方”,何為“圓”?
一般來說,自然形成的都是圓的,人為修飾的都是方的,因此,方為動,圓為靜,方是原則,圓是機變,方是以不變應萬變,圓是以萬變應不變。外表要圓(大智若愚),內心要方(清靜明志)。對己要方(嚴以律己),對人要圓(寬以待人)。有圓無方則不立,有方無圓則滯泥。所以,交際時也要亦方亦圓,方中有圓,圓內容方。在社會交際中,要能把圓和方的智慧結合起來,做到該方就方,該圓就圓,方到什么程度,回到什么程度,都要恰到好處,才能左右逢源。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自尊是自我規矩,自我規矩便能自成方圓。自尊心是一種美德,是促使人不斷向上發展的一種原動。莎士比亞說:“假使我們自己比于泥土,那我們就將真的成為被踐踏的泥土了”。又說:“沒有自尊心的人,即等于自卑。”在人際交往中要維護自己的尊嚴,也要維護對方的尊嚴。自尊與自大并無關聯,只有自卑與自大,才是聯在一起的。有人比喻說:“自卑感與自大狂,乃一手的兩面,好似刀片,兩邊都有傷人的鋒刃。”這個鋒刃不僅傷人,還能傷自身。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最忌諱的是自作聰明,自以為英雄,好為人師。以平常心待人,不卑不亢,這是交際中的規矩。離開這一點是談不到方圓的。
(2)求大同存小異
要想達到在交際場合外圓內方的境界,你必須堅持“求同存異”的原則。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經歷,每個人有每個人看待世界的出發點,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這就注定在交往中會有些觀點的碰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找到與別人相同的地方,就沒有了共同話題。如果只談與人相同之處,而不堅持自己的獨特之處,就會失去自我。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看到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對新中國所持的態度不太友好,所以就在發言中說,我們不是吵架來了,我們是求同存異來了。這充分體現了他對外交活動的靈魂的把握。會后,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到我使團住處拜訪,表達了友好的意思。
剛剛成立的共和國就是從那時開始逐步和世界各大洲的國家建立起了外交關系。
(3)方圓有術,縱橫捭闔
交際需要交談闊論,暢所欲言,以傳其情,達其意,抒其志,明其志,以起溝通、交流之效,從而協調、融洽與交際圈的關系。但有時也會遇到令人尷尬的局面。
①在專橫的人面前
專橫的人最渴望別人尊重他的態度,以自己說了算為個性特征,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哪怕是高見,更容不得別人的善意批評。對這樣的人,你說得再透徹、精粹、精采,他也不買你的賬,甚至招致他的滿心厭煩,心懷嫉恨。在這樣的人面前,最好是保持沉默,任他聲嘶力竭,口沫飛揚,你聞而不語,給他個“此時無聲勝有聲”,以柔克剛。
有些地位、身份較特殊的人,在他們的言談中表現的與其地位、身份相應的某些專橫味道,對他們保持積極的沉默也是必要的,如上級,長輩的訓話。
②在別人激憤時
有些人發表意見,闡述見解時情緒激昂,言辭激烈。這種情形,一是他的講話確實是真知灼見,遍地珠璣,二是他的講話是偏激,錯誤頗多,并無過人之處。但不管哪種情形,他是自我感覺良好,此時你老反駁他,他肯定會充耳不聞,或者言語相加,竭力辯駁,弄你一個下不來臺。待到他心平氣和之時,再與他理論一番也不為遲。
③在有理說不清時
有時你在交往中會陷于有理說不清的境地,有時急于表白,以讓真相公之于眾。但你面前如果是一個不明世理的人,你就不要對牛彈琴,費那份力氣也不值得,多說無用,你就沉默不語,裝一次傻瓜,到顯得你更有修養,在別人看來,你不是不對,而是不想與無知之人爭論罷了。
④在陷入意見孤立時
在一個人經過深思熟慮,形成了自己的意見,總希望在某個場合傳達出來,讓別人了解它,接受它。你的意見與大多數人的意見相抵觸,正確也好,錯誤也好,深刻也好,膚淺也好,都會遭到別人的反對和排斥,即使有的人沒有站起來與你爭個高低,從別人那充滿了疑惑的目光里,你不難發現 自己的處境。這時你最好是不與人爭,而是沉默而視,傾聽別的聲音,反省自己所言是否真的站得住腳。
在人際交往中要想成功,就必須遵循以下原則,這是專家學者們的精辟見解。
第一,要切忌背后議論人。
在與人接觸交往中,或者跟自己的親朋好友接觸交往中,都要竭力避免背后議論人,不負責任的議論,不僅失去了交往的目的,反而會傷害同志親友間融洽的感情。特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盡可能避免說別人的短處。有時言者無意,聽者有心,不徑而走,挫傷他人自尊心。
第二,說話要有分寸,有條理。
與朋友、同事相處,有人總是搶話頭,放長線,拉長話,沒完沒了,令人討厭,時間一長大家會離你遠遠的。
第三,不顯露有恩于別人。
同事、朋友之間總會有互相幫助的地方,你可能對別人幫助比較大,但是,切不可顯示出有思于他人,這樣會使對方難堪。
第四,不忘別人的恩德。
自己對別人的幫助不要念念不忘,但是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卻要掛在心頭。無論誰的幫助,不論得益大小,都應適度地向人家表示感謝,這樣,不但增進友情,而且也表示了“受恩不忘”’的可貴品格。
第五,做不到的寧可不說。
對朋友說謊失去信任,這是最大的損失。所以,新老朋友相交,都要誠實可靠,避免說大話。要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寧可不說。
第六,不揭穿別人的秘密。
不說穿別人的秘密特別重要。每個人都有一些穩私,知道的不要說,不知道的不要問,因為這是于你無益對他人有損的事。
第七,要注意謙虛待人。
在同志、朋友面前,不要把自己的長處常常掛在嘴邊,老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成績,如果一有機會就說自己的長處,就無形貶低了別人抬高了自己,結果被人看不起。
第八,不要憨言直語。
要融洽各方面的意見,不要只憑自己的主觀愿望,說出不近人情的話,否則是得不到別人的好感與贊同的。只有言詞委婉,才能融洽感情,辦成事情。
第九,要有助人為樂的強烈道德感。
正確的道德觀是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和取得交際成功的重要環節。這要求大家有正義感,善于區別真善美、假丑惡,毫不猶豫地堅持原則,棄惡揚善。當別人需要的時候,應該毫不猶豫地伸出熱情之手,去關心、支持和幫助別人。既是互相交往,就應當相互尊重,特別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 不去侵奪他人的幸福,尊重他人的事業選擇、生活 方式、志趣愛好。不隨意支配他人,不輕率地傷害 別人的自尊心、自信心,這樣才受到人人的尊重。
第十,要有理解寬容的待人態度。
同人打交道,交朋友,就需要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理解別人的痛苦和需要。要與人為善,寬容大度。要配合默契,熱情有度,要真心待人,以此來贏得大家的信任、尊重和友誼,從而獲得更多的朋友。
以上十條是人際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則,只有這些原則不違背,養成好的交際習慣,你才能在人際交往中成為一個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