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巨鉤破“洞屋”,吳越勝淮南

武器裝備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已日益顯出巨大的威力,使人驚嘆不已。其實,古人早就發明了種種用于戰爭的工具,使其逐漸替代了原始的“角力”。

但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并且,駕馭先進技術裝備的仍是人類的智慧。所以說,戰爭不僅僅是武器的較量,更是智謀的斗爭。下面這一戰例,講的就是怎樣利用軍事技術進行斗智的。后梁開干二年(908年),割據江浙的吳越與割據淮南的吳,互相之間的爭奪升級了,尤其是為爭奪蘇州城,雙方都動用了大量兵力,戰斗進行得非常激烈。

淮南軍將領周本、何朗率軍包圍了吳越所統治的蘇州(今江蘇省蘇州市),久攻不下。后來,他們想出了新的辦法。淮南軍制造了一種高大的攻城工具,上面蒙上牛皮,可以抵擋亂箭飛石,像個大屋子一樣,軍中稱之為“洞屋”。攻城時,士兵就隱蔽在“洞屋”之下,一直推進到城墻下面,借著“洞屋”遮蔽,發動猛烈進攻。吳越守軍起初看到這樣的龐然大物,都十分驚慌,不知該如何對付。守城將領孫琰看到弓箭飛石不能很好地發揮效力,也十分著急。他仔細觀察“洞屋”的結構,終于找到了破敵的招數。孫琰讓士兵們在長竿頂端裝置滑輪,輪下裝置巨鉤,把鉤子象釣魚一樣垂下,立刻就勾起“洞屋”頂上的牛皮,懸空釣走。這一下,淮南軍的攻城士卒全都暴露在守城軍的射擊之下。淮南軍只好退卻。他們無法接近城垣,便用石彈向城上猛烈射擊。吳越守軍又想出新的辦法對付。吳越軍把一張張大網張設在城墻上,淮南軍的石彈,都被大網接住,吳越軍安然無恙。攻城的淮南士兵眼看一次次受挫,無法攻克蘇州城,士氣漸漸低落。吳越王錢繆決心守住蘇州城,又派牙內指揮使錢鏢、行軍副使杜建微等,率軍增援。

蘇州城里跟城外水道互通。包圍蘇州的淮南軍為了隔斷城中守軍與外部的聯系,在水中設置了羅網,上面綁著銅鈴。即使是魚鱉通過,岸上都會聽到鈴聲。增援蘇州的吳越軍趕到后,無法與城中取得聯系。反復試探,只有從水道進入城中。吳越援軍的司馬福決定親自穿過羅網。他先藏到水中,用竹竿敲打漁網,淮南軍士兵聽到鈴聲,急忙拉起網來察看;司馬福就利用這個機會,潛水通過。這樣,他在水里停留了三天,才算穿過了一重又一重羅網,進到城里。從此,城里守軍的號令及調動,跟援軍密切呼應,淮南軍都感到驚奇,認為簡直像是有神靈相助一樣。

吳越軍經過充分準備,對包圍蘇州的淮南軍發起了總攻擊。

城中守軍和城外援軍密切配合,前后夾擊,大破淮南軍,生擒將領何朗等30余人,俘擄戰艦200艘。淮南軍攻城部隊統帥周本乘夜色撤退逃走,吳越軍一直追到皇天蕩(蘇州市西),再次擊破淮南殘兵敗將。淮南軍將領鐘泰章率領精銳部隊200人,擔任后衛,他在沿水的茭白叢中,大量插入軍旗。吳越追兵不敢貿然前進,這才退回。淮南軍圍攻蘇州城達七個月之久,至此無功而返。

【簡評】

把科學技術用于戰爭,古今無不如此。但戰爭并不是簡單的“斗法”,誰發明的武器先進就一定能夠取勝,而是要靠將帥的謀略,你“魔高一尺”,我就能“道高一丈”,歸根結底還是決定于智戰和人的勇敢。

“上兵伐謀”,才是真正的取勝之道。吳越軍能打敗準南軍的圍攻,破掉其“洞屋”之術,也是用智的結果。當然,軍事技術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皋市| 东丽区| 柳江县| 隆林| 阳东县| 济南市| 武夷山市| 教育| 桐梓县| 西峡县| 调兵山市| 察雅县| 新余市| 恩施市| 云梦县| 祁连县| 博白县| 南通市| 图们市| 西丰县| 社会| 韩城市| 日土县| 巨鹿县| 铜鼓县| 门源| 西充县| 万荣县| 武强县| 呼和浩特市| 上栗县| 南昌市| 阜康市| 九台市| 姚安县| 华池县| 绥芬河市| 岳西县| 探索| 蓬莱市|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