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偷梁換柱

  【原文】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后乘之。

  【按】陣有縱橫,天衡為梁,地軸為柱,梁柱以精兵為之。故觀其陣,則知其精兵之所在。共戰他敵時,頻更其陣,暗中抽換其精兵,或竟代其為梁柱,勢成陣塌,遂兼其兵。并此敵以擊他敵之首策也。(《三十六計》)

  【譯文大意】多次變動它的陣容,暗中抽換它的主力,等待它自趨失敗,然后乘機控制或吞并它。這就象拖住了大車的輪子,也就控制了大車的運行一樣。

  【按語】布陣有東西南北方位,“天衡”首尾相對的地方,是作陣的大梁;地軸是貫在中央的部位,是陣勢的支柱;大梁與支柱部位都是用精兵主力去鎮守;因此,只要察看敵人的陣勢,就能發現他的精兵主力在何處。當同友軍共同攻擊敵人時,不僅互相配合,而且陣勢變更頻繁,達到暗中替換其精兵主力,甚至完全取代掉原來的梁柱,這樣就造成了敵人的陣勢外實內空,于是便可以擊垮敵人兼并它的實力。這是兼并這個敵人的實力用以攻擊其他敵人的首要謀策。

  【闡釋】偷梁換柱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換事物的內容。《紅樓夢》九十七回:“偏偏鳳姐想出一條偷梁換柱之計,也不好過瀟湘館來,竟未能盡姊妹之情。”指鳳姐乘寶玉神志不清之時,出計以寶釵冒充黛玉與寶玉成婚。

  偷梁換柱,從名稱上說,梁,一般指房梁,都采用粗大而堅實的木料;柱,一般指房柱,是指支承主心梁的較細的木料,因是堅直,不需要太粗太好的木料。這里是用來比喻軍隊的主力與非主力的關系。偷梁換柱,意即把敵人軍隊的主要力量換掉,使之以次充好,以便我一舉而殲滅之。三國時,公元200年,袁紹與曹操對峙于官渡,袁紹派遣大將郭圖、顏良率軍進攻曹操的東都,把曹操守將劉延包圍在白馬。4月,曹操領兵北上去解白馬之圍。謀士茍攸向曹操建議說:袁軍在自馬的勢大,只有把他圍守主力換掉,才能戰勝他。為此,可以先去延津,偽裝成要渡河進攻袁的后方的樣子,他就必然的將圍攻馬白的主力調來,而換成戰斗力較弱的兵士來接替圍攻。這時,你再領輕裝部隊去襲擊圍攻馬白的袁軍,就可以把它打個措手不及。曹操一聽,完全采納了他的計策。袁紹果然把圍攻白馬的主力換掉,結果曹操乘機引軍去解白馬之圍,大破郭、顏;并殺了顏良。這一戰役的成功,主要是利用偷梁換柱之計,將袁紹圍攻白馬的主力換掉,使之由梁變成柱的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关市| 日照市| 原平市| 永清县| 陆河县| 塔城市| 宁都县| 万盛区| 康乐县| 定兴县| 靖州| 永和县| 汕头市| 二手房| 尖扎县| 新乡县| 宁陕县| 泰来县| 明光市| 长阳| 布拖县| 安仁县| 木兰县| 田林县| 同心县| 旬阳县| 通道| 宜州市| 重庆市| 安龙县| 湟中县| 南木林县| 桂林市| 长沙市| 东明县| 龙门县| 河北区| 阿勒泰市| 宝清县| 湘潭市|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