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為什么印度人大多出生在7月1日?

我在第一章中提到了印度的“全球化人才”和“多樣性”,事實上印度人從小就生活在充滿多樣性的環境中。

在我就讀的小學中,有許多年齡各不相同的同年級學生。印度小學的入學年齡是6歲,但在20世紀70年代,能夠在6歲準時入學的孩子非常少。

我的同班同學之中有許多身材比我高大的同學,他們要比我大三到四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

印度因為缺乏完善的戶籍制度,所以很多人都不記得自己的年齡和出生日期。

即便到了現在,印度的農村中也有很多人出生于“7月1日”。這是因為印度學校的新學年從7月1日開始,不記得自己出生日期的學生,在入學時都會向學校宣稱自己的生日是7月1日,而且剛好出生于6年前。

貧窮也是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之一。當時在巴爾梅爾,同齡人中上小學的孩子只有不到一半。很多家庭不讓孩子上學,而是把孩子留在家里幫忙維持生計。這些孩子的家長本身也沒有接受過教育,所以他們也不知道讓孩子去上小學有什么意義。如果讓孩子去念書,那家里就少了一個掙錢的人手。他們只打算讓孩子長大以后繼續種地,所以認為去學校念書完全是一種浪費。

學校方面也沒好到哪里去。學生都已經在教室里坐好,可教師無故缺席的情況時有發生。在發達國家,逃課的都是學生,但在印度,逃課的卻是教師。

甚至還有將應該發給學生的教科書拿到書店去賣掉的教師。當時印度的公立小學都是免學費而且免費發放教科書的。但那時不僅有公然販賣教科書的教師,還有不少人以為“讓孩子去念小學需要繳納學費”。

有時候街坊鄰居如果發現附近有沒上小學的孩子,就會把他們送到學校去。但因為平時大家叫的都是小名,所以并不知道孩子的正式名字是什么。這個時候就會像“7月1日”的生日一樣,隨便給孩子取個名字報給學校。這些聽起來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當時印度鄉村中普遍存在的實際情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源县| 葫芦岛市| 弋阳县| 威海市| 唐山市| 师宗县| 高邮市| 无极县| 扬中市| 桐柏县| 子长县| 井陉县| 滨海县| 收藏| 延寿县| 章丘市| 泰宁县| 上蔡县| 弥渡县| 大港区| 灵丘县| 平定县| 平利县| 尉犁县| 赫章县| 荥经县| 平舆县| 卢湾区| 册亨县| 北流市| 于田县| 固原市| 环江| 民乐县| 滨海县| 出国| 麻城市| 大洼县| 外汇| 江口县|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