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懶惰腦科學
- (法)鮑里斯·薛瓦勒 馬修·博伊斯岡蒂埃
- 480字
- 2022-04-02 18:05:30
馴服馬兒,強大騎士
試想在古羅馬時期,一位騎士下定決心要翻過一座山,到達山那面的運動王國。為了盡快到達目的地,騎士選擇直接爬山而非繞路。在他的號令下,馬兒開始向前行進。突然,不知為何,馬兒改變了方向。騎士拉緊韁繩想要馴服他的坐騎,但面對崎嶇的山路,馬兒根本不愿繼續前行。在掙扎了一段時間后,騎士放棄了,順著馬兒的方向來到了一棵蘋果樹下。從這次失敗經歷中,騎士得到了三個關于出行的教訓:首先,做好計劃,繞過大山可能會提高到達目的地的概率;其次,減少誘惑,選擇一條沒有果樹的路徑會降低馬兒偏離方向的概率;最后,保證對馬兒的控制,如果騎士能夠馴服自己的坐騎,他可能現在已經到達運動王國了。
這個有關騎士和馬兒的比喻,靈感來源于德國薩爾大學心理學教授馬爾特·弗里茲的一篇文章,文章描繪了我們大腦里的沖突。當我們的意圖(騎士)與沖動(馬兒)相違背時,雖然我們的意圖是很清晰的:我們的騎士知道他想去哪(山的另一邊),也知道如何去(爬山),但是,這些意圖與滿足當下欲望的沖動(吃蘋果)相違背,我們偏離了最初的計劃。這種無法抵御沖動、控制好自己意圖(坐騎)的情況,每個人都經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