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講的口才藝術(套裝全4冊)
- 盧山 柳白 (美)簡·耶格爾
- 1463字
- 2021-11-11 17:44:30
關注成人的學習方法
當你要去做演講,特別是要做針對成人聽眾的演講時,在準備演講的過程中要考慮到成人的學習方式——成人的學習方式會影響到你如何演示材料。
你在讀書的時候所經歷的那種講座式的演講方式可能對你的聽眾并不起作用。所以,理解成人的學習方式將會是幫助你成為優秀演講者的利器之一。
我認為,老師(還有所有的演講者們)都應該看一下ASTD(美國培訓和發展協會)信息熱線的小冊子。其中列舉了一些成人學習的特征,值得我們思考:
對于成人學習者而言,一個不那么正式的學習環境,例如,U型座位分布,提供一些餐點,會比一個傳統的教室更有利于成人的學習。(關于教室的設置,請參考第9章。)
我曾經在ASTD(美國培訓和發展協會)參加過一個為期3天的研討會,那次研討會的焦點之一是理解培訓過程的4個步驟——目的、準備、演示、表演。
那3天令我獲益匪淺。其中有一個概念非常關鍵:當你演講時,首先要為你的演講營造一個積極、正面的學習環境。你可以通過營造這樣一個環境來確保聽眾們在開始之前就能對這4個步驟有一些認識。
然后,讓每一個人都知道他們的意見是非常有價值的,并且通過把大團體細分成小團體,讓聽眾在小團體的內部進行相互分享。盡可能地為聽眾提供更多便利,包括在學習中設置一些獎勵。
我至今仍然保留著在那次培訓結束后頒發的結業證書。試問一下,我們中有多少人會保留會議中或是一次演講活動中分發的材料?
總體來說,今天的演講可能和你在成長過程中聽到的那些演講很不同。不同的年齡以及在你們的學習經驗中智能設備(或者電子設備)的流行程度決定了那些演講是什么樣的。
我記得,幾年前我聽過彼得·尚可曼的一個主題演講,那次演講是他給一個幾百人的寫作者團體做的。他創造了一個免費的公共關系工具——HARO(意為幫助報道者報道出來)。
他在當時的演講中就建議每一個在場的人把他們聽到的內容用推特(Twitter)發送出去。他強調說,社交媒體改變了信息分享的方式。所以,他沒有把這樣的信息分享行為看作是聽眾對他的輕視或侮辱。
你的聽眾會在聽演講的時候瀏覽社交媒體或是發送推文——這種現象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來得普遍,所以,你可能要學著習慣這種情況,而不是覺得聽眾一旦這樣做就是冒犯了你(當然,你也可以要求聽眾關閉智能手機,完全專注地聽講。不過,如果有些聽眾對手機非常上癮的話,希望你不要反應過度,因為不看智能手機對那些聽眾來說確實很難做到)。
所以,你首先要發現誰是你的聽眾以及他們在何種情況下學得最好,這占了理解成人學習的很大一部分。幻燈片曾經在每一場演示中都是標配,但是,如果讓聽眾看到幻燈片顯示的長長的、演講者將講到的內容的概括后再去聽演講,會顯得很重復。
曾經有一段時間,演講者在演講中嘗試不去使用幻燈片。
幻燈片專家邁克·蘭登在他的演示中告訴演講者們,要更加有效率地使用幻燈片。幻燈片的恰當使用能讓糟糕的演講者變得吸引人,可是,好的演講者卻會因不當使用幻燈片而降低自己演講的效果。我將在第9章中詳細給大家介紹這方面的內容。
現在,要記住的關鍵點是——成人需要學習的激勵,還需要在學習過程中有參與感。作為一個演講者,你想要聽眾一直豎起耳朵聽你講,這個要求很高,不容易做到。除非演講的內容很有趣,否則他們會很容易走神。
而如果你非常努力地準備你的演講內容,當你站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會為之驚嘆,會傾聽、會回應——因為他們想要學,他們真的想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