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預期思維
  • Ray先森
  • 3479字
  • 2021-11-11 17:49:52

那些晉升的人,靠的是什么?

智聯招聘出的《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85.1%的白領表示未獲得晉升。

在職場摸爬滾打努力工作無非是為了升職加薪,但是一個崗位做到三五年甚至是五年以上還沒有升職,職場人就會產生非常強烈的挫敗感。

在受訪中有不少職場人表示,30多歲的職場人,前怕年富力強的領導把持著重要崗位,后怕如狼似虎的下屬隨時取代自己,更要命的是轉眼間職場“中年危機”已經如期而至。

和很多人一樣,以前也覺得職場中年危機離我估計還有十萬八千里,怎么著也不會輪到我吧?

后來才發現,職場不僅有中年危機,也有青年危機。危機如影隨形,只不過有人懂得提前規劃,而有人總是仗著自己年輕,拿最值錢的年紀做籌碼,結果當然是有人青云直上,有人永遠在職場的泥潭里潦草度日。

有時候,導致我們不能晉升的,不僅僅是選擇,更多的是思維。

1
什么樣的職場人最難晉升?

(1)公司中高層管理者

有句話說得好,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最安全;反之亦然,最安全的地方往往也最危險。

中高層管理者,看起來是最安全的:事業有所成就、家庭和諧美滿,大事和領導一起商量,小事交給下屬去干,正是這樣的安全造成他們的危險領域不斷擴大。

一方面由于年齡增長與顧及家庭,在工作中的拼勁及激情已大不如前,更不要說和那群沒有成家的年輕人比了;另一方面囿于陳舊經驗,能力和之前幾年比,沒有多少提升;更要命的是,多年混跡職場也學會了推諉。遇到問題,不想著去解決問題,而是只想著不要影響自己的職位和薪水。

這樣的高層領導看似風光無限,如果沒有穩固的職場資源或過硬的技術加持,遲早會被優于自己的年輕人替代,更不要奢望會晉升了。

(2)長時間從事基礎工作者

我曾經看過一個求職平臺有人留言:為什么這么簡單的崗位,都沒有人要我?

我看了下發帖人的詳細描述:35歲,工作10余年,一直做的是基礎行政工作。比如復印掃描、收發快遞、支付水電費等。想換工作,簡歷也是投這類基礎崗位。崗位的要求很簡單,應屆生或1—2年的工作經驗,薪資也不高。

誠如她所言,雖然一直在強調自己的工作年限,卻沒有突出自己的關鍵性成果或成功案例,如此一來,簡歷自然就沒有什么競爭性可言了。

既然如此,35歲還在做基礎行政工作,本身是不是就是一種缺乏職業規劃的表現呢?合適的求職者,工作年限應該和職位職稱、工作能力、薪酬相匹配,有時候甚至還要與業績掛鉤。要不然即便是工作10年又如何?

HRBP(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要的是一個性價比高的最佳人選,而不是10年重復做基礎崗位工作的人。

(3)從事體力勞動者

以前在一家公關公司任職新媒體運營的時候,因為公司公關部經常會承接一些地產開盤、店面開張的活動,因此公關部招了很多年輕人做活動執行,實際上就是去現場布置場地和搬運物料。

有一次和一位同事閑聊,才知道他已經在公司干了3年的活動執行了。和其他小伙子相比,35歲的他顯然體力、精力都跟不上了,我問他為什么不換一份腦力勞動的工作,這樣讓身體也好受點兒。

他給我的回答是:“你看我現在這樣,要么降低工資,做相對輕松的工作;要么就是繼續在這里賣苦力,其他的我也不會?!?/p>

未來分工越來越精細化,在進入智能化時代后,我不知道這些純靠體力維持生計的職場人該何去何從。

但他們今天的職場故事,足以給我們一個深刻的警醒:要么做職場最值錢的人,要么做職場最不可替代的人。這兩類職場人即便短時間內不會被晉升,未來的職場前途也不可估量。

2
辛苦工作多年,為什么晉升遙遙無期?

我曾經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HR,在招人面試的過程中,也曾側面關注了很多面試者的職場晉升之路。很可惜的是,很多人在這條路上走得異常艱辛,甚至可以用一句扎心的話來形容:辛苦工作多年,為什么晉升遙遙無期?

為此,我整理了以下4點原因,供大家參考。

(1)只談資歷,而無成績

不得不說,職場上很多人喜歡論資排輩,當然老員工愿意炫耀自己和老板的關系,在新員工面前吹吹牛倒也沒什么,但是自己什么事都不干,做甩手掌柜可能就有點兒不可行了。

作為阿里巴巴最早的一批員工,甚至可以躋身于“十八羅漢”之一的彭蕾,應該可以說是和馬云一起打江山的得力干將了,她在阿里巴巴最有名的一句話卻是:“無論馬云的決定是什么,我的任務都只有一個——幫助這個決定成為最正確的決定?!?/p>

“幫助這個決定成為最正確的決定”,其實就是交付成果、達成決策目的的過程。哪怕這個決定未必是你所認同的,作為執行者必須深刻領會領導者的真實動機和決策意圖,在職權范圍內及時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讓執行的過程向好的方向轉化。

從阿里巴巴集團原市場部和服務部副總裁、首席人力資源官、螞蟻金融服務集團董事長,到現任阿里巴巴資深副總裁,可以看到彭蕾一直在踐行她的言論。

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吹牛,那種事情恐怕你的老板都不敢想,更不要說你了。

(2)只談工作,而無思考

以前經常聽到有人說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現在都以結果為導向,不能在相同的單位時間內產生等值的價值,有再大的苦勞也無濟于事。

職場上最忌諱的就是“只談工作,而無思考”,那樣最多的是重復著往日的工作,壓根沒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上文中提到的那位35歲的求職者,后來有人在她的帖子下面提議:如果你能干好基礎行政這個崗位,你就有機會一步步升到高級專員、行政主管、行政經理,甚至更高的職位。

比如從復印掃描、文件管理歸檔,到編寫流程制度文件,再到節約辦公成本,推行無紙化辦公;從小的辦公室活動、部門活動、公司活動,再到集團活動,都親自負責組織過。

這個過程可以提煉你的職場核心競爭力,整理出你的成功案例,這比一味地強調10年工作經驗是不是更有說服力?

(3)只看現在,而無未來

我看過很多職場人確實擁有很好的資源,甚至可以說拿著一手好牌,最后卻不得不黯然離場。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得不說的是,有時候多為將來考慮,并不是什么壞事。前幾天,好幾家銀行理財經理打電話問我,是否需要辦理出境ETC業務,其實你細心一點兒就會發現,很多行業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在變化:以前讓人羨慕不已的收費站收費員現在已經有不少被ETC取代,更不用說很多商圈地下停車場早已實現無人化收費。

技術在快速進步,人類的能力愈發強大,越來越多的舊行業將被顛覆,無人駕駛、5G、人工智能這些以前只在電影里出現的技術,在現實中將越來越普遍。

很多職場人太過于貪圖所謂的“穩定”,享受了太多安逸,不愿意學習而喪失了銳意進取的精神,每天滿足于錢不多、事少、離家近的安逸生活,而忽略了這份工作潛藏的危機。

最舒服的時候,自然也就是危機在蓄勢的時候。那些只看現在的職場人,到最后無疑會為自己當年偷下的懶付出代價。

3
做好這3點,晉升才和你有緣

(1)及早定位,完成轉型

如果還有機會,我可能會和當年公關部的同事說:“年輕時不要過度透支身體,保證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否則賺的錢還不夠看病的,就得不償失了?!?/p>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倒不是說體力勞動者就低人一等,而是說更多的時候如果我們有好的上升空間和晉升機會,為什么不去努力爭取一次呢?

很多時候如果局限在一個角落,人的視野和認知都會被局限。盡量用業余時間,結合自己的情況,學習新的內容,多向外界尋找機會以盡早轉型。

(2)做好規劃,規避風險

達利歐曾經在《原則》中為職場人提出3個經典問題:你想要什么?事實是什么?如何行動?

很多人常常喊“職業規劃”,但是能做到的是寥寥無幾。做好職業規劃,需要我們確定好自己的方向,關注相關領域資訊,學習新的能力。

我們之所以會感到迷茫,是因為在職場發展的洪流里,很多人往往沒有做好職業規劃,喪失了“自我”這個錨點,忘記了自己“要什么、有什么、該做什么”。

與其把命運交給他人主宰,不如早做準備自己操盤。

(3)向上管理,多維發展

一個成熟的職場人的表現之一,是敢于對未知的領域有所探索。比如嘗試承擔更大的責任,挑戰更難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讓自己的工作年限與職位、工作能力、薪酬相匹配。

這不是一句空話,更多的是在考驗一個職場人的能力和勇氣。

同樣的起跑線,有人工作10年,最起碼是某個領域的總監,如果你不是經理,好歹也是個主管吧?既然如此,為什么不進行深入的交流分析,梳理過往的工作經驗,挖掘亮點,匹配市場行情,系統地輸出你的優勢和亮點呢?最怕的就是一邊抱怨世道不公,一邊手上、身上絲毫沒有行動力。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不惑之年曾經寫下這段話:“我突然發覺,自己竟然越來越無知。不是不惑,而是要重新起步、重新學習,前程充滿了不確定性?!?/p>

不放棄每一件值得做好的小事,也不錯過每一個值得學習的機會。

如何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職場之路上走得更遠、更好,或許是一個值得我們終生思考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国县| 泽普县| 博乐市| 探索| 江西省| 古丈县| 晋江市| 崇仁县| 蒲城县| 黔南| 张掖市| 景泰县| 浦东新区| 抚顺县| 六枝特区| 合阳县| 偃师市| 张家港市| 镇康县| 临漳县| 海南省| 钟山县| 抚宁县| 习水县| 股票| 宜兰市| 龙南县| 曲沃县| 镇坪县| 正蓝旗| 抚顺市| 二连浩特市| 沛县| 金平| 凤山县| 凉山| 中方县| 宣化县| 温州市| 兖州市|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