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毛澤東說與寫的魅力作者名: 王守柱本章字數: 1338字更新時間: 2021-11-11 17:49:01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毛澤東與大兒媳劉思齊等的交談
1949年11月13日,中南海的周末之夜。
毛澤東與親屬向三立談笑風生。正值周末,家里人都回來了,毛岸英、劉思齊夫婦,李敏、李訥,還有江青都聚在了一起,這更令毛澤東高興,他和家人一起共度良宵。毛澤東一邊吃水果,一邊同人家說著笑話。
劉思齊給毛澤東沏了一杯茶,毛澤東喝了口茶,給她講了一個故事。他說:古時候有兩個秀才,一個姓劉,一個姓李,兩個人都愛作對聯,一見面就想對對子。一次,兩人又見面了,商量對對子,誰對不出誰就要受罰。李秀才先出上聯:“騎青牛,過函谷,老子姓李。”劉秀才知道李秀才用了老子李聃騎青牛過函谷的典故,心想:“他想占我的便宜,沒門!看我非損他一下不可!”于是他略加思索,對了下聯:“斬白蛇,興漢室,高祖是劉。”劉秀才以漢高祖劉邦自比,來對“老子”,高過李秀才一籌,李秀才不得不服了,連說:“高明,高明!你贏了,我服輸!”
劉思齊覺得這個故事很有趣,稱贊道:“爸爸,那個劉秀才真有學問!”
“思齊呀,那個劉秀才是你的祖先,他崇拜漢高祖劉邦。那個李秀才也可算是我的本家,因為我在延安時雖化名李得勝,但我不信老子李聃學說,他提倡出世思想,清靜無為。”
毛澤東對劉思齊說:“你說得對,人家多有學問,對歷史掌故如此熟悉,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并且一用就活,一下把人家給嚇倒了。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劉思齊和姊妹們聽得很認真,向三立也聽得津津有味。
毛澤東又對孩子們說:“知識一旦靈活運用,就可以變成武器,用來保衛自己,所以,你們要努力學習,積累豐富的知識,尤其是要學好歷史和古典文學。”
接著,毛澤東又把學習歷史同治國聯系起來。他說:“劉邦出身貧苦,沒有多少兵力,沒有萬貫家財,卻能稱霸一方,統一天下,并且使漢朝長治久安,其原因主要是他善于用人。他手下有兩個重要的謀士,一個是張良,另一個是韓信,這兩個人都能夠為他所用。劉邦的對手楚霸王項羽卻是個孤家寡人。當初,他的勢力比劉邦大多了,擁有龐大的軍隊,統治著楚國這塊富庶之地,兵強馬壯,不可一世。但他有勇無謀,剛愎自用,不聽謀士的進言,鴻門宴放走了劉邦。當然,項羽心腸好。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羽卻不肯殺劉邦,劉邦說了幾句好話,他就心軟了。范增向他進言,他卻不殺劉邦,而把劉邦放了,等于放虎歸山。項羽沒有理睬他的話,結果被范增言中。劉邦逃走后,勢力不斷擴大,與項羽爭雄,結果打敗了項羽。項羽被圍在垓下,只得別姬自刎。項羽也不善用人,不能招賢納士。韓信去拜訪項羽,項羽卻看不起韓信,結果韓信卻為劉邦所用,為建立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毛澤東說到這里,把歷史掌故引到現實生活中來,他說:“殷鑒不遠。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我們要記取項羽的教訓,切不可驕傲自滿,對敵人更不要心慈手軟。‘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現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蔣介石逃到了臺灣,還想要反攻大陸。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將革命進行到底!”毛澤東停了停,又說,“劉邦的治國之道,任人唯賢,廣納賢才,治理好國家,實現長治久安,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毛澤東利用講故事的方法來闡明道理,深入淺出,耐人尋味,特別是對子女們談話,采取這種方式,子女們更容易接受,在融洽、和諧、熱烈的家庭氣氛中愉快地交談,從而使大家獲得了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