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特務處
書名: 笙簫迷影作者名: 天淡星稀少本章字數: 3151字更新時間: 2021-11-13 20:09:31
中央軍校內的氣氛非常嚴肅緊張,外出的學生紛紛而歸,卻也不敢多談,而軍校政治處的人員則在學校內四處而動,對于未及時歸校的學員列名登記。很明顯事后這些學員都要經過政治處的審查,甚至交由中統進行甄別審問,部分無法說明原因的恐怕會被勒令退學乃至秘密消失。
此時學校辦公大樓右側二樓的一間房內,一人說道:“處長,具體的事情就是這樣。”被喚為處長之人乃是復興社核心組織力行社“十三太保”之一的特務處處長戴笠。戴笠乃是蔣介石的浙江老鄉,表字雨農,在蔣介石還沒發跡之時便在上海與蔣介石相熟,后來進入黃埔軍校第六期學習,目前戴笠的官方身份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處長。
此時的軍委會調查統計局與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統計局,雖然一個是行政機關,一個是黨務機關,但實際上只不過是中統組織的一體兩面而已,都屬于陳立夫的管轄之下。只是因為復興社特務處是一個政治性的秘密組織不能公開,而“軍委會調統局”第二處則是正式的政府機構,可以堂而皇之地列編支費。也就是說,蔣介石將戴笠的特務處編入陳立夫手下,就是為了解決其經費供給問題。但是陳立夫對于戴笠在做什么,完全不知情。
南京今天發生這么大的事情,戴笠的特務處乃至于整個國府的情報系統全部沒有提前得到消息,這不但讓戴笠感到心慌,就是徐恩曾、陳立夫等人也是焦頭爛額,很明顯迎接他們的將會是來自委員長的腥風血雨。戴笠理了理思緒說道:“王梁的情況要立即調查清楚,尤其是關于這個‘趙先生’一定要仔細探查,可以通過我們安插在一處的人員查詢陜西省黨部和西安站近幾年關于共黨分子的情況匯報。”
“是,處長!”應聲這人是軍校政治處上尉參謀,是特務處在軍校內的負責人馮梓,同時他也是戴笠的浙江老鄉。
戴笠隨后又說道:“除此之外,還要對軍校內的激進分子予以密切監視,也要加緊對三民主義和校長無比堅定之人的招攬。”說完戴笠也不等馮梓的回答,就起身離開了這間辦公室,今天也有的他忙了,一想到此處,戴笠也是一陣嘆氣:力量還太弱小啊!
“一二九運動”的風潮還在持續,12月18日全天,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大學的校長,聯名要求釋放被捕學生。同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向全國工人緊急呼吁援助學生救國運動,各地工人紛紛舉行罷工,支持學生斗爭。魯迅于12月18日至19日夜,撰文熱情贊揚愛國學生的英勇斗爭精神,并寄以“石在,火種是不會絕的”的殷切希望,宋慶齡、馬相伯、沈鈞儒、王造時、鄒韜奮、陶行知、章乃器、李公樸、史良等愛國知名人士紛紛表示支持。宋慶齡從上海寄給北平學聯100多元錢,作為開展抗日救國工作的費用。一時間,在黃河兩岸,大江南北,到處響徹抗日救亡的號角。
相比于街市中的慷慨激昂,軍校卻加緊了各項訓練,以使這些熱血沸騰的青年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學習和訓練以外的事情。王梁他們作為新生也結束了第一階段的新兵教育,開始了第二階段的學習。
這一天正準備去圖書館中看書的王梁在路上遇到了軍校政治處的參謀馮梓,只見馮梓說道:“王梁同學,麻煩你跟我來一下。”
“是!”王梁雖然立即回答,但是他的心里卻是七上八下。自從那天在街上遇到張琦玉被他說出“趙先生”一事,他就一直在提心吊膽,只是后來軍校內的審查并沒有牽連到他,才讓他心安不少,只是這突如其來的召喚卻讓他再一次將心提到了嗓子眼。
王梁跟著馮梓一路來到軍校辦公樓左側的一處辦公室外,只聽馮梓在門口喊道:“報告!”
“進來!”門內傳來低沉的應答聲,馮梓推開門示意王梁自己進去,待王梁進去后,他卻將門關了起來。
王梁入內就看到一人穿著軍裝筆直的站在窗戶邊,似乎外面有別樣的風景吸引著所立之人的目光。“王梁,男,祖籍陜西長武縣下王莊,現居陜西長安縣梁家牌樓甲4號,民國五年臘月初六生,民國二十三年八月加入中國國民黨,民國二十四年經陜西省黨部特別推薦入中央軍校第十二期入伍生隊二區隊。
父親王昱笙,字耀和,西安同盟會會員,西安府中學堂畢業后參與西安反清起義,民國成立后任陜軍排長、陜西督軍府參謀,民國三年因督軍張鳳翙擅殺鄒子良、馬開臣二人而回鄉,民國十八年被土匪殺害;
母親王氏郭翠,故長武縣參議郭公世圖長女,民國四年與王昱笙成親,民國十八年攜子避難至西安;
堂兄王樞,字德見,現為西安綏靖公署上校參謀,民國十八年娶陜西省參議鄭公之女靜怡為妻,生子禹銓,年四歲。不知道我上面所說情況,可屬實?”
王梁聽著這個人將自己的來臨娓娓道來有些震驚,知道他現住何地,家中有誰這些很簡單,因為入學的個人資料中這些都有,可是將整個家族人物的來龍去脈調查的這么清楚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父親的來歷,他也是從鄭師的口中得知的。
只是還沒等他回復,那人就接著說道:“趙駿,字維岳,陜西咸陽人,民國十七年自陜西省第一甲種工業學校畢業,同年入陜西省立第一中學擔任算學老師。拒查:其人于民國十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中共陜西省委工業學校特支委員、組織部長、省委委員等職,民國二十二年陜西省黨部破獲重大共諜案,趙駿牽涉其中,但脫逃不知所蹤。王梁同學,麻煩解釋一下,你與趙駿的關系。”
果然,該來的總會來的。王梁此時的心已經平靜了下來,這些事情只要是有心人就可以調查的清清楚楚,正如表哥所說南京是老虎窩,中統的特務更是無孔不入,那么面前之人的身份也很好判定,肯定是中統派來甄別調查的特務。于是回答道:“稟長官,趙駿是我的老師,在校期間我與他關系良好!”
“就這些,沒有其他了嗎?”那人聽后轉過身來看著王梁然后說道,“僅僅只是關系良好嗎?據我所知,你在一中讀書之時常與其交往,相從甚密。”
王梁回復道:“稟長官,我自幼乃私塾啟蒙,學的是經傳,于算學乃至西學一道不甚了解。后舉家遷入西安方才學習。趙駿是算學老師,故經常拜訪求取學問,如是而已。”
“如你所說,只是正常的學習交流,他沒有乘機想你傳輸邪說?”那人繼續問道。
王梁回道:“有的!但那個時候學生尚小,不懂他說的那些。后來得知其人乃是反對政府、反對三民主義、反對校長之人,便將其所贈書籍予以焚毀。況且先父、堂兄、鄭師等人都是三民主義之信徒,學生也常常從長輩之中學習先總理和校長之關于三民主義之精神,也愿為實現三民主義奉獻自己的一切。”
那人盯著王梁的眼睛然后微微一笑說道:“是啊!如果你背棄了三民主義,也對不起令尊讓你‘活下去’的遺愿。”然后指了指椅子說道:“坐下吧,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處長,同時也是復興社核心組織力行社特務處處長戴笠。聽說過復興社嗎?”
坐了三分之一椅子的王梁聽到對方說起“父親”的遺言,心中更是忐忑,這種私密的事情怎么會被探查到?只是那人的問話接踵而來,王梁下意識的連忙搖頭。
戴笠見后于是解釋道:“復興社,是黃埔精英軍人的大本營,我們強調‘一個主義、一個政黨、一個領袖’,一個主任即三民主義,一個政黨即中國國民黨,一個領袖也就是校長。我們要將松散的黨,經過我們的努力變成一個以校長為中心的緊密團結的黨,要消滅一切敢于同校長作斗爭的人,包括各地的新軍閥、列強和共黨。你有沒有興趣,加入這個組織?”
“我可以嗎?”王梁有些猶豫道。他覺得自己并沒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并且自己還有一些歷史問題,怎么可能加入這個組織呢?
戴笠說道:“從你入學開始,軍校內的青年革命同志會就對你開始了觀察。你雖然各方面并不是十分出色,但勝在均衡,加之你對三民主義的忠貞以及家世清白,青年革命同志會便將你的材料上報上來。我們也對你進行了調查和了解,今天是我代表復興社同你交流,希望你能加入我們的組織。”
“我愿意加入其中,為實現‘一個主義、一個政黨、一個領袖’的理想而奮斗!”王梁聽后起身答道。
戴笠聽后站起來伸出右手說道:“歡迎您王梁同志加入我們力行社特務處!”
王梁也伸出自己的右手與戴笠相握,只是心中泛起了嘀咕:不應該是歡迎加入復興社嗎?怎么成了特務處?自己也成了特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