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龍舟競渡溯源

在中國游藝習俗體系中,節令游藝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從時間上決定了人們在一年中所進行游藝活動的主要內容,各種游藝活動大都是圍繞著節令節日展開的,諸如元旦放爆竹,元宵觀燈,清明斗草、拔河,端午賽龍舟,冬至冰嬉等。龍舟競渡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是出現較早的節令游戲。千百年來,龍舟競渡作為我國人民喜聞樂見的一項傳統游藝活動,以其豐富的內涵受到人民的喜愛,歷久而不衰。

中國古代關于龍舟競渡的起源有各種各樣的美妙傳說,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說法是為了拯救偉大詩人屈原。南朝人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最早講龍舟競渡起源于紀念屈原。書中說:“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競渡,是其遺俗。”后世大都沿襲這種說法。唐代詩人劉禹錫作《競渡曲》,有“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之句。“靈均”就是屈原,因為屈原字靈均。“振楫”是揮動船槳的意思。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五月的沅江之上,人們劃起彩舟去救屈原,屈原投江之日就是競渡習俗興起之時。《隋書·地理志》記載:“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清朝學者趙翼曾作一首《連日競渡再賦》詩,也認為競渡源于屈原投江。詩曰:“競渡傳從楚歲時,為投角黍吊湘累。誰知千載沉淵痛,翻與人間作水嬉。”意思是說:競渡起源于春秋戰國時的楚國,是為了把角黍(粽子)投給懷抱沙石投江而死的屈原。誰知道這件令人悲痛的事,千百年后變成了人間的競渡游戲。

除紀念屈原的說法之外,還有紀念伍子胥、勾踐、馬援、白潔夫人等說法。伍子胥是春秋時吳國大夫,曾為振興吳國出了大力。到吳王夫差時,吳越爭霸,吳國攻破越國,伍子胥勸吳王拒絕越王勾踐求和,未被采納,反而遭到疏遠,后被迫自殺。所以吳地人說龍舟競渡“事在子胥”。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后滅吳雪恥,稱霸中原,所以越地人說:“競渡起于越王勾踐。”馬援為東漢著名將領,曾任伏波將軍,經營隴西,功績卓著,受到我國西南地區人民的愛戴。所以有人說:“競渡龍舟,始于馬伏波。”此外,云南大理白族說競渡是紀念自己民族的白潔夫人,西雙版納傣族紀念的是自己賢明的國王巖洪蹩。這些傳說都表達了人們一種共同的心理,即對英雄人物的崇敬與懷念。龍舟競渡所紀念的歷史人物是因地而異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伍子胥、勾踐、馬援的故事逐漸淡化,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屈原以悲壯的事跡和《離騷》等宏偉詩篇,受到人們的敬仰。所以,一般人們都認為龍舟競渡起源于紀念屈原。

龍舟競渡同其他游藝活動一樣,也起源于人們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在古代,中國南方水網密布,人們以舟代步。捕魚和出行都需要有高超的劃船技能。人們相互比試劃舟就成為最初的競渡游戲。后來受圖騰崇拜和“龍神”觀念的影響,將舟船做成龍形,形成龍舟競渡的新形態。聞一多先生在《端午節的歷史教育》一文中認為:龍舟競渡是史前圖騰社會的遺俗。“在急鼓聲中,劃著那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上作競渡的游戲,給圖騰神,也給自己取樂。”

宋人繪《漢宮競渡圖》,選自ArtBase 中國藝術品圖片庫

從目前一些考古資料來看,龍舟競渡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1976年在浙江鄞縣(今寧波鄞州區)出土了一件春秋時期的青銅鉞。春秋時鄞縣屬越國,銅鉞也具有明顯的越族風格。銅鉞一面為素面,另一面在邊框線內,上方有兩條相向的龍,下部以邊框線表示狹長的輕舟,上坐四人,頭戴羽冠,雙手持槳劃舟。這種紋飾被稱為“羽人劃舟紋”。這種紋飾在中國西南地區發現的銅鼓上也普遍存在。從各種劃舟紋的內容來看,這些舟皆狹窄輕便,道尾兩端高翹,裝飾著“鹢(yì)鳥”紋,無桅、無篷,都用短槳。船上的人物大都戴羽冠,基本上是兩人并排劃水,大多為坐姿。船頭有執羽杖指揮的人。這些劃舟紋是春秋戰國時期南方舟船生活的真實反映,是后來競渡習俗的源頭。

春秋銅鉞羽人劃舟紋拓本,浙江寧波博物館藏

大約在隋唐時,龍舟競渡從不固定時間改為五月端午節舉行,并完成了從南方傳到北方,從中國傳至朝鮮半島和日本等國的傳播過程,最終形成了一種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節令游藝風俗。古代朝鮮的節令習俗深受中國的影響,同樣認為端午競渡起源于屈原。朝鮮李朝時期的女詩人姜澹云《江頭端午》詩云:“屈子無窮怨,汨羅日夜流。年年端午日,競渡此江頭。”日本古籍有許多龍舟競渡傳入日本的記載,《日本略記》記載,天德五年(961 年,相當于北宋初年),天皇在冷泉院的湖中舉行大型龍舟競渡。《源氏物語》等文學作品中生動地描寫了龍舟競渡的場景:“春光明媚,仿制大唐朝的龍舟得以完成,積極召集雅樂寮的人們,乘船出游,享受春日之美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市| 松滋市| 鹰潭市| 天长市| 尖扎县| 公安县| 神木县| 衢州市| 治多县| 南平市| 和硕县| 长泰县| 兴义市| 秦皇岛市| 梁河县| 阳新县| 城步| 延吉市| 尉氏县| 古浪县| 林西县| 临桂县| 奉节县| 渭南市| 彝良县| 德昌县| 共和县| 贞丰县| 思茅市| 重庆市| 灵武市| 筠连县| 肇庆市| 牡丹江市| 合肥市| 文水县| 扬中市| 宝应县| 祥云县| 鄂尔多斯市|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