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導言:魯迅之思想性格與環境

環境沒有影響,這句話我不信;正如環境有絕對的決定的力量我也不信然。可是環境以外還有什么力量是決定著的呢?這是我不容易馬上叫出名目來的,雖然我仿佛依稀覺得。

反正事情是夠奇異了的,我們看康德和歌德吧,還有高爾基。康德在他固陋的庫恩希勃哥(Knigsherg)小城里,腳步沒出過家門,經濟是不充裕的,身體是被肺病和胃病侵蝕著,從作學生起到作教授止的所依靠的不過是藏書不滿五萬冊的大學,在這里,哪一件是便利于產生一個大學者的?可是竟沒限制了康德的產生。仿佛偏要產生康德。歌德吧,死于一八三二,活了八十三歲的高齡,在他死的前一年,他完成了《浮士德》,他之到這個世界上來,就像專負了這個使命似的,使命完了,他才去了。至于高爾基,他一生里不知道有多少機會,都使他可以不走上文學的道路,他很可以作鞋匠,作看護,作工人,然而他不,仿佛終有他真正的歸宿,所有前此的曲折紆回,不過是他的準備,卻使他到了真正自己的工作時更方便些而已。

不錯,他們反映著社會的要求;不錯,他們的口和筆,是各時代里幾千萬人的心跡和呼聲。然而,這使命為什么獨獨讓他們擔承了去?而且,為什么在他們之完成其使命上,環境就予以方便,不順利也順利起來?這秘密仿佛只隔一層紙。可是我不容易馬上叫出名目。

在這種似乎神秘的意味之下,我們又見到魯迅。他學過醫,可是終于弄到文學上來了;他身從小康之家而墮入困頓,他生長于代表著中國一般的執拗的農民性的魯鎮,這似乎都是偶然的,然而這卻在在影響了、形成了他的思想、性格,和文藝作品。

他的思想是一種進化論的生物學的思想,這是毫無疑問的。這點思想的萌生,卻以醫學給他的幫助為最大。

他咒恨中國的醫藥,這是在他作品里時常見到的,顯著的,更有以《藥》作為題目的一篇小說,在《吶喊》的自序里也有著頗為詳盡的自剖。人們是慣好把一點感觸擴充下去的吧,因為咒恨中國的醫藥,他就咒恨中國的醫藥所盤踞的整個傳統的封建文化的壁壘了,他于是學西醫,然而同時他卻是接受了整個的那代表著在西洋發達了的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文明和思想了,他徹頭徹尾是近代西洋科學精神下的一個信徒和傳播者。

在這里是多末明顯的對照呵:都市和農村,啟蒙和蠻昧,資本主義文化和封建文化的對壘!在這種意義下,是代表了大部分的魯迅的奮戰的生活。他負荷著的是時代使命,他表現著的是時代精神!不過中國的社會是因為受外力而變動著的,這變動異常急遽而迅速,所以到現在為止,魯迅已代表了另一種的意義的搏斗生活了,然而以他所占的時間的長短論,以他顯示出來的成績的大小論,以他前后的反抗的使命,在一種更深刻一些的社會演化的意義上,或者不是背馳而是連系論,我們卻不妨采取舉一而概其余的辦法的,于是以他前期的奮斗作為整個的奮斗的總括。

從西洋醫藥而取得的科學思想的中心——進化論,如何而作用著魯迅的一切諷刺、告誡和觀感,這是隨地可見的。人得要生存,這是他的基本觀念。因為這,他才不能忘懷于人們的死。他見到的,感到的,甚或受到的,關于生命的壓迫和傷害是太多了,他在血痕的悲傷之中,有時竟不能不裝作麻痹起來,然而這仍是為生物所采取的一種適應的方策,也就是為生存。生存這觀念,使他的精神永遠反抗著,使他對于青年永遠同情著,又過分的原宥著,這也就是他換得青年的愛戴的根由。在生活上,我們有時麻木,或者妥協,拯救了我們的,就是魯迅的那枝筆。

魯迅,不錯,沒作醫生,在一九一〇年當的化學、生理學教員,照了魯迅自己的說法,不久也“出走”,然而在我看,這點科學的精神,卻永遠沒離開他過,而且那輻射著的光芒,也無時不從他的小說,尤其是他的雜感里,而到達讀他的作品的為他所鼓舞著的青年人的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新河县| 万载县| 饶平县| 通海县| 平湖市| 泾源县| 云和县| 固安县| 榆树市| 锡林郭勒盟| 咸阳市| 汾西县| 舟山市| 云霄县| 宜城市| 凤凰县| 潞西市| 子洲县| 海兴县| 鄂尔多斯市| 集贤县| 讷河市| 介休市| 托里县| 屯昌县| 博爱县| 广丰县| 阳曲县| 山东省| 伊宁市| 荆州市| 健康| 浦县| 中阳县| 营山县| 南汇区| 泗洪县| 称多县| 冷水江市| 迁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