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3 GLONASS

俄羅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LONASS)最早開發于蘇聯時期,1993年后俄羅斯繼續推進該計劃。但是,由于航天經費不足及技術水平的限制,GLONASS導航衛星在發展過程中一直面臨著壽命較短的尷尬情況,導致組網衛星的長期不足,其應用發展相對于GPS也一直滯后。但隨著技術進步及國力恢復,衛星壽命過短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俄羅斯逐漸改善了其星座系統的維持和更新情況[10]。2010年前后GLONASS完成對俄羅斯全境的覆蓋。2011年底全軌道24顆衛星組網成功,實現了全球覆蓋。

1. GLONASS信號頻段及坐標系

GLONASS的信號頻段處于L波段,包括了L1和L2兩個載波信號。與目前其他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采用碼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的方式不同,它采用頻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來區分衛星編號,每顆GLONASS衛星發播的兩種載波的頻率分別為[11]

式中,N為GLONASS衛星編號,N=1,2,3,…,24。

GLONASS的FDMA機制通過載波頻點區別衛星。GLONASS衛星信號中的導航電文經過偽碼擴頻調制,使用相同的偽碼調制不同衛星并通過偽碼來觀測偽距。因此,GLONASS是結合了FDMA和CDMA技術的系統。與GPS相比,除多址方式的不同,GLONASS在時間基準系統、坐標參考系統和廣播星歷幀格式等方面也存在差異[12]

GLONASS采用的PZ-90坐標系統定義為,坐標原點位于地球質心;Z軸指向BIH所推薦的協議地極,即1900年至1905年的平均北極位置點;X軸指向地球赤道與BIH所定義的零子午面的交點,即XOZ平面相當于平均格林尼治零子午面;Y軸根據確定的X軸和Z軸用右手坐標系確定。PZ-90橢球坐標系基本參數見表2-4。

表2-4 PZ-90橢球坐標系基本參數[13]

GLONASS時間(GLST)系統的起算時間為俄羅斯參考時UTC(SU)的1996年1月1日0時0分0秒。由于GLST控制段的特殊性,導致必須周期性地利用UTC(SU)進行修正,導致該系統的時間框架與其他系統時間框架存在時間差為

2. GLONASS的組成

GLONASS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空間星座、地面支持部分以及用戶設備。

(1)空間星座部分

GLONASS星座由28顆衛星組成。其中,25顆處于正常工作狀態,1顆暫時處于維護狀態,1顆處于在軌備份狀態,還有1顆處于飛行試驗階段。目前,在軌正常運行的衛星均為中軌道段衛星,額定高度為19100km,傾角為64.8°,周期為11h 15min 44s。即使多個航天器脫離了軌道組,額定傾角保證了GLONASS系統在俄羅斯領土上完全可以通航。

1982年11月GLONASS衛星首次發射入軌。經過多年的發展,GLONASS衛星(見圖2-14)可以分為三代:初代GLONASS衛星,GLONASS-M衛星,GLONASS-K衛星。目前,在軌的衛星主要為GLONASS-M衛星。GLONASS-K衛星在技術上已經進行了很大改進,衛星預期壽命提高到了10年,大大增加了系統穩定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維護成本。GLONASS-K衛星系列又分為K1和K2兩種型號。GLONASS衛星情況(截至2020年)見表2-5。

圖2-14 GLONASS衛星示意圖[14]

表2-5 GLONASS衛星情況[11](截至2020年)

(2)地面支持部分

GLONASS的地面控制中心絕大部分都在俄羅斯的領土范圍之內,還有少數幾個位于巴西。地面支持包括1個系統控制中心、5個遙感控制站、2個激光測距站以及10個監測站。系統控制中心位于俄羅斯莫斯科,遙測遙控站分別位于俄羅斯的圣彼得堡、共青城、葉尼塞斯克和烏克蘭的捷爾諾波爾。

(3)用戶設備

GLONASS用戶設備(即接收機)能接收衛星發射的導航信號,并測量其偽距和偽距變化率,同時從衛星信號中提取并處理導航電文。接收機處理器對上述數據進行處理并計算出用戶所在的位置、速度和時間信息。GLONASS提供軍用和民用兩種服務。GLONASS絕對定位精度水平方向為16m,垂直方向為25m。

目前,GLONASS的主要用途是導航定位,與GPS導航系統一樣,同時也廣泛應用于各種等級和種類的定位、導航和時頻領域等。

3. GLONASS時間和空間系統

(1)時間系統

GLONASS的時間系統GLST系統是基于UTC的,以UTC(SU)為時間基準,但事實上它們之間還有3h的整數差,除此之外還有一個1ms內的系統差。由于GLST系統是基于UTC的時間系統,因此和其他的GNSS不同的是它具有閏秒調整;和國際原子時(TAI)的整數差值也一直在變化,目前相差37s。

(2)空間系統

蘇聯時期,GLONASS一直使用的是1985蘇聯地心坐標系(SGS-85),由俄羅斯接手后改為PZ-90(Earth Parameters 1990-Parametry Zemli 1990)坐標系[15]。PZ-90坐標系的原點位于地球質心,Z軸指向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 IERS)推薦的協議地球極(CTP),X軸指向赤道與BIH定義的零子午線的交點,Y軸與X軸和Z軸垂直,構成右手坐標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邢台市| 托克逊县| 浪卡子县| 紫云| 团风县| 林口县| 盐亭县| 潞城市| 拜城县| 南丹县| 中宁县| 宁化县| 南投县| 海城市| 溧水县| 宽城| 嘉黎县| 兴安县| 珠海市| 汪清县| 万盛区| 洛川县| 泸西县| 轮台县| 休宁县| 墨江| 成武县| 镇康县| 静乐县| 长岛县| 安新县| 荥阳市| 康平县| 富蕴县| 孟连| 尚义县| 土默特右旗| 桦南县| 兴城市|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