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家庭背景的重要性

如果你感覺自己是個欺騙者,你的家庭背景可能在其中起到了某種作用。克朗斯和艾米斯的早期研究認為,原生家庭可能是引發欺騙感的觸發因素,并且絕大多數患有冒名頂替綜合征的人群可能都來源于一類或兩類家庭。讓我們來看看。

家庭類型1:家有優秀兄弟姐妹

這類冒名頂替綜合征患者的生長環境中常常有一個打著優秀標簽的兄弟姐妹,特別是在智力方面很突出——而他們自己可能被貼上另一類標簽,如“敏感”或“友善”。于是,他們的成長過程充滿了分裂,一方面他們會相信貼在自己身上的那個標簽,另一方面又在學校里設置高目標、努力學習、爭取做到最好來否認標簽。然而,即使獲得了成功,家里人對他們的成功印象也不那么深刻,并且也不太會改變原有的印象,還是認為另一個孩子更聰明。冒名頂替者們不停地努力,但家庭成見始終難以破除,他們會開始質疑家里人的說法是否正確,他們迄今所獲得的成就實際上不過是因為自己運氣好或其他因素。

案例分析

舒拉和姐姐一起長大,姐姐丹娜比她大兩歲。丹娜是家里老大,是個聰明孩子,10個月能走路,15個月能說完整的句子,3歲能閱讀。在父母看來,丹娜是個有天賦的孩子,他們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資源幫助她激發“潛力”。舒拉感到自己的成績沒人真正關注。她也很聰明,但因為她的成績是與年齡相符的,所以她沒有從父母處獲得同等程度的關注。但是,父母總是強調舒拉的特殊才能,防止她有被冷落的感覺。于是,每每父母談起舒拉,總是說她“外向”,在任何環境下都能與朋友相處融洽。丹娜更內斂,所以舒拉就獲得了“活潑”和“友善”的標簽。舒拉能接受這些標簽,但她的學業成績未真正得到關注,總免不了感到委屈,因為盡管不錯,但并不是像丹娜那樣出類拔萃。于是她變得很有野心,特別是在學業追求方面,但她一直沒弄懂她到底在向自己或父母證明什么。不管怎樣,她從未感到對自己的“證明”是足夠的——她確實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包括學術獲獎,考上頂尖大學,職場順利等,但始終覺得自己獲得的比不上丹娜獲得的東西——丹娜才是“正品”,舒拉不過是假裝像她那樣優秀的假冒品。

家庭類型2:家有奇才

與家庭類型1不同;在這里,冒名頂替綜合征患者從小就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家里人把他們當作偶像崇拜,認為他們各方面超出常人;他們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魅力、更聰明、更善于社交、更有技巧等。一旦體驗到失敗,或者至少意識到自己并不像家里人所想象的那樣完美時,問題就隨之而來。他們不信任父母對他們的期望——并且開始自我懷疑。他們意識到,自己必須很努力地去工作才能滿足父母的期望,于是認為自己并不是父母眼中的天才,而是一個冒名頂替者。

當然,家庭背景并不是導致冒名頂替綜合征的唯一原因。還有許多人認為自己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里但并沒有產生假冒者的感覺,同樣,并非所有的“冒名頂替者”是在此類家庭環境中產生的。本章我們將進一步查看冒名頂替綜合征的其他誘發因素。

案例分析

尚恩生活在一個有弟弟的家庭——弟弟有特殊需要。弟弟性格很好,非常可愛,但無法像父母期望的那樣長大。另外,尚恩是父母理想中的兒子。按照父母對尚恩的期望,他聰明、善良、有思想、相貌英俊。確實,他在學校表現優異,愿意花時間照顧弟弟(他很樂意),也吸引了很多異性(受歡迎)的注目。然而,成年后,尚恩對自身背負的期望感到有壓力。他覺得父母對他的期望比自己實際能做到的要高,而且他也不是父母所塑造的那種完人。正是由于父母對他的期望和他對自身能力認識之間出現了錯配,他覺得自己像個冒名頂替者——表現出來的不是自己的真實面目。這也讓他深感壓力——越是希望滿足父母的期望,就越覺得自己虛偽。能證明他并不如想象中完美的證據也被他藏起來了,這更進一步證明了他的虛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源市| 马公市| 牡丹江市| 武清区| 井研县| 微博| 临朐县| 桑植县| 隆林| 海安县| 建瓯市| 广饶县| 资兴市| 漠河县| 海丰县| 乐都县| 隆德县| 敖汉旗| 蒲江县| 泸州市| 含山县| 霍州市| 乐亭县| 循化| 绥芬河市| 康平县| 广南县| 贵港市| 阳曲县| 乡城县| 淮安市| 息烽县| 奉贤区| 读书| 开阳县| 濉溪县| 美姑县| 曲松县| 莎车县| 尚义县|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