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節 關于戰爭理論

軍事藝術一開始只被理解為軍隊的準備

最初,人們把軍事藝術或軍事科學單純地理解為與物質事物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的總和。這類知識和技能的內容無非是武器的結構怎樣,如何制造與使用,要塞和野戰工事的構建,軍隊的組織,以及行動的機械規定等,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準備一支能夠在戰爭中使用的軍隊。這里人們只考慮物質材料,或只涉及單方面的活動,說到底是一種從手工業逐漸提高轉變為精巧的機械技術的活動。這些活動同戰爭本身的關系就像鑄劍術同擊劍術的關系沒有太大的差別。至于危險時刻,以及雙方不斷相互戰斗時軍隊的使用問題,智力和勇氣的活動等真正的戰爭問題,在當時還沒有被人提到。

在攻城術中首次談到作戰方法

在攻城術中第一次談到戰斗的具體實施問題,即如何運用上述物質的某些智力活動的問題。然而,在大部分情況下這只是一些能夠及時體現在接近壕、平行壕、反接近壕、炮臺這些新的物質對象中的智力活動。它們的每次發展,都是以出現這樣的物質對象作為標志。智力活動,在此只是作為串聯這些創造物所必需的一條紐帶罷了。由于在這種形式的戰爭中,智力只出現在這些事物中,所以攻城術能談到這樣的程度已經不容易了。

之后的戰術也接觸到這一方面

之后,戰術也企圖按照軍隊的特性來為軍隊的一般部署制定某些機械的規定。雖然這已涉及戰場上的具體活動,但依然沒有涉及真正意義上的自由的智力活動,只涉及把編成的戰斗隊形看作一部自動機器,只要下命令就會像鐘表那樣開始行動。

真正的作戰方法只是在談別的問題時附帶談到的

人們曾經以為,真正的作戰方法,就是根據具體情況的需要,使用準備好了的手段,這只能依靠天賦,不能成為理論研究的對象。然而,隨著戰爭從中世紀的相互搏斗廝殺,逐漸形成比較有規則和比較復雜的形式,人們對這一問題才有了新的認識。但是,這些看法大多是在某些回憶錄和故事中在談論其他問題時附帶談到的。

對戰爭事件的各種不同看法引起了建立戰爭理論的要求

隨著人們對戰爭的看法越來越多,研究歷史越來越需要有批判精神,于是人們迫切地需要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依據,以便有個準則來解決戰爭史中常常出現的爭執與分歧,因為不圍繞任何中心、不遵循明確的準則的爭論,是毫無意義的,也是人們所厭惡的。

建立教條的理論的努力

有了建立理論的要求,人們就努力為作戰制定一些原則或規則,甚至是體系。但是,他們提出了這一肯定的目標,卻沒有認真考慮到這方面將會遇到的無數的困難。就像前面指出的那樣,作戰幾乎在所有方面都沒有固定的范圍。這樣一來,每一種體系,即每一座理論大廈,在進行綜合總結時難免會出現局限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所得出的理論,與實踐之間就存在著永遠無法解決的矛盾。

局限于物質對象

戰爭理論家們早就感到,并且認識到理論原則和體系僅僅局限于戰爭的物質對象上或單方面的活動上是不行的。那么如何擺脫這種困境呢?他們企圖像有關戰爭準備所作的科學研究一樣,用計算的方法得出這樣或那樣十分肯定且死板的結論。采用這種方法,必定使研究范圍局限于那些只能夠計算的領域。

數量優勢

數量上的優勢屬于物質方面的問題。有人之所以從決定勝利的各種因素中選定了它,是因為通過時間和空間的計算,可以將它納入數學法則。談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他們認為對雙方來說都是一樣的,是可以相互抵消的,因此可以不加考慮。假如他們僅僅是為了要弄清數量因素的各個方面而偶然這樣做,那也無可厚非;可是如果總是這樣,而且認為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是制勝的唯一法則,認為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地點造成數量上的優勢,是軍事藝術的全部奧秘,那么這將成為一種經不起推敲,經不起實踐檢驗的片面的理論原則。

軍隊的給養

有人企圖在戰爭理論研究中把另一個物質因素,即軍隊的給養因素發展成為體系。他們從軍隊是一個現存的物質實體出發,認為給養問題對大規模作戰有著決定性作用。

這種方法有時也許會得出某些肯定的數值,但那些數值都是以很多臆測的假定為依據的,在現實中是站不住腳的。

基 地

有位才子曾經試圖把軍隊的給養、人員的配備、裝備的補充,以及本國交通聯絡的安全、必要時退卻路線的安全等問題,甚至還有與此相關的精神因素,都用基地這個名詞概括起來。最初他籠統地用基地這一概念表述上面提到的各個方面,并且不加以任何細分,而后又用基地的大小來代替基地,最后又用軍隊和基地構成的角代表基地的大小。這一切的目的不過是為了取得一種純粹的幾何學的結果,其實這種結果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基地這一概念對戰略來講確實需要研究。這一概念的提出將是一種奉獻。然而像上述那樣使用這一概念,是絕對不被容許的,倘若如此必然會得出一些帶有片面性質的結論,將這位軍事理論家引到荒謬之極的方向上去,以至于過分強調包圍的作用。

內 線

之后,與上述基地原則相對立的另外一種幾何學原則,即所謂內線原則在理論上占據了上風。盡管這個原則建立在較好的基礎之上,即將其建立在戰斗是戰爭唯一有效的手段這一真理之上,可是,由于它具有極其純粹的幾何學性質,因此仍然成為無法指導現實生活的另一種片面的理論。

上述所說的各種理論都應加以駁斥

這些理論,其分析部分,尚可看作是在探索真理方面的進步,而綜合部分,即它們的細則和規則,則是毫無價值的。

這些理論都試圖求得某種肯定的數值,然而戰爭中的一切都是不肯定的,是具有蓋然性和偶然性的,計算時能夠作為根據的往往只是一些經常變化的數值。

這些理論只考察物質因素,對整個軍事行動始終離不開的精神力量及其作用沒有加以任何研究。

這些理論只注意了單方面的活動,而忽略了戰爭交戰時雙方經常相互發生作用的過程。

這些理論將天才排斥在規則以外

這些理論,把它們解釋不清,或無法解決的問題都置于科學研究的范圍之外,歸之于超越規則的天才的領域。

這些規則對天才來講是毫無意義的,天才可以不予理睬,甚至可以取笑它們。那些在貧乏的規則中爬來爬去的軍人是多么地幼稚可憐!實際上,天才的所作所為就是最好的規則,理論要做的最實際的工作,就是闡明天才在關鍵時刻是怎樣做的和為什么這樣做。

那些同精神相對立的理論不論它們擺出多么謙遜的面孔,都無法消除這種矛盾,它們越是謙虛就越顯得虛偽,就越會受到嘲笑與鄙視,也越會被現實生活所拋棄。

理論只要觸及精神因素就會遇到困難

不論什么理論一旦接觸精神因素,問題就會無限增多。在建筑和繪畫藝術方面,當理論只是涉及物質方面的問題時,還是比較好解決的,比如對結構方面的力學問題,以及構圖方面的光線問題不會出現什么分歧。然而,只要涉及創作物的精神作用,要求在精神上引起印象和感情時,理論的全部法則就顯得無能為力了。

醫學一般研究的是肉體的現象,涉及的也只有動物機體的問題,動物機體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的,這就給醫學判斷帶來很大的困難,這就使醫生的實際經驗比他的理論知識更為重要。倘若再加上精神方面的作用,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因此,那些能運用精神療法的人是多么了不起啊!

戰爭中不能排斥精神因素

軍事行為絕對不是僅僅涉及物質因素的活動,它同時涉及使物質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所以,企圖將兩者分開是不可能的。

精神因素只有那些具有內在眼力的人才能看到,這種眼力每個人都是不相同的,就是同一個人的這種眼力在不同時候也常常出現不同的認識。

戰爭中到處都是危機四伏,所有行為都是在危險中進行的。所以,影響判斷力的主要因素是精神范疇的勇氣,即對自己力量的信心,換句話說也就是自信心。

通過經驗可以看出,精神因素無疑有其一定的客觀價值。

所有人都知道偷襲、側翼攻擊與背后攻擊的精神作用,所有人都知道開始撤退的一方士氣是很低落的,甚至勇氣都喪失殆盡。任何人在追擊時和在被追擊時,所表現出的精神狀態是完全不同的;任何人都會根據對方的才華、聲望、年齡以及經驗來判斷對方,并根據這些情況來決定自己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任何人都會非常在意敵我軍隊的精神狀態和情緒。上述這些類似的精神作用在經驗中已經得到證明,而且也反復出現過。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它們是的確存在的因素。理論倘若忽視這些因素,那么其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實踐是真理唯一的源泉。理論和統帥,切勿不要陷入心理學和哲學的空談之中。

作戰理論的主要困難

為了弄清楚作戰理論中的困難,然后按照這些困難找出作戰理論必須具有的特性,我們就要進一步研究軍事活動的主要特點。

第一個特點:精神力量及其作用——敵對感情

斗爭正是敵對感情的表現,在我們稱作戰爭的現代化大規模斗爭中,敵對感情通常表現為雙方敵對意圖,個人與個人之間一般是不存在什么敵對感情的。盡管如此,并不是說絕對不存在敵對感情。在現代戰爭中,民族仇恨或多或少地代替了個人之間的恩怨,沒有民族仇恨的戰爭是很少見的。就算沒有民族仇恨,最初沒有激憤的情緒,在斗爭中也會逐漸燃起敵對情感。這是由于,無論任何人只要根據上級的命令對我們實施了暴力,都會使我們在反對他的上級之前,首先直接向他本人進行報復。說這是人的天性也好,是動物的本性也好,事實就是這樣。人們在理論上往往習慣于把斗爭看成是抽象的、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軍事力量的較量,這是由于理論沒有看到由此產生的后果而犯下的千百個錯誤之一。

除了上述感情之外,人類還有其他的感情,如功名心、統治欲以及其他各種激情等等,它們在本質上雖不同于上述感情,但與上述感情的關系十分密切,很容易與之結合在一起。

◎危險的影響——勇氣

戰爭每時每刻都存在著危險,一切軍事活動都是與危險相伴而行的,就像鳥兒必然在空中飛翔,魚兒必然在水里游動一樣。危險對人的感情有時是直接起作用,有時是通過智力間接起作用。在前一種情形下,人們總是盡量躲避危險,倘若無法逃避,就會產生恐懼。倘若情況不是如此,那一定是勇氣克制住了他們這種本能的反應。勇氣不是智力的表現,它和恐懼一樣,是一種感情的表現形式;恐懼是害怕肉體受到傷害,而勇氣則是為了維護精神的尊嚴。勇氣是一種人類高尚的本能。正因如此,我們不能將勇氣視作一種能夠預先規定其作用的,沒有生命力的工具去使用。勇氣不僅僅是抵消危險的平衡物,更是一種特殊的力量因素。

◎危險的影響范圍

如果要正確預計危險對指揮官的影響,那么我們不能只看到危險對突發情況的影響。危險對指揮官的影響,不是由于他本人遭到威脅,而是由于他所指揮的軍隊遭到威脅;危險時刻威脅著指揮官,并且時時通過指揮官本人對它的想象而威脅著指揮官;危險不僅直接影響指揮官,而且通過責任感間接地影響指揮官,使他在精神上承受成倍的壓力。當決定一次大會戰時,一想到行動所帶來的危險和責任,誰不會在精神上或多或少地承受壓力與不安呢?可以斷言,戰爭中的所有行動,只要是真正意義上的行動而不是單純存在的,就永遠無法與危險完全分開。

◎其他感情力量

我們把由敵意和危險激起的感情力量看作是戰爭中所特有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人類生活中的其他感情力量與戰爭毫不相關,實際上,它們也會在戰爭中發揮不小的作用。戰爭是人類生活中最嚴酷的活動,某些細小的激情必須被抑制住。那些職位低的指揮官,不斷受到危險的威脅和勞累的折磨,根本沒有時間考慮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生死關頭是不容任何虛偽的,于是這就成為軍人所具有的最好標志的簡單的性格。然而職位高的人就不同了,職位越高,需要考慮的問題就越多,關心的方面也就越廣,激情的活動就更復雜,這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寬厚與嫉妒、謙遜與傲慢、溫和與暴躁,所有這些感情力量都可能在戰爭這種大型戲劇中發揮作用。

◎每個人的智力不同

除了感情以外,指揮官的智力同樣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一個喜歡幻想、狂熱、不成熟的指揮官,和一個冷靜、思維嚴謹、強有力的指揮官,在其作為上是迥然不同的。

◎由于每人的智力差異,其達到目標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達到目標的方法之所以各不相同,其原因是蓋然性和運氣起著巨大的作用,同時每個人智力的不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種影響主要集中表現在職位較高的人身上,因為這種影響會隨著職位的提高而增大。

第二個特點:活的反應

軍事行為的第二個特點是活的反應,以及由此產生的相互作用。在此我們不討論活的反應在計算上的困難,因為前面已經談過,把精神力量作為一個因素來研究必定會有困難,而這種困難已經包括了計算上的困難。我們要講的是,作戰雙方在交戰時的相互作用就其性質而言是與所有計劃性不相容的。在軍事行動的過程中,不同的措施對敵人所產生的影響是大不相同的。然而,任何理論所依據的都是類似的現象,絕對不能將純粹特殊的情況也包含在內。這種特殊的情況,在任何地方都必須依靠判斷和才能去解決。在實際軍事行動中,按照一般情況所制定的行動計劃,往往會被意想不到的特殊情況打亂,同人類的其他活動相比較,軍事活動中更多地依靠個人才能,較少會運用理論上的某種原則。

第三個特點:所有情況的不確定性

戰爭中所有情況都是無法預料的,都是不確定的,這是一種很特殊的情形,因為所有行動都好像是在若明若暗的光線下進行的;而且,所有事物都像是在云霧和月光下一樣,輪廓變得很大,樣子變得離奇古怪。這些由于光線微弱而無法完全看清的東西,只有依靠才能去推測,靠運氣去解決。所以,在對客觀事物缺乏了解的情況下,要取得好的成果,就只能依靠才能,甚至依靠運氣了。

◎不可能建立死板的理論

鑒于軍事活動具有以上所述特點,我們必須指出:企圖為軍事藝術建立一套固定的軍事理論,猶如搭起一套腳手架那樣去保證指揮官遇事便有依據可查,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即使出現可能,當指揮官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判斷力才能取得戰斗勝利時,他也會拋棄它,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并且,即使這些死板的理論面面俱到,也會出現我們之前講過的那種結果:理論和現實對立,才能和天才不受法則的約束。

◎建立理論的出路——困難的大小處處不同

想要擺脫這些困難,其出路有兩條:

第一,我們在對軍事活動的特點作一般性的探討時所講的一切,并不適合于任何職位上的人。職位越低,自我犧牲的勇氣就越重要,而智力和判斷方面所遇到的困難相對就少,接觸的事物也會有所限制,追求的目標,以及所使用的手段就相對簡單,但是所掌握的情況卻相對確切,因為其中很多情況都是親眼所見的。而隨著職位的升高,困難也就越來越大,到達最高統帥的地位,困難也就達到了最高點,以至于所有問題都必須依靠天才的智慧來解決。

從軍事活動本身的區分來看,困難不是各個地方都一樣的。軍事活動的效果,越是體現在物質的方面,困難就越小;越是體現在抽象的精神領域,成為意志的動力,困難就會越大。因此,戰斗的部署、組織和實施制定理論,比為戰斗的實際運用制定理論容易得多。在前一種情況下,是用物質手段去進行戰斗,盡管其中也包含精神因素,但是終究是以物質為主。而在運用戰斗的效果時,即物質的結果變成動力時,人們所接觸的只有精神了。總的來說,為戰術建立理論,始終要比為戰略建立理論簡單得多。

◎理論是一種考察,而不是死板的教條

建立理論的第二條出路所依據的觀點是:理論不能是死板的,也就是說理論不能是對行動的規定。假如某種活動總是涉及同一類事物,即達到同一類目標,采用同一類手段,那么,即使它們本身變化很小,采取的方式多種多樣,它們依然能夠作為某種理論的研究對象。然而,這種實際考察是所有理論研究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只有這樣的考察才能夠稱得上是理論。這種考察對研究的事物進行仔細的分析與探討,使人們對事物有一個明確的認識,能夠深入地了解它們。理論越是能夠使人們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質,就越能夠把客觀的知識變成主觀的能動性,也越能在一切依靠智慧才能來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作用,即它對人的才能本身發生作用;倘若理論能夠探討構成戰爭的各個因素,能夠比較清晰地劃分初看起來好像混淆不清的東西,能夠全面闡述其手段的特性,說明手段可能會產生的效果,明確目的的性質,不斷批判地闡明戰爭中的所有問題,那么這樣的理論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主要任務。人們通過書本學習,使理論成為戰爭問題的指南針,為人們指明前進的道路,勝利的方向,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判斷能力,防止他們誤入歧途。

如果一個專家用盡一生的精力,去全面地詮釋一個原本隱晦不明的問題,那么他對這一問題的了解,必然要比僅用幾個月的時間去研究這一問題的人深刻得多。建立理論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不必從頭整理材料、從零開始研究,而是利用已經整理、研究好的現有成果。理論應該培養未來指揮官的智力,更準確地說,應該啟發他們自修的能力,而不是陪著他們一起上戰場,這就像一位高明的教師,最好的教學方法是引導并促進學生發展智力,而不是一輩子手把手地僅僅教會他們某些具體知識。

假如能夠從理論研究中自然而然地得出原則與規則,假如真理能夠自然而然地凝結成原則與規則這樣的晶體,那么,理論不但不會違背智力活動這種自然規律,反而會像在建筑拱門時最后砌上拱心石那樣,將這些原則和規則突顯起來。當然,理論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與人們思考的邏輯關系相一致,明確線索的匯合點,而不是為了制定一套代數公式供戰場上使用。這些原則與規則,目的就是確定思維的基本線索,而不是像路標一樣指出行動的具體道路。

◎建立理論,才能消除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矛盾

根據上述觀點,就能夠建立一種讓人滿意的作戰理論,即建立一種有用的、與現實沒有矛盾的作戰理論。這種理論只要運用得當,就會趨近實際,甚至達到完全消除理論脫離實際的這一反常現象。這種反常現象通常是不合理的理論導致的,正是因為它,理論才與健全的理智相對立,可惜卻常常成為那些智力貧乏、愚昧無知而又天生愚蠢的人的擋箭牌。

◎理論應該考察目的與手段的性質——戰術上的目的與手段

在戰術中,手段是進行斗爭的訓練有素的軍隊,而目的是取得戰斗的勝利。至于怎樣確定勝利的概念,以后在研究戰斗時還會更詳細地闡述,在此,只要逼迫敵人退出戰場,放棄抵抗就足以成為勝利的標志。這樣一來,就達到了戰略為戰斗規定的目標。這種目標使戰斗具有了真正的含義,而這種含義對勝利的性質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一個以削弱敵軍力量為目標的勝利,和一個以占領某一陣地為目標的勝利是不相同的,戰斗的目的對整個作戰計劃的制定、組織和實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戰爭的目標也應該成為戰術的一個研究對象。

◎在戰術上使用手段時所離不開的相應條件

有些條件是戰斗必不可少的,它或多或少會對戰斗產生影響,因此在使用軍隊時必須考慮它們。

這些條件正是地形、時間與氣候。

◎地 形

地形可以分為地區和地貌這兩個概念。嚴格地講,倘若戰斗是在一馬平川的荒原上展開,那么地形對戰斗的影響微不足道。

這種情況在草原地帶確實可能發生,但在歐洲地區幾乎只是空想。因此,民族間的戰斗要想不受地形的影響,那是不可能的。

◎時 間

時間有晝夜之分,然而時間對整個戰斗的影響范圍,決不僅僅局限于晝夜之分的界線,因為每一次戰斗都有自己的持續時間,大規模的戰斗甚至會持續很多個小時。對組織一次大規模的會戰來講,戰役是從早晨開始還是從下午開始有著重大的區別。當然,也有許多戰斗不被時間所影響,一般而言,時間對戰斗的影響程度還是比較有限的。

◎氣 候

氣候對戰斗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情況極為少見,一般而言,只有大霧天氣才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戰略上的目的與手段

在戰略上,只有勝負之分。戰術成果是手段,導致媾和的因素才是最終的目的。在戰略上,運用各種手段來達到目的同時,同樣離不開對此發生影響的那些條件。

在戰略上使用各種手段時離不開各種條件,這些條件又構成了新的手段。這些條件包括:地區和地貌,其含義應該擴展到整個戰區的土地與居民;時間,不僅包括晝夜的區分,還要包括不同的季節和氣候,即嚴寒的特殊現象。

戰略將上述條件與戰斗的勝負結合在一起,使戰斗具有了特殊的目的。然而,這一目的只要還沒有直接導致媾和,而只是從屬性的,那么它僅僅只是一種手段。而且,我們可以把這些不同意義的戰斗成果或是勝利當作是戰略上的某種手段。占領敵人陣地就是戰斗同地形相結合共同作用而取得的戰斗成果。具有特殊目的的某一戰斗應該看成是戰略的手段,而在共同的目的下進行的一系列戰斗,由其所組成的更高的戰斗單位,同樣也應該被看成是一種手段。冬季戰局就是戰斗與季節相結合的一種行動。

所以,只有被看作是直接導致媾和的因素才能成為目的。理論所研究的,應該是這些目的與手段的作用以及相互關系。

根據經驗確定戰略所應探討的手段與目的

第一個問題是,戰略如何才能將這些手段和目的準確、詳盡地舉出來。假如采用哲學的方法得到一個必然的結果,就會陷入種種困難之中,使我們無法得到作戰與作戰理論之間邏輯的必然性。因此,只有依靠經驗,根據戰爭史所提供的戰例進行分析研究。誠然,用這種方法得出的結論勢必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它只適用于與戰史情況完全相同的戰斗。這種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不論在何種情況下,理論所講述的問題必然是從戰史中抽象來的,至少是和戰史比較接近的。與其說這種局限性存在于現實中,不如說存在于概念中。

這種方法最大的優點在于能使理論切合實際,不致誤導人們陷入毫無意義的思考,或者鉆進牛角尖而流于泛泛的空談、空想。

◎對手段應分析到什么程度

第二個問題是,理論應對手段分析到何種程度。很明顯,只要考慮到它們使用時的各種特性就足夠了。對戰術來講,各種武器的射程和殺傷力是最為重要的,至于它們的構造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的,因為作戰不是用炭粉、硫黃和硝石制造火藥,也不是用銅和錫制造火炮,作戰運用的是具有效能的現成武器。對戰略來講,所需要的是軍用地圖,而不是研究三角的測量儀;要想取得輝煌的戰果,無需探討怎樣建設國家,怎樣教育和管理百姓,只需概括地了解各國社會在這些方面的現狀,并注意在不同的情況下,這些因素可能對戰爭產生的影響就行了。

◎知識的范圍大為縮小

作戰所需的知識范圍大大縮小,理論所需研究的對象也就顯著地減少了,這是顯而易見的。一支裝備充分的軍隊,在進入戰場時所必須具備的,以及一般軍事活動所必需了解的大量知識與技能,在最后投入戰爭使用之前,必須精煉為極少的幾條主要結論,這就猶如千條小河在流入大海之前必須先匯成幾條大河一樣。那些直接進入戰爭這一大海的主要結論,才是必須被指揮戰爭的人所熟悉和掌握的。

◎偉大的軍事天才可以迅速成長為統帥而不是學者

事實上,我們的研究必須能夠得出這樣肯定的結論,否則我們的研究就是不正確的。唯有這樣的結論才能說明,為什么那些從未接觸過軍事活動的人能夠擔任較高的職務,甚至能夠勝任統帥的職務,并且在戰爭中建立豐功偉績;為什么杰出的統帥很少來源于知識淵博的學者中,而大部分來自那些環境不允許他們獲得大量書本知識的人。因此,那些認為培養未來統帥必須從了解所有細節開始,或者認為這樣做才是有益的人,一向被視為可笑的書呆子。實踐證明,了解所有細節對統帥來說不僅是無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因為人的智力來源于他所接受的知識與思想。有些大問題的知識與思想可以成就人才,但是有些細微與枝節問題的知識與思想,假如不視為與己無關的東西而接受的話,就只能使人局限自己的才能。

◎以往的矛盾

從前,人們沒有意識到戰爭中所需要的知識是非常簡單的,常常把這些知識與那些為作戰服務所需要的大量的知識與技能混為一談,所以,當它們明顯與現實世界的現象發生矛盾時,只好把無法解釋的一切都推給天才,認為天才不需要理論的指導,而理論也不是為天才所建立的。

◎有人不承認知識的用處,把一切都歸之于天賦

有些依靠天賦成就事業的人覺得,非凡的天才與學識淵博似乎有著天壤之別,他們從來不相信理論,認為作戰全憑個人的智慧,能力的大小決定于個人天賦的高低,這樣一來,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懷疑論者。當然,這種人較之相信錯誤知識的人要好些,但是,他們這些人的看法確實不符合事實。因為不積累一定的觀念,就無法進行智力活動。而這些觀念大部分不是先天帶來的,而是通過后天學習獲得的,這些觀念就是知識。現在我們要問,戰爭需要的是哪一類知識呢?確切地說,戰爭所需要的知識,應該是能夠幫助人們在戰爭中直面問題的知識。

◎不同的職位需要的知識也不同

在軍事活動的范圍內,指揮官的職位不同需要的知識也不同。假如職位較低,所需要的知識則是一些涉及面較窄且具體的知識;假如職位較高,所需要的則是涉及面既廣又較概括的知識。讓某些統帥去擔任騎兵團長的角色,也許并不一定出色,反過來也是同樣的道理。

盡管戰爭中所需要的知識很簡單,但靈活運用它們卻不那么容易

在戰爭中所需要的知識是比較簡單的,它所涉及的知識面僅限于很少的幾個問題,而且只需要掌握這些問題的最終結論就足夠了。然而,能夠在戰爭中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戰爭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困難,我們在第一章中已經詳細講過。這里我們不去討論那些只能依靠勇氣才能克服的困難,只探討通過智力活動才能克服的困難,我們認為在較低的職位上遇到的困難是簡單和容易的,隨著職位的提高,其困難程度也就增大,到了統帥這樣的最高職位,智力活動對他而言,就會成為人類最困難的精神活動之一。

◎戰爭中必須具備哪些知識

盡管統帥不一定是學識淵博的歷史學家,也不一定是政論家,但他必須掌握國家大事,必須對傳統的方針、當前的利害,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種問題,當權人物等均有所了解,并作出正確的評價。統帥不一定是細致的人物觀察家,也不一定是敏銳的性格分析家,但他一定要了解自己部下的性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以及優缺點。統帥不一定要知曉車輛的構造、火炮的挽曳法,但是他一定要具備正確估算在不同情況下一個縱隊行軍時間的能力。所有這些知識,都無法依靠科學公式和機械方法來獲得,它只能在平時的觀察中,以及在實際生活的積累中,依靠對事物的理解力來獲得。

所以,在軍事活動中職位高的人所需要的知識,是在觀察和思考中經過一種特殊的才能來獲得的,作為一種精神上的本能,這種才能猶如蜜蜂采蜜一樣,是極其善于從日常生活中吸取精華的。除了觀察和研究之外,還可以通過生活實踐來獲得這種知識。經過具有教育意義的生活實踐,人們盡管永遠無法成為牛頓或者歐拉那樣的人物,但是卻可以獲得像孔代或是腓特烈那種杰出的推斷力。

所以,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了獲得軍事活動中的智力因素而陷入呆板的學究氣的沼澤中。歷史上沒有一個偉大而杰出的統帥是智力平凡的人,然而有些人在較低的職位上表現得非常出色,但是一旦升遷到最高職位卻往往會因為智力平平而表現得平庸;而有些人同樣處于統帥的位置,但是由于職權范圍不同,智力的發揮程度也會出現差異。

◎知識必須變成能力

前面我們講了戰爭必須具備哪些知識,現在我們還要考慮另外一個要求,這個要求對作戰知識來講比對其他任何知識都要重要,那就是一定要把知識融會貫通,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而不再是某種客觀上的東西。在人類其他領域的活動中,人們即使遺忘了曾經學過的知識,使用時還可以去書本中查找;即使是每天都要運用的知識,也完全可以當作身外之物,不必記在腦海里。當建筑師拿起筆來進行復雜的計算,求出一個石礅的負荷力時,他所得出的正確結果不能算是他自己智力的創造,首先他必須查找很多資料,然后進行計算,而在計算當中所使用的定律也不是他自己的發明創造,甚至有可能他在計算過程中完全沒有意識到為什么必須用這種方法而不是那種方法,計算只是單純的數學運算。但是,在戰爭中絕不會這樣。在戰爭中,人們的思維活動不斷發生反應,客觀情況也在不斷變化,這就要求指揮官必須將知識變成只屬于自己的東西,隨時隨地地加以運用,必要的時候迅速作出制勝的計策。因此,指揮官必須將知識與思想完全融為一體,變成真正意義上的能力。正是這個原因,一個出色的軍事指揮官的所作所為在其他人眼里顯得那么容易,似乎一切都應該歸功于他與眾不同的天賦。我們所以說天賦的才能,就是為了將通過觀察與研究培養出來的才能和這種才能區別開來。

經過上述研究,我們已經明確了作戰理論的任務,并舉出了完成這一任務的方法。

曾經我們將作戰方法分為戰術與戰略這兩個范疇,要建立戰略理論無疑會有很大的困難,但是戰術理論就相對容易一些,因為戰術涉及的問題有限,而在戰略上,直接導致媾和的目的卻是無窮無盡的。當然,只有軍事統帥才需要考慮媾和的目的,所以在戰略中與統帥有關的部分往往會出現較大的困難。

所以,戰略理論,特別是涉及重大問題的那一部分理論,比起戰術理論來說更應只是對事物的考察,是對幫助統帥認識事物的考察。這種認識,一旦與統帥的整個思維融為一體,那么就足以使他順利地制定作戰計劃,更有把握地采取行動,而不至于服從客觀真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惠安县| 嘉义县| 横峰县| 柳江县| 类乌齐县| 临江市| 沾化县| 荆州市| 枞阳县| 砀山县| 濉溪县| 保德县| 抚宁县| 汉沽区| 尖扎县| 正阳县| 泰州市| 长寿区| 灵山县| 南宁市| 阳谷县| 宽甸| 浏阳市| 十堰市| 宁河县| 阜宁县| 达州市| 霞浦县| 嘉峪关市| 万载县| 拜城县| 日照市| 百色市| 尉犁县| 安泽县| 双峰县| 呼图壁县| 淳安县| 龙泉市|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