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素書》原典
- 素書全集
-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 1545字
- 2021-10-28 22:17:20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惠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
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賢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明重于后代。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鑒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為儀表,智足以決嫌疑。信可以使守約,廉可以使分財,此人之豪也。
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茍免,見利而不茍得,此人之杰也。
求人之志章第三
絕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禳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污。避嫌遠疑,所以不誤。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親仁友直,所以扶顛。近恕篤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癉惡斥讒,所以止亂。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應卒。設變致權,所以解結。括囊順會,所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本德宗道章第四
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于博謀,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樂莫樂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誠,明莫明于體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無常,短莫短于茍得,幽莫幽于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敗莫敗于多私。
道義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暗,有過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禍,令與心乖者廢,后令謬前者毀,怒而無威者犯,好眾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兇,貌合心離者孤,親讒遠忠者亡,近色遠賢者昏,女謁公行者亂,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勝者侵,名不勝實者耗。
略己而責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棄廢。以過棄功者損,群下外異者淪,既用不任者疏,行賞吝色者沮,多許少與者怨,既迎而拒者乖。
薄施厚望者不報。貴而忘賤者不久。念舊而棄新功者兇,用人不得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為人擇官者亂,失其所強者弱,決策于不仁者險,陰計外泄者敗,厚斂薄施者凋,戰士貧,游士富者衰;賄賂公行者昧;
聞善忽略,記過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濁。牧人以德者集,繩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賞不服人,罰不甘心者叛。賞及無功,罰及無罪者酷。聽讒而美,聞諫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貪人之有者殘。
安禮章第六
怨在不舍小過,患在不豫定謀。福在積善,禍在積惡。饑在賤農,寒在惰織。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來,貧在棄時。
上無常操,下多疑心。輕上生罪,侮下無親。近臣不重,遠臣輕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無正友,曲上無直下。危國無賢人,亂政無善人。
愛人深者求賢急,樂得賢者養人厚。國將霸者士皆歸,邦將亡者賢先避。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游。樹禿者大禽不棲,林疏者大獸不居。山峭者崩,澤滿者溢。
棄玉取石者盲,羊質虎皮者柔。衣不舉領者倒,走不視地者顛。柱弱者屋壞,輔弱者國傾。足寒傷心,民怨傷國。山將崩者下先隳,國將衰者民先弊。根枯枝朽,民困國殘。與覆車同軌者傾,與亡國同事者滅。見已生者慎將生,惡其跡者須避之。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則吉,無道則兇。吉者,百福所歸;兇者,百禍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鐘。
務善策者無惡事,無遠慮者有近憂。同志相得,同仁相憂,同惡相黨,同愛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謀,同貴相害,同利相忌,同聲相應,同氣相感,同類相依,同義相親,同難相濟,同道相成,同藝相規,同巧相勝,此乃數之所得,不可與理違。
釋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逆者難從,順者易行;難從則亂,易行則理。
如此理身、理家、理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