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前言
《步兵攻擊》是一部經典軍事文學作品,最先在1937年以《步兵攻擊》(Infanterie Greift An)的書名在德國出版。作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取得巨大成功,在隆美爾的成功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944年,該書至少已經先后18次印刷出版。但就在當年,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軍人因參與刺殺希特勒被迫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美國陸軍在1943年翻譯了該書,喬治·巴頓將軍也熟讀了這部作品。據悉,巴頓看了該書之后“為之一振”,反復研讀直至爛熟于心。除了巴頓以外,其他一些美國軍官也對該書很感興趣。1944年,《步兵期刊》(Infantry Journal)以《步兵攻擊》(Infantry Attacks)為名刊登了該書的縮減版。
在該書首度在美國出版發行35年后的今天,這部作品仍然被很多人視為具有想象力且行之有效的戰斗指揮范本,其在戰爭期間的英語版更是私人收藏比例最高的著作之一。令人費解的是,美國國會圖書館和五角大樓內陸軍圖書館里的收藏本竟然全都神秘消失了。
本書是《步兵攻擊》在美國發行的第一個完整、無刪減版本。早期的版本刪除了可能會讓我們的盟國感到尷尬的內容,還刪除了大量插圖。同樣,美國陸軍的版本也因戰時倉促的翻譯存在缺憾。
這一版本由J.R.德里斯科爾(J.R.Driscoll)從德文原著直接翻譯而來,他還審校了美國陸軍那個版本中的數百個段落。在德國參與戰時英文版發行的鮑勃·海特曼(Bob Heittman)不辭勞苦地審校了書中的草圖和地圖。經過與大幅地圖的對比,海特曼解決了書中插圖的細節問題,提供了與前者相近的比例尺,還給一些圖補充了額外的說明。書中的場景圖源自德文原著,可能出自隆美爾本人之手。
作為一名杰出將領的自傳體著作,《步兵攻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該書記述了隆美爾從一名青澀的中尉成長為一名自信、老練、戰績非凡的指揮官的歷程,他的心性也在這一歷程中得以展現。
該書同時也是一部關于作戰指揮與心理的專著,為那些負責組建和訓練軍隊的指揮官提供諸多寶貴經驗。這些經驗當中首要的一條就是:人是作戰的關鍵因素;打勝仗需要的是能干、勇敢的軍官領導下的人的意志、精神和技能;完成艱巨的任務可以提升部隊士氣。
雖然書中描述的戰斗已經過去了61年,該書問世也有42年之久,但埃爾文·隆美爾的思想一如當年一般清晰明了、意義重大。
李·艾倫(Lee 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