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描寫褐頭牛鸝有些晚,但這并不影響他是四月里一名引人注意的歌手的角色。四月里,他發(fā)出尤其清澈的叫聲。我們確實會想,他嗉囊內(nèi)充滿水,音符在其內(nèi),不斷沸騰翻涌,明顯再經(jīng)過胃部收縮,才發(fā)出口外。這種鳥兒是我們所了解的鳥類中唯一的多配偶鳥兒。這一類鳥中,雌性的數(shù)量遠(yuǎn)遠(yuǎn)超過雄性,一只雄鳥往往有兩三只雌鳥陪伴。只要其他鳥開始筑巢,他們便像吉卜賽人一樣警戒潛行,不是為了去偷竊其他鳥的幼鳥,而是為了把自己的蛋偷偷放進其他鳥的巢穴中,逃避孵化并哺育幼鳥的責(zé)任,以免自己辛苦。
褐頭牛鸝的計策大概是觀察成年鳥的一舉一動。我經(jīng)常會看到,她憂心忡忡地在樹林或樹叢中,尋找合適的鳥窩。也經(jīng)常會看到她棲息在一個利于觀察的地方,觀察來來去去的鳥。毫無疑問,在很多情況下,褐頭牛鸝為了給自己的蛋騰出空間而移走了其他鳥的蛋。這蛋對于其他鳥來說是一個私生子。我發(fā)現(xiàn)一只麻雀的鳥窩內(nèi),有兩個麻雀蛋和一個褐頭牛鸝蛋,還有一個蛋躺在了一尺以下的地面上。我放回被逐出的蛋。然而第二天,我發(fā)現(xiàn)這顆蛋再次被移走,又一只褐頭牛鸝的蛋被放在了原處。我第二次把蛋放回去,這只蛋再次被逐出或是毀壞了,我四處找尋也沒找到。非常警覺敏感的鳥,例如鳴鳥,通常會把感到奇怪的蛋,放到舊鳥巢之上的第二個鳥巢里。住在東部城市郊區(qū)里的一名女士,一天早上聽到一陣痛哭的鳥叫聲。這是一對鷦鷯。他們把巢筑在她前廊的金銀花樹上。往窗外一望,她目睹了這樣的一場小鬧劇。對于這位女士來說是一場鬧劇,而對于鷦鷯來說,無疑是一場殘忍的悲劇。一只褐頭牛鸝嘴里銜著一只鷦鷯蛋,沿著走道奔跑,后面跟著一列鷦鷯,氣沖沖,用盡全力大叫責(zé)罵。這只褐頭牛鸝可能在這次闖入鳥巢的行為中受到了點兒驚嚇,鷦鷯給了她一次小小的教訓(xùn)。
每只褐頭牛鸝的撫養(yǎng)都需要犧牲兩只或更多鳴禽。在吃草的牛群當(dāng)中,每有一只小小的不起眼的褐頭牛鸝行走其中,便會少兩只或者更多的麻雀、綠鵑或鳴鳥。兩只百靈換一只白頰鳥,兩個金幣換一個先令,這真不太劃算。然而,大自然有時卻毫不猶豫地以這種方式反駁自身。褐頭牛鸝幼子的個頭大得出奇,也很具攻擊性,可以說像豬一般。驚擾到的褐頭牛鸝會緊抱鳥窩,大聲叫喊,用喙猛勁地啄擊。我觀察到一個歌雀巢里孵化出了一只褐頭牛鸝,要不是我不時干涉,幫小麻雀一下,這只褐頭牛鸝幼鳥很快就會蹂躪壓制幾個小時后出殼的那只小麻雀。我每天都會去看一下鳥巢,把小麻雀從大腹便便的闖入者身下拿到上面。這樣一來,時間不長,他們就可以和自己的敵人對抗了。兩只鳥羽毛豐盈后,幾乎在同一時間離開鳥巢。最后這場比賽是否打個平手,我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