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18年1月
得克薩斯州休斯敦。盡管宿舍正對著清水湖,但湖水已經干涸。湖邊廢棄的漁船和游艇裸露著發白的船底,景象十分凄慘。海岸線后退,這里自然無法幸免。
只要不給生活帶來不便,看到的是什么景色都無所謂。家務事由女仆打理,出行都有保鏢相隨、專車接送。在當今世界的情勢下,這樣的待遇可謂奢侈。
亞紀的父母到底還是沒有跟她來休斯敦。倒不是因為擔心在美國住不慣,只是不愿拋棄已經熟悉的生活圈。雖然亞紀說隨著事態的惡化,鄰里關系肯定會越來越差,但父母卻說到時候再考慮來美國。按照計劃,三年之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亞紀會回來,圓環也會消失——父母這樣堅信著。
乘車只需二十分鐘便可抵達位于約翰遜宇航中心的辦公室。
一開始,亞紀以為自己可能要天天操作噴氣式戰斗機,在離心機中反復折騰,或者參加一輪接一輪的生存訓練,但事實卻不是這樣。雖然也要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能訓練和模擬操作訓練,但亞紀的大半時間都花在了學習相關科學知識上。
亞紀來到約翰遜宇航中心的第一天,訓練就開始了。
狹小的教室內,坐著包括亞紀在內的四名船員。他們分為兩組:軍人組和科學家組。亞紀屬于科學家組。教室里還有一名女性培訓員,但她卻說:“今天我當聽眾,講師的工作交給來自海軍的兩位船員?!?/p>
可能是為了培養船員間的和睦感情吧,培訓計劃要求兩組船員互相教導對方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軍人組的兩位似乎也挺意外,他們交換了一下眼神,聳了聳肩。然后,年紀稍長的那位站了起來,來到教室前面。
此人名叫艾倫·金德斯利,五十一歲,艦長,滿頭銀發,留著小胡子,長相溫和。
“我和馬克之前一直在美國海軍的‘靜默部隊’中服役,也就是潛艇部隊?!?/p>
可能是指揮官的素質使然吧,金德斯利聲音洪亮,極具穿透力。很快,他的講話便達到了“巡航速度”。
“潛水艇分為兩類:戰略型和攻擊型。戰略型核動力潛艇就是移動的導彈基地。要攻擊潛艇很不容易。即使美國本土被毀滅,只要核潛艇能躲過一劫,就可以伺機發動報復行動?!?/p>
佩爾·瓊森舉起手。他同家人從已經無法居住的瑞典遷居而來,既是物理學者,也精通行星學,年紀與金德斯利不相上下。在他身上看不到絲毫難民常有的陰郁,一雙閃亮的眼睛里總是充滿了好奇,仿佛不知世間疾苦。
“我很早就有這樣的疑問了——為什么要叫作‘戰略型’核潛艇呢?”
“很好的問題。之所以使用‘戰略’這個詞,是為了表明軍事行動的規模。軍事行動按照規模由小到大的順序依次是:戰斗、戰術、作戰和戰略。提到戰略的時候,通常都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命運?!?/p>
“原來如此。那么,你指揮著戰略型核潛艇,是不是就掌控著世界的命運呢?”
聽見佩爾毫不客氣的質問,艦長只是報以寬容的微笑,“我指揮的是攻擊型核潛艇。對于常年在海中游弋、不見陸地蹤影的潛艇來說,最大的敵人就是對方的潛艇。由于我指揮的潛艇的任務是攻擊戰略型核動力潛艇,所以被稱作攻擊型核潛艇?!?/p>
“很有趣??磥頉]有一樣武器是絕對安全的?!?/p>
“是的。攻擊型核潛艇要保護己方的戰略型核潛艇,并防范對方的攻擊型核潛艇。實際上,攻擊型核潛艇很少交戰,但必須時時刻刻執行追蹤、探查的任務。深海之中,電波和光線統統無效,只能依靠聲音,利用聲吶探知敵人的位置,悄無聲息地靠近,而且不能夠貿然提高航速,因為螺旋槳轉動過快的話,就會產生空化噪聲(1)?!?/p>
“我漸漸明白為什么要從潛艇部隊中征募宇宙戰艦的船員了?!?/p>
“與飛機相比,宇宙戰艦和潛艇的相似處更多:都是以核能為動力源,都要在封閉空間中長時間地監視敵人的一舉一動。關于攻擊型核潛艇的日常任務,就請馬克來說明一下吧。他在我的艦艇上服役時,表現異常優秀。能和你再次見面,我很高興,馬克。”
馬克·里德利來到教室前面,替下了金德斯利。他外表精悍,平頭,頭發近乎黑色,手邊的履歷表上寫著他今年三十一歲。
“謝謝,艦長。我在金德斯利艦長的核潛艇上擔任輪機員,還在古老的俄亥俄級戰略型核潛艇上服過役,后來才被轉調到攻擊型核潛艇上。在宇宙戰艦上,我仍將擔任輪機員。不論在什么艦艇上,輪機員的工作都沒有太大的區別——都要不斷地監視原子反應堆的狀態,維持其運轉。”
“沒想到我們的宇宙戰艦也是這樣。輪機員是要一邊看儀表盤一邊操縱控制桿嗎?”佩爾把手中的觸控筆當成控制桿揮舞起來。
馬克爽朗地笑道:“潛艇和宇宙戰艦都是高度自動化的機器,核反應堆是復雜而重要的設備,輪機員有輪機員的工作,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瘪R克的視線從佩爾身上移開了,“核反應堆不是直接驅動螺旋槳轉動,而是通過蒸汽渦輪機將核能轉化為電能,傳送到螺旋槳的馬達,同時保證艦艇內的空氣循環,并為所有電子儀器提供電力。盡管宇宙戰艦的NERVAⅡ型引擎要直接噴射類似蒸汽的東西,但它仍然同時發揮著發電機的作用?!瘪R克的視線落在亞紀身上,“白石小姐,你聽清楚了嗎?”
“嗯,相當清楚。”
“那就好。你一直一言不發,我還以為你的思維沒有跟上呢?!?/p>
“馬克,說起來,你似乎對東亞女性抱有好感吧?”金德斯利在一旁打趣道,“我還記得,你衣物柜的門后面還貼著韓國電影女星的性感海報吧?”
“艦長,那可是國防機密!”
馬克抗議道,臉漲得通紅。亞紀偷笑起來,金德斯利朝這邊指了指,“瞧,她笑的時候還用手捂嘴呢。你就是被這種優雅的舉動迷住了吧?”
“啊,不是……我是……”
馬克被原長官這么一戲弄,立刻亂了分寸,但沒過多久,他便挺直了身子,來到亞紀身邊,對她說:“你的笑容真美。希望以后能經常看到你的笑?!?/p>
亞紀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言辭應對,只能暫且微微點頭致意。
亞紀一方面要作為宇宙戰艦的船員接受訓練,另一方面還必須繼續科學家的工作。在訓練的間隙,她還要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從事研究。研究課題是圓環物質的產生機制,雖然研究的進展不盡如人意,但至少能看到最新的研究論文,還有機會參加各種學術會議。
不久之后發生的一件事讓亞紀更加忙碌起來。
圓環上出現了一處巨大的暗斑。
暗斑的直徑有十三萬千米,幾乎與木星相當。起初,暗斑的顏色一直在不停地變換,但一年之后便穩定下來。
人們把暗斑稱為“島”。與其直徑相比,“島”薄得令人吃驚——在圓環內側完全沒有突起,超出圓環外側的厚度也不超過三百米。即使使用太空望遠鏡也無法觀察到“島”的局部詳情,它看起來就像一張灰色的標簽。
“島”雖然很薄,但其質量應該不小,可它并沒有沉向太陽。隨后的觀測發現,“島”正朝太陽方向噴射出無數條粒子流,這些粒子流支撐了“島”的重量。以“島”所在的位置而論,它受到的太陽引力只有0.2g,所以并不需要太大的推力。
因為“島”的出現,生命論驟然失勢。在相對太陽靜止的地方出現了一個異常點,這明顯是某種機械在起作用,而不像是生命。
如果“島”是天線之類的東西,那它所朝向的地方會不會就是外星人的母星呢?
環繞著太陽的圓環鑲嵌于水星的公轉軌道面內,現在還無法推斷外星人的母星是否存在于這一軌道面內。假設“島”真是天線,那它應該擁有能讓波束朝緯度方向傾斜的結構。如果那是可以控制相位的陣列天線,倒可以借由調整波束傳播方向代替物理結構上的傾斜。
一組名為“島快車”的探測器朝“島”駛去。
然而,沒有任何一個探測器闖入距“島”二百八十萬千米以內的區域——“島”也被激光炮守護著。
普通大眾驚愕不已,科學家們卻有了新發現。
幾乎可以肯定,圓環內側之所以呈黑色,是因為它需要吸收光子并將其轉化為能量。除去活動所需,多余的能量會通過排熱方式釋放掉,只要監測熱量的變化,就能推算出進出圓環的能量。
目前,圓環幾乎沒有進行能量的轉換生產。當“島”開始進行工作時,應該就會伴隨能量的生產。
另外,當“島”出現之后,圓環的溫度也并沒有降低,看來它能夠自主提供漂浮所需的能量。不過,在激光炮發射之后,圓環排出的熱量會暫時減少,這肯定是“島”在為下一次炮擊儲備能量。
“能問你幾個問題嗎?拜托了,不會耽誤多少時間的?!?/p>
一天,亞紀在宇航中心主樓的停車場被記者逮住了。
因為“島”的出現,伏爾甘計劃被迫作出大幅調整。人們因計劃的延遲而煩躁不已,將批判的矛頭對準了聯合國宇宙防衛軍,媒體就是這場批判運動的急先鋒。
“如果能阻斷流入‘島’內的能量的話,就有可能使激光炮失效。宇宙防衛軍司令部正在全力以赴地制訂戰略計劃?!眮喖o一板一眼地給出了標準答案。
亞紀已經被外界描述為“毫無幽默感的女科學家”,對此她安之若素。只要能去圓環,別人怎么看她已經無所謂了。
“有人認為,圓環和‘島’都是神圣不可破壞的。還有人擔心外星人會對人類實施報復。對此你是怎么看的?”
“我遵從司令部的判斷。”
“你自己是怎么看的呢?你認為應該破壞它們嗎?”
“威脅人類生存的東西必須被消除?!?/p>
“白石女士,你不覺得自己已經成了宇宙戰艦的一個零件了嗎?”年輕的記者追問道,“我想聽聽你本人的看法。世界將希望寄托在你們四個人身上,誰都不愿看到你們只是毫無主見的機器人?!?/p>
亞紀看著記者。他肯定埋伏很久了吧,衣服和頭發上都沾滿了塵土,一副疲憊不堪的模樣。
“是啊……我們總是在想,圓環與黃道面(2)垂直就好了,這樣對地球的影響最小。當然,對于可能存在的圓環建造者來說,把從水星投射的物資放置在公轉面才是更加合理的選擇?!眮喖o一邊斟酌著詞句,一邊努力組織出標準答案之外的回答。“我一直夢想著能與外星文明接觸,但遺憾的是,這種接觸卻是以這樣的方式開始。我之所以應征參加破壞圓環的任務,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與建造者相遇。”
可能聽出了這是亞紀的真情流露吧,記者臉上的嚴厲神色消失了,靜靜地傾聽著她的發言。
“你真的想見外星人?”
看著記者一臉的困惑,亞紀補充道:“是的。所以我們必須努力活下去。”
(1)空化是液體中產生空穴的現象,空穴形成又破裂所發生的噪聲就是空化噪聲。
(2)地球的公轉軌道所在平面。